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5270 |
上一章 宋纪一百七十七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掩茂七月,尽阏逢困敦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景定三年(蒙古中统三年) 秋,七月,丙辰,诏:“州县官廪禄不时给者,御史台觉察;或以它物折支,计赃论罪。” 蒙古命宋子贞参议军事。子贞至济南,观形势,说史天泽曰:“李亶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筑环城围济南,亶自是不得出城。 西南有大涧亘历山,史枢一军独当其险,夹涧而城,竖木栅于涧中。 ![]() 董文炳知其势蹙,乃抵城下,呼亶爱将田都帅曰:“反者亶耳,馀来即吾人,毋自取死也。”田缒城降,亶犹⽇夜拒守,分军就食民家,发其盖蔵以继,不⾜,则家赋之盐,令以人为食。 参议官姜彧言于哈必齐曰:“闻王面受诏,勿及无辜。今城旦夕破,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哈必齐曰:“汝言城破,解 ![]() ![]() 甲戌,亶知城且破,乃手刃 ![]() ![]() 事闻,赠亶太师,赐庙额曰精忠。 初,亶兵有沂、涟两军二万馀人,勇而善战,哈必齐以配蒙古诸军, ![]() 初,天泽征亶,蒙古主临轩授诏,委以专征,天泽至军,未尝以诏示人。既还,蒙古主慰劳之。时言者谓亶之变,由大籓子弟尽专兵民之权,天泽奏罢之,请自臣家始。于是史氏及张柔、严忠济子弟皆还私第。 蒙古廉希宪治关中,政事修举。宋将家属之在北者,岁给其粮;仕于宋者,子弟得越界省其亲,人皆感之。赵璧素忌希宪勋名,及李亶以叛诛,因言:“王文统之进,由希宪及张易所荐引,遂至大用。且关中形胜之地,希宪得民心,有商 ![]() ![]() 戊寅,侍御史范纯,言前四川制置使俞兴罢任镌秩罚轻,宜更褫夺以纾众怒,奏可。 蒙古以夔府行省刘整行中书省于成都、潼川。 蒙古阆、蓬等路都元帅汪良臣,以钓鱼山险绝不可攻,请就近地筑城曰武胜,以扼南师往来;从之。 辛巳,诏重修《使部七司法》,从贾似道意也。 蒙古以都督府参议姜彧知滨州。时山东新复,行营军士,多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民田,残桑枣。彧言于行省,遣官分画疆畔,捕其強猾者置之法,乃课民种桑。岁馀,新桑遍野,人名为“太守桑。” 蒙古张文谦荐郭守敬习⽔利,巧思绝人。蒙古主召见,面陈⽔利六事:“其一,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引⽟泉山⽔以通舟,岁可省雇车钱六万缗。通州以南,于蔺榆河口径直开引,由蒙村、跳梁务至杨村运河,以避浮 ![]() ![]() ![]() 八月,己丑,守敬请先引⽟泉⽔以通漕运,广济河渠司王允中,亦请开邢、洛等处漳、滏、澧河、达⽔以溉民田,并从之。 甲午,海州石湫堰成。 丁酉,筑蕲州城。汪立信上新城图,诏奖谕。 戊申,蒙古敕王鹗集廷臣商榷史事,鹗等请以先朝事迹录付史馆。 蒙古河间、平滦、广宁、西京、宣德、京北陨霜害稼。 九月,戊午,蒙古濠州万户张宏略破宿、蕲二州。 壬戌,蒙古改邢州为顺德府。 温州布⾐李元老,读书守贫,不事科举,年百有四岁。丁丑,诏授迪功郞、致仕,本郡给俸。 癸酉,蒙古都元帅库库卒于军,以其兄阿珠代之。 闰月,甲申朔,蒙古赈沙、肃二州饥。 丙午,诏:“应知县已罢,虽经赦,毋注紧望。著为令。” 庚戌,蒙古发粟三十万,赈济南饥民。 冬,十月,庚申,蒙古噤诸王、使臣、师旅恃势扰民者,所在执以闻。 蒙古以郝经、刘人杰使宋未还,廪其家。 甲子,以杨栋签书枢密院事,叶梦鼎同签书院事。 庚午,蒙古巩昌总使汪惟正屯田利州。 甲戌,归化州岑从毅纳土输赋,诏改为来安州,从毅知州事,世袭。 乙亥,蒙古立中书左右部,分总庶务,命回纥人阿哈玛特领之,仍兼诸路都转运使,专理财赋。阿哈玛特 ![]() 十一月,丁大全既安置贵州,与州将游翁明失⾊杯酒间。翁明诉大全 ![]() 癸巳,马光祖提举洞霄宮。 丙申,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徐清叟卒,谥忠简。 戊戌,以夏贵知庐州、淮西安抚副使。 乙巳,蒙古主谕史天泽曰:“朕或乘怒 ![]() 丁未,皇孙资国公焯卒。 戊申,蒙古升抚州为隆兴府。 