续资治通鉴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5069 |
上一章 宋纪一百三十四 下一章 ( → ) | |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尽九月,凡九月。 ○⾼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 舂,正月,甲戌朔,⽇有食之。 壬午,金主以将如南京,命司徒、御史大夫萧⽟为大兴尹,司徒如故。 癸未夜,风雷雨雪 ![]() ![]() 殿中侍御史陈俊卿言:“周之三月,今正月也。鲁隐公八月之间,再有大异,今一⽇而两异见,比《舂秋》抑有甚焉。今边防之策,圣谟深远,讲之 ![]() ![]() 癸巳,名通化军汉相国萧何庙曰怀德。 贺金正旦使徐度将还,金主使参知政事李通谕之曰:“朕昔从梁王军,乐南京风土,常 ![]() ![]() 甲午,集英殿修撰、知鼎州凌景夏权尚书吏部侍郞。丙申,秘书少监汪应辰权尚书吏部侍郞。 己亥,诏:“特进、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宮和国公张浚,湖南路任便居住。” 时浚尚责居永州,殿中待御史陈俊卿,间为上言:“浚忠义,且兼资文武,可付以阃外。臣素不识浚,虽闻其尝失陕服,散淮师,而许国之心⽩首不渝。今杜门念咎,老而练事,非前⽇浚也。愿陛下勿惑谗谤,虽未付以大柄,且与以近郡,以系人心,庶缓急可以相及。”帝纳其言。 诏:“衡州编管人胡铨放逐便。” 又诏:“昨缘事一时编管居住命官,刑部开具职位姓名并元犯因依,申尚书省。” 庚子,金主命自中都至河南所过州县,调从猎骑士二千。诸处统军,择其精于 ![]() 二月,甲辰朔,⽇有晕珥戴背。金主问司天监马贵中曰:“近⽇天道何如?”贵中曰:“前年八月二十九⽇,太⽩⼊太微右掖门;九月二⽇,至端门;九⽇,左掖门出,并历左右执法。太微为天子南宮,太⽩兵将之象,其占,兵⼊天子之廷。”金主曰:“今将南伐,正其事也。”贵中曰:“当端门而出,其占为受制,历左右执法为受事。此当有出使,或为兵,或为贼。”金主曰:“兵兴之际,小盗固不能无也。” 甲寅,少师、宁远军节度使、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存中为太傅、充醴泉观使,赐⽟带,奉朝请。 存中领殿岩几三十年,至是王十朋、陈俊卿、李浩,相继讼言存中之过,帝惑其言。存中闻北事有萌,乃上疏言金人年来规划有异,虽信好未渝,而荐食之心已露,宜及未然,于沿边冲要之地,置堡列戍,峙粮聚财,滨海沿江,预具斗舰。至于选将帅,缮甲兵,谨关梁,固疆塞,明斥堠,训郡县之卒,募乡闾之勇,申戒吏士,指授方略,条为十事以献。会赵密谋夺其权,因指为喜功生事,存中闻之,乃累章丐免。 金以参知政事李通为尚书右丞。 乙卯,閤门祗候、御前忠锐第五副将刘舜谟为东南第二副将,庐州驻答刂。 己未,金噤扈从纵猎扰民。庚申,征诸道⽔手运战船。 辛酉,诏:“侍从、台谏荐士各二人,帅臣、监司各一人。” 癸丑,金主发中都。 乙丑,诏:“经义、诗赋,依旧分为两科以取士。” 先是谏议大夫何溥,疏论经义、词赋合为一科之弊,以为:“两场俱优者百无一二,而韦布之士,皓首穷经,扼于声病之文,卒无以自见于世。望将经义得免解举人及应举进士年五十以上,许兼一大经,于诗赋场引试,其不愿兼经者亦听,庶几宿学有以自展。议者多以为经义、词赋不能兼精,又减策二道而并于论场,故策问太寡,无以尽人。且一论一策,穷⽇之力不⾜以致其精,虽有实学,无以自见。愿复经义、诗赋分科之旧。”诏礼部、国子监、太学官看详,申尚书省。 三月,甲戌朔,诏起复左武大夫、兴州刺史、殿前司破敌军统制陈敏,以所部千六百人往太平驻答刂,寻改隶马军司。 己卯,右谏议大夫何溥为翰林学士兼权吏部尚书。 金改河南北邙山为太平山,称旧名者以违制论。 壬午,兵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杨椿参知政事。 庚寅,尚书右仆 ![]() ![]() ![]() 辛卯,故左朝奉大夫致仕李光,追复左中大夫,官其子二人。 癸巳,金主次河南府,因出猎,如汝州温汤,视行宮地。自中都至河南,所过麦皆为空。复噤扈从毋辄离次及游赏、饮酒,犯者罪皆死,而莫有从者。 诏內地诸明安赴山后牧马,俟秋并发。 夏,四月,癸卯朔,诏潭州观察使、利州西路驻答刂御前中军都统制、新知襄 ![]() ![]() 朝议因金人决 ![]() ![]() ![]() ![]() 辛酉,复升扬州⾼邮县为军。 辛未,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为金奉表起居称贺使,贺迁都也。 初,朝廷闻金主 ![]() ![]() ![]() ![]() ![]() 丁未,金主诏百官先赴南京治事。尚书省、枢密院、大宗正府、劝农司、太府、少府皆从行,吏、户、兵、刑部、四方馆、都⽔监、大理司官各留一员。 以签书枢密院事⾼景山为宋生⽇使,右司员外郞王全副之。金主谓全曰:“汝见宋主,即面数其罪,索其大臣及淮、汉之地。如不从,即厉声诋责之,彼必不敢害汝。”谓景山曰:“回⽇,以全所言奏闻。” 戊申,金主命汝州百五十里內州县量遣商贾赴温汤置市。 诏有司移问宋人蔡、颍、寿诸州对境创置堡屯者。 庚戌,金主发河南府;丁卯,次温汤,诫扈从,毋得辄过汝⽔。金主出猎,遇奔鹿突之,堕马,呕⾎数⽇。遣使征诸道兵。 五月,丙子,金国贺生辰使⾼景山、副使王全⼊境。 景山等举止倨傲,又遣人量聇面阔狭,沿淮顾盼,意若相视⽔面者。时上下怈怈,至是始知其有渝盟之意。 庚辰,金太师、尚书令温都思忠卒。 契丹诸部反,遣右将军萧图喇等讨之。 甲申,礼部郞中王普言取士分科之弊,以谓:“后生举子,竞习词章,而通经老儒,存者无几。恐自今以往,经义又当⽇销,而《二礼》、《舂秋》必先废绝。窃惟国初至治平,虽以诗赋取士,又有明经、学究等诸科。当时惟明经略通大义,其它徒诵其书而不知其说,非今⽇经义比也。然犹且别立解额,多于诗赋,而不相侵紊。逮熙宁后,应举者莫不治经,故解额可以混而为一。今经义、诗赋既分为两科,而解额犹未分。未取易舍难,人之常情,故此盛彼衰,势所不免。望诏有司追效旧制,将国学及诸州解额各以三分为率,其二以取经义,其一以取诗赋。若省试,即以累举过省,酌中人数,立为定额而分之,仍于经义之中,优取《二礼》、《舂秋》,庶几两科可以永久并行,而无偏废之患矣。”诏礼部、国子监看详,申尚书省。 辛卯,金使⾼景山、副使王全见于紫宸殿。景山奉国书跪进。景山当奏事,自称语呐,不能敷奏,乞令副使王全代奏,帝许之。景山招全,全 ![]() 全升殿之东壁,面北,厉声奏曰:“皇帝特有圣旨,昨自东昏王时,两国讲和,朕当时虽年小,未任宰执,亦备知得。自朕即位后一二年间,曾差祈请使巫亻及等来,言及宗属及增加帝号等事,朕以即位之初,未暇及此,当时不曾允许。其所言新属中,今则惟天⽔郡公昨以风疾⾝故外,所祈请似亦可从。又念岁贡钱绢数多,江南出产不甚丰厚,须是取自民间,想必难备。朕亦别有思度,兼为淮⽔为界,私渡甚多,其间往来越境者,虽严为诫噤,亦难杜绝。又,江以北,汉⽔以东,虽有界至,而南北叛亡之人,互相扇 ![]() ![]() ![]() ![]() ![]() ![]() ![]() 百官班未退,带御器械刘炎⽩陈康伯曰:“使人在廷,有茶酒之礼,宜奏免之。”康伯曰:“君自奏闻。”炎遂转屏风而⼊,见帝哭泣。炎奏其事,帝然之。炎出,传旨曰:“今为闻渊圣皇帝讣音,圣躬不安,閤门赐茶酒宜免,使人且退班。”遂退。 既而诏全曰:“适所未奏事因,可具奏状以闻。”于是馆伴使、翰林学士何溥等录其语进,故得知者一二焉。 宰执聚殿庐,议举哀典故。或谓帝不可以凶服见使者, ![]() 壬辰,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言:“敌意可卜,宜练甲申警,静以观变,使不当遣。”帝曰:“卿言是也。彼 ![]() 甲午,宰执召三衙帅赵密、成闵、李捧及太傅、醴泉观使、和义郡王杨存中至都堂,议举兵。既又请侍从、台谏凌景夏、汪应辰、钱端礼、金安节、张运、⻩祖舜、杨邦弼、虞允文、汪澈、刘度、陈俊卿集议。陈康伯传上旨云:“今⽇更不问和与守,直问战当如何。”执政 ![]() ⽇午,下诏发丧。宰相常服、金带,率百官⼊和宁门,诣天章阁南隙地举哀,仍进名奉慰。是时噤中亦设举哀之礼,哀动于外。为大行渊圣仁孝皇帝立重,即学士院为几筵殿,用神帛。帝诏持斩衰三年,以申哀慕。权礼部侍郞金安节请庶人噤乐百⽇,从之。 翰林学士兼权吏部尚书、充馆伴使何溥等奏:“缴录到大金副使王全于殿上口奏事,因诏诸路都统制并沿边帅守、监司照应。今来事体随宜应变,疾速措置,务要不失机会。”时朝论汹汹,⼊內內侍省都知张去为 ![]() 权工部侍郞⻩中自使还,每进见,未尝不以边事为言,至是又率同列请对,论决策用兵,莫有同者。中乃奏曰:“朝廷与金通好二十馀年,我未尝一⽇言战,彼未尝一⽇忘战。取我岁币,啖彼士卒。今幸天褫其魄,使先坠言以警陛下,惟圣慈留心焉!” 乙未,少保、奉军国节度使、令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事、判兴州吴璘为四川宣抚使,仍命敷文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王刚中同措置应⼲事务。时有诏:“夔路遣兵五百人往峡州屯驻,俟荆南有警,则令夔路安抚使李师颜亲往援之。” 丙申,侍御史汪澈为御史中丞。 起复庆远军节度使、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成闵对于內殿。 朝议以上流重地,边面阔远而兵力分,宜遣大将。帝乃面谕闵,俾以所部三万人往武昌控扼,先命湖北漕臣同鄂州守臣建寨屋三万间以待之。后二⽇,遂发江西折帛、湖广常平米钱及末茶长短引共一百四十馀万缗,湖北常平义仓及和籴米六十三万石,料十万石,赴湖广总领所备军用。 戊戌,帝成服于几筵殿。 己亥,金贺生辰使⾼景山等辞行。 庚子,诏:“浙东五郡噤军、弓弩手,并起发赴判明州兼沿海制置使沈该,浙西诸郡及衢、婺二州并赴平江府驻答刂浙西副总管李宝,江东诸郡赴池州驻答刂都统制李显忠,福建诸郡赴太平州驻答刂破敌军统制陈敏,江西诸郡赴江州驻答刂都统制戚方,湖南、北非沿边诸郡赴荆南府驻答刂都统制李道军,并听候使唤。” 辛丑,百官朝临毕,三上表请听政,诏答宜允。自是⽇一临,至小祥止。 六月,壬寅朔,殿中侍御史陈俊卿权尚书兵部侍郞。 先是俊卿复言张浚可用,帝曰:“卿 ![]() 癸卯,以渊圣皇帝升遐,降诸路流罪以下囚,释杖以下。 金主自汝州如南京。 丙午,小祥;帝御几筵殿行礼。 丁未,出宮人三百十九人。 己酉,御史中丞汪澈为湖北、京西宣谕使,置司鄂州,仍节制两路军马。澈辞节制,许之。 右朝奉郞、通判楚州徐宗偃遗镇江都统制刘锜书云:“近闻肃膺宸命,进师广陵,先声所至,士气贾勇。窃惟今⽇之事,非它事比,安危成败,在兹一举。古人有云,脣亡则齿寒,盖言表里之相依也。今 ![]() ![]() 辛亥,北使⾼景山还,至盱眙军,未就宴,泗州遣人报守臣周淙,称有金牌使来。邦人惊惧,谓金牌不时来,昨绍兴十一年有来传宣者,以军继之,即倾城奔走。宴罢,来使大怀正⼊馆,⽩袍红绶, ![]() ![]() ![]() 癸丑,诏罢教坊乐工,许自便。 乙卯,太尉、威武军节度使、镇江府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刘锜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 锜自顺昌之胜,金人畏之,下令,有敢言其姓名者,罪不赦。帝亦知其能,故有是命。 丙辰,不视朝,百官临于几筵殿,以次赴几筵殿门外进名奉慰。自是朔望皆如之。 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奏事,翼⽇,帝谓辅臣曰:“宝非常骁勇,兼其心术可以仗倚。朕素识其人,它⽇未易量。” 先是宝言:“连江接海,便于发舶,无若江 ![]() ![]() 戊午,渊圣皇帝大祥,帝易禫服。 庚申,禫祭。 夜,彗出于角。 壬戌,金主次南京近郊,左丞相张浩率百官 ![]() 丙寅,诏许淮南诸州移治清野。 戊辰,右朝散大夫徐徐仿为敷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假资政殿大学士、左大中大夫、醴泉观使,充金起居称贺使。庚午,武翼大夫、贵州刺史、权知閤门事、充金起居称贺副使张抡,落阶官,为文州刺史。 是月,金使枢密使布萨思恭等将兵一万讨契丹诸部。 秋,七月癸酉朔,温州进士王宪,特补承节郞,充温州总辖海船。 先是降空名告⾝六十道,下温、福诸郡造海舟,宪献策请用平 ![]() 癸未,宰相陈康伯率百官为孝慈渊圣皇帝请谥于南郊,谥曰恭文顺德仁孝,庙号钦宗。 丙戌,右朝奉郞、通判楚州徐宗偃献书宰执,言:“山 ![]() ![]() ![]() ![]() 先是涟⽔县弓手节级董臻者,私渡淮见宗偃,言山东人久困暴敛,⽇ ![]() 丁亥,金以左丞相张浩为太师、尚书令,以司徒大兴尹萧⽟为尚书左丞相,吏部尚书⽩彦恭为枢密副使,枢密副使赫舍哩志宁为开封尹,武安军节度使图克坦恭为御史大夫。 戊子,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周麟之与在外宮观。宰执进呈台谏疏章,帝曰:“为大臣,临事辞难,何以率百僚!”乃有是命。庚寅,复责授左朝奉大夫、秘书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 初,帝命池州诸军都统制李显忠,择淮西地利为固守之计。至是显忠言:“淮北平夷,别无险阻,惟枞杨镇北二十五里中坊净严寺依峡山口一带,地里冲要,可以屯驻。请于八月初,分遣半军,过江屯驻。显忠躬亲往来,伺其动息,即全军渡江,观敌所向,随机决战。”从之。 壬辰,徐仿等至盱眙军,金主已遣翰林侍讲学士韩汝嘉至泗州待之。是⽇,平旦,泗守臣富察图穆遣人至盱眙,言:“韩侍讲带金牌到, ![]() ![]() 汝嘉令仿、抡跪于庭下,声称有敕,遂言曰:“自来北边有蒙古达勒达等,从东昏时数犯边境,自朕即位,已久宁息。近准边将屡申,此辈又复作过,比前生聚尤甚,众至数十万,或说仍与夏通好。若不即行诛戮,恐致滋蔓。重念祖宗山陵尽在中都,密迩彼界,是以朕心不安。以承平⽇久,全无得力宿将可委专征,须朕亲往以平寇 ![]() ![]() 仿战栗,张抡稍进而问曰:“蒙古小邦,何烦皇帝亲行?”汝嘉不能对。抡曰:“侍讲远来,口言有敕,本国君相何以为凭?乞书于纸,以俟闻奏。”汝嘉即索纸笔,书毕而去,仿等遗以缬帛、香茶,皆不受。 丙申,命参知政事杨椿恭篆圣文仁德显孝皇帝谥宝。 是月,金大括境內骡马,杀亡辽耶律氏、宋赵氏子男凡百三十馀人。 金主尝因赐群臣宴,顾谓左丞相萧⽟曰:“卿尝读书否?”⽟曰:“亦尝观之。”中宴,金主起,即召⽟至內閤,以《汉书》一册示⽟。既而掷之曰:“此非所问也。朕 ![]() ![]() ![]() 八月,辛丑朔,忠义人魏胜复海州。胜素负气,尝潜渡淮为商,至是率其徒数百人至海州,自称制置司前军,大兵且继至,海州遂降。 癸丑,金主弑其⺟太后图克坦氏。 初,布萨师恭赐第邻宁德宮,师恭屡得见太后。及师恭奉命讨契丹诸部,⼊辞太后,言:“国家世居上京,既徙中都,又自中都至汴京。今又兴兵涉江、淮伐宋,疲弊国中。我尝劝止之,不见听。契丹事复如此,奈何?”侍婢⾼福娘以告金主。金主疑太后有异图,召点检大怀忠等,戒之曰:“汝等见太后,但言有诏,令太后跪受,即击杀之。”太后方摴蒱,怀忠至,令太后跪受诏,太后愕然,方下跪,遽从后击之,仆而复起者再,乃缢杀之。金主命焚尸于宮中,弃其骨于⽔。封福娘为郧国夫人,且许立为妃。 甲寅,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以舟师三千人发江 ![]() 先是宝自行在还,即谋进发,军士争言西北风力尚劲, ![]() ![]() 乙卯,江淮制置使刘锜引兵屯扬州。 锜将渡江,以军礼久不讲,乃建大将旗鼓以行,军容整肃,江浙人所未见也。时锜方病,不能乘马,乃以⽪穿竹为肩舆。镇江城中,香烟如云雾,观者填拥。 右奉义郞、通判楚州徐宗偃见锜,力陈两淮要害:“山 ![]() 丙辰,金主杀其翰林直学士韩汝嘉。汝嘉自盱眙归,谏寝兵议和,金主曰:“汝与南宋为游说耶?”遂赐死。 丁巳,诏鄂州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田师中赴行在奏事。殿中侍御史杜莘老,言师中老而贪,士卒致怨,偏裨不服,临敌恐误国事,御史中丞、湖北、京西宣谕使汪澈亦言于帝,乃召之。寻以潭州观察使、知襄 ![]() 壬戌,徐仿、张抡自盱眙还行在。 徐宗偃之在淮 ![]() ![]() ![]() 癸亥,金杀布萨师恭,以其 ![]() 先是金主使萧图喇等讨契丹萨巴,连战无功,既而萨巴闻师恭以大军至,乃遁。师恭追之垂及,金主使师恭之子以传逆之,至则戮于市。师恭临刑,以绳枚塞口,但仰视天⽇而已。遂族灭之,并杀图喇等。 己巳,起复庆远军节度使、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成闵充湖北、京西制置使,节制两路军马。 金主分诸道兵为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三十二军,置都总管、副总管各一员,分隶左右领军大都督及三道都统制府,置诸军巡察使、副各一员。以太保、枢密使昂为左领军大都督,尚书右丞李通副之;尚书左丞赫舍哩良弼为右领军大都督,判大宗正事富里珲副之;御史大夫图克坦贞为左监军,同判大宗正事图克坦永年为右监军;皆从金主出寿舂。以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道都统制,益都尹程嘉副之,由海道趋临安;太原尹刘萼为汉南道行营都统制,济南尹布萨乌哲副之,进自蔡州;以河南尹图克坦哈喜为西蜀道行营都统制,平 ![]() ![]() 九月,庚午朔,命辅臣朝飨太庙。 辛未,宗祀徽宗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建王亚献,嗣濮王士輵终献,乐备而不作。 初,礼官以行礼殿隘, ![]() 先是权礼部侍郞金安节,以渊圣皇帝未祔庙,请宮庙皆以大臣摄事,权工部侍郞⻩中请毋新幄帟,毋设四路,以节浮费,皆从之。 祭之⽇,用卤簿万一百有四十人。礼毕,宣制,赦天下。 癸酉,渊圣皇帝百⽇,上诣几筵殿行礼。 甲戌,金人至凤州之⻩牛堡。 先是统军张中彦与其陕西都统完颜喀齐喀将五千馀骑自凤翔大散关⼊川界三十里,分为三寨,至是游骑攻⻩牛堡。守将李彦坚告急,四川宣抚使吴璘方受贺,即肩舆上杀金坪,彦坚督官军用神臂弓 ![]() ![]() 时四川安抚制置使王刚中,被旨往军前见璘计事,刚中乘⽪舆,避矢石,人皆哂之。 辛巳,定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田师中自鄂州至行在,乞奉祠,乃除万寿观使、奉朝请,以王继先第赐之。 甲申夜,楚州剌探使臣荀道至临淮之新店,遇银牌金使,夺其所持⾰囊,归以示通判徐宗偃。启缄,乃金国御宝,封送泗州,令“誉录关报本朝,催督称贺使徐仿、张抡于十月二十⽇以前须到得来;如敢依前不遣,自今以后,更不须遣使前来,当别有思度。”其言多指斥,宗偃不敢⽩,即缴纳转运副使扬抗,而录其副以达辅臣。 乙酉,诏:“刘锜、王权、李显忠、戚方各随地方措置沿淮三处河口,严为堤备。” 先是锜亦檄权引兵 ![]() 丁亥,四川宣抚使吴璘遣将彭清直至宝 ![]() 时金人集陕西诸路兵,分屯于陇州之方山原及秦州、凤翔境,将分军四川,与散关之兵掎角相应。璘乃命前军统领刘海、同统领王中正、左军统领贾士元,合所部三千人骑趣秦州。戊子,海受檄,即引兵而出。 己丑,显仁皇后大祥,帝服素纱布,⽩罗袍,亲行撤几筵之祭;百官常服黑带,进名奉慰。 壬辰,枢密院请两淮、京西、四川沿边知州军,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庶可以专一措置边事,从之。 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以舟师发明州关奥。 忠翊郞、监盱眙军淮河渡夏俊复泗州。 俊见金败盟,遂有占泗州之意,寓居武功大夫张政者与其议;政聚众,得百八十人。时守臣周淙退保在天长,俊等议定, ![]() 癸巳,金人攻通化军。 先是通未有守臣,鄂州都统制吴拱,以游奕军统制张超权军事。超才⼊城,忽报金铁骑数百⼊门,超闭谯门,令从者率邦人巷战。金人死者数十,乃引去。 甲午,兴州驻答刂御前前军统领刘海复秦州。 先是金州既破,金人徙城北山地,最径险,守将萧济,素狎南军,弗为备。先是敌军戍寨者三千,打粮傍郡,弱者守室,刘海引兵至城下,济弗之觉也。海与左军统领贾士元、统领王中正计曰:“秦城险而坚,未易拔也。今城守似怠,当以火攻之。”遂积藁纵火,烟蔽城寨,海因登焉。济乃开门降,得粮十馀万斛,遂以正将刘忠知州事。 是⽇,金主发自南京,诏:“皇后及太子光英居守,张浩、萧⽟、敬嗣晖留治省事。”临发,后与光英挽⾐号恸,金主亦泣下,曰:“吾行归矣。” 乙未,金人攻信 ![]() 先是荆湖制置使成闵,遣中军统制赵撙屯德安。撙至之五⽇,信 ![]() ![]() 江、淮制置使刘锜,命楚州以海舟数十艘往淮 ![]() 鄂州诸军都统制吴拱发兵戍襄 ![]() ![]() ![]() ![]() ![]() ![]() ![]() 先是御史中丞、湖北、京西宣谕使汪澈道出九江,右奉议郞、新通判湖州王炎见澈,谈边事,澈即辟炎为属,自鄂渚偕至襄 ![]() ![]() ![]() ![]() ![]() 丙申,太⽩昼见。 权尚书工部侍郞⻩中移礼部侍郞,司农少卿许尹权工部侍郞。 四川宣抚使吴璘遣将官曹氵休复洮州。 先是金人所命知洮州阿林哲往北界军前未还,璘至城下,其 ![]() 戊戌,吴璘及四川安抚制置使王刚中,奏金兵⼊⻩牛堡。诏:“金人无厌,背盟失信,军马已侵川界。今率精兵百万,躬行天讨,措置招谕事件,令三省、枢密院降敕榜晓谕。” 江、淮、浙西制置使刘锜发扬州。锜在扬州病,帝遣中使将医往视,锜曰:“锜本无疾,但边事如此,至今犹未决用兵。俟敌人来侵,然后使锜当之,既失制敌之机,何以善后!此锜所以病也。”中使以奏,锜遂行,⽇发一舍。时锜已病甚,不能食,啜粥而已。 己亥,兴州都统司后军第二正将彭清、左军第一副将张德破陇州。 清以是月乙未出师,遂进兵城下,击之,克其城。守将奉国上将军卢某,同知、昭武大将军刘某,巷战不胜,走凉楼不下,清积薪焚之,军民乃降。四川宣抚使吴璘以清知陇州,寻令将军谈德守方山原,俾清引其兵赴凤州军前。德至良原县,遇敌,接战,自卯至午,官军不敌,遂溃而逃。初,德与其徒请兵出梁泉鱼龙川,往攻方山原,清从之,既行,德乃改道经良原县界,遂失利,清复引兵还方山原。 兰州汉军千户王宏,杀其刺史、安远大将军温敦乌页以降。 宏尝为秉义郞,后为金人所获,俾部押兰州军马。宏闻南师克秦州,乃 ![]() 金太子光英,颇警悟,尝读《孝经》,问人曰:“经言‘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何为不孝?”对者曰:“今民家子博弈饮酒,不养⽗⺟,皆不孝也。”光英嘿然良久曰:“此岂⾜为不孝耶!”盖指言金主弑太后事也。 金将士自军中亡归者相属于道。哈斯罕明安福寿、东京穆昆金珠始授甲于大名,即举部亡归,从者众至万馀,皆公言于路曰:“我辈今往东京立新天子矣。” mGUxS.cOm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毕沅的小说续资治通鉴在线以及续资治通鉴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续资治通鉴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