十二月,甲寅,蒙古封皇子珍戬为燕王,守中书令。 丙辰,蒙古立河南、山东统军司。东拒亳州,西至钧州,诸万户隶河南;西自宿州,东至宁海州,诸万户隶山东。 丁巳,蒙古立十路宣慰司,以赵瑨等为之。 癸亥,蒙古享于太庙。 戊寅,蒙古诏:“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各有所司,不相统摄。” 蒙古杨大渊⼊觐,拜东川都元帅,命与征南都元帅奇彻同署。大渊还东川,于渠江滨筑虎啸城以 ![]() 蒙古割京北兴州隶开平府,建行宮于兴隆路。 是岁,蒙古成都经略使刘嶷卒,谥忠惠,以其子元振代为经略使。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景定四年(蒙古中统四年) 舂,正月,乙酉,贾似道遣杨琳赉空名告⾝及蜡书、金币至大获山,招蒙古杨大渊南归。大渊从子文安,执琳以闻,蒙古主命杀之。 丙戌,蒙古以姚枢为中书左丞。时或言中书政事大坏,蒙古主怒,大臣罪且不测,枢上言:“自中统至今,五六年间,外侮內叛,相继不绝,然能使官离债负,民安赋役,国用耝⾜,政事更新,皆陛下信用先王之法所致。今创始治道,正宜上答天意,下结民心,睦亲族以固本,定大臣以当国,开经筵以格心,立学校以育才,则可以光先烈、遗子孙。迩者伏闻聪听⽇烦,朝廷政令,⽇改月异,远近臣民,不胜战惧,惟恐大本一废,远业虽成,为陛下之后忧耳。”蒙古主怒始释。 蒙古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惧诛,诬廉希宪、商 ![]() ![]() ![]() 蒙古主召商 ![]() ![]() ![]() ![]() ![]() 蒙古命右丞纳哈代廉希宪为秦蜀行者,覆视费寅所告,无实状,诏希宪还京师,上见,言曰:“方关陕叛 ![]() ![]() 二月,癸丑,诏:“吴潜、丁大全 ![]() 贾似道以国计困于造楮,富民困于和籴,思有以变法而未得其说。知临安府刘良贵、浙西转运使吴势卿献买公田之策,似道乃命殿中侍御史陈尧道、右正言曹孝庆、监察御史虞毖、张希颜上疏言:“三边屯列,非食不 ![]() ![]() 良贵请下都省,严立赏罚,究归并之弊。给事中徐经孙条具其害,似道讽御史舒有开劾罢之。经孙尝举陈茂濂,至是为以公田官,分司嘉兴,闻经孙去国,曰:“我不可以负徐公。”亦谢事,终⾝不起。 浙西安抚魏克愚言:“取四路民田,立限回买,所以免和籴而益邦储。议者非不自以为公忠,然未见其利而适见其害。徐经孙所奏江西买田之弊甚详,若浙西之弊,则见有甚于彼者。。”因历述为害者八事,疏奏,不省。 未几,帝手诏曰:“永免和籴,无如买逾限之田为良法。然东作方兴,权俟秋成,续议施行。”似道愤然,上疏求去,复讽何梦然、陈尧道、曹孝庆抗章留之,且劝帝下诏慰勉。帝乃趣似道出视事,且曰:“当始于浙西,诸路视之为则。”似道具陈其制,帝悉从之,三省奉行惟谨。似道首以己田在浙西者万亩为公田倡,荣王与芮继之,赵立奎自陈投卖;由是朝野无敢言者。 甲子,蒙古主如开平。 蒙古以王德素充国信使,刘公谅副之,致书于帝,诘稽留郝经之故。经久羁真州,上表曰:“愿附鲁连之义,排难解分;岂如唐俭之徒,款兵误国!” 又数上书于帝,其略曰:“贵朝自太祖受命,创立规模,一本诸理,校其武功,有不逮汉、唐之初;而⾰弊政,弭兵凶,弱籓镇,強京国,意虑深远,贻厥孙谋,有盛于汉、唐之后者。夫有天下者,孰不 ![]() ![]() ![]() ![]() “伏惟陛下之与本朝,初 ![]() ![]() ![]() ![]() ![]() ![]() ![]() ![]() ![]() ![]() “窍尝思之,本朝用兵四十年,亦休息之时也;天畀仁圣而有主上,亦治平之世也。贵朝受兵三十馀年,亦厌苦之时也;保有天命而有陛下,亦非生事之君也。夫邦 ![]() ![]() ![]() ![]() ![]() “经闻有国者不畏夫有 ![]() ![]() ![]() ![]() ![]() ![]() “经本布⾐,教授保塞,主上聘起,问以治道,即以议和止杀为请,是以即位之初,即命经行。⼊境以来,绵亘四年,凡有蕴蓄,无不倾尽。在经等今⽇之事,止是告登宝位,布弭兵息民之意,无它蔽匿。贵朝必以为不可,必不能从,何用置经于此?或 ![]() 驿吏棘垣钥户,昼夜守逻, ![]() 蒙古诏:“诸路置局造军器,私造者罪死;民间所有不输官者,与私造同。” 三月,丁巳,以吕文德为宁武、保康军节度使。 庚子,以何梦然兼权知枢密院事。 蒙古伊克迪尔鼎请修琼华岛,蒙古主不从。 癸卯,蒙古始建太庙。蒙古国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湩,以巫祝致辞。蒙古主初立,始设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寻命制祭器、法服,至是建太庙于燕京。 是舂,蒙古都元帅汪良臣攻重庆,硃禩孙出师拒之。良臣塞其归路,引兵横击,断南师为二;南师败走,其趋城不及者,悉为蒙古所杀。 夏,四月,丙寅,官田所言,知嘉兴县段浚、知宜兴县叶哲佐,买公田不遵原制,诏罢之。 蒙古西京,武州陨霜杀稼。 五月,乙酉,蒙古初立枢密院,以皇子燕王珍戬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 戊了,蒙古升开平府为上都。 辛卯,蒙古立燕京平准库,以均平物价,通利钞法。 丁酉,诏以婺州布⾐何基、建宁府学布⾐徐几并授本州府教授。 六月,壬子,蒙古河间、益都、燕京、真定、东平诸路蝗。 乙卯,临安火。 戊午,蒙古建帝尧庙于平 ![]() 庚申,诏:“平江、江 ![]() 丙寅,诏:“公田竣事,进刘良贵等官。” 初,买官田,犹取其最多者;继而敷派,除二百亩以下者免,馀各买三分之一;其后虽百亩之家亦不免。立价以租一石偿十八界会子四十,而浙西之田,石租至有直十缗者,亦就此价。价钱稍多,则给银绢各半。又多,则给以度牒、告⾝准直,登仕郞准三千楮,将仕郞准千楮,许赴漕试;校尉准万楮,承信郞准万五千楮,承节郞准二万楮,安人准四千楮,孺人准二千楮。民失实产而得虚告,吏又恣为 ![]() ![]() 庚午,宰执进《⽟牒》、《⽇历》、《会要》、《经武要略》及《徽宗长编》、《宁宗⽇录》。 蒙古以乌珍为中书右丞相,塔齐尔为中书左丞相。 刘整言于蒙古主曰:“南人惟恃吕文德耳,然可以利 ![]() ![]() 戊戌,诏以董宋臣为⼊內內侍省押班,举朝争之不能得。秘书少监汤汉上疏曰:“比年董宋臣声焰薰灼,其力能去台谏,排大臣,结连凶渠,恶德参会,以致兵戈相寻之祸。陛下灼见其故,斥而远之,臣意其影灭而形绝矣,岂料夫 ![]() ![]() 礼部侍郞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牟子才,疏言董宋臣不可复用。帝出其疏示辅臣曰:“子才有忧君爱国之真,无取誉沽名之巧。”擢权礼部尚书。 蒙古诏弛河南沿边军器之噤。 蒙古燕京、河间、开平、隆兴四路属县,雨雹害稼。 八月,辛亥,蒙古升宣德州为府,隶上都。 壬子,蒙古以旱免彰德路今岁田租之半,洛、磁二州十之七。 丙辰,蒙古以成都路绵州隶潼川,命阿托、商 ![]() 甲子,蒙古敕诸臣:“传旨有疑者,须覆奏。” 壬申,蒙古主至自上都。 蒙古滨、棣二州蝗,真定路旱。 九月,乙酉,蒙古立漕运河渠司。 辛卯,祀明堂,大赦。 甲午,以何梦然知枢密院事,杨栋同知枢密院事,叶梦鼎签书枢密院事。 冬,十月,己未,发缗钱百四十万,命浙西六郡置公田庄。 甲子,命张珏兼知合州。 十一月,甲申,蒙古以东平、大名等旱,量减今年田租。 丙戌,蒙古享于太庙,以哈坦、塔齐尔、张文谦行事。 十二月,丁未朔,诏:“皇太子宮讲官、詹事以下,⽇轮一员,辰⼊酉出,专讲读,备咨问,以称辅导之实。”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景定五年(蒙古至元元年) 舂,正月,癸巳,出奉宸库珠、香、象、犀,下务场货易,助收楮币。 己亥,蒙古立诸路平准库。 癸卯,蒙古罢南边互市,申严持军器、贩马、越境私商之噤。 二月,癸亥,蒙古敕选儒士编修国史,译军经书,起馆舍,给俸以赡之。 壬子,蒙古修琼花岛,疏双塔漕渠。 辛未,雨土。 癸酉,蒙古主如上都,诏诸路总管史权等二十三人赴上都大期会。 蒙古弛边城军器之噤。 三月,辛巳,王坚卒,赐谥忠壮。 马光祖复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 己亥,蒙古命尚书宋子贞陈时事,子贞上便宜十事,大略谓:“官爵,人主之柄,选法宜尽归吏部。律令,国之纪纲,宜早刊定。监司总统一路,用非其才,不厌人望,宜选公廉有才德者为之。今州县官相传以世,非法赋敛,民究无告,宜迁转以⾰其弊。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县提学课试诸生,三年一贡举。”蒙古主命中书次第行之。 辛丑,蒙古立漕运司。 贾似道奏:“公田已成,若复以州总之,恐害不除而利不可久。请以江 ![]() ![]() ![]() ![]() 是舂,蒙古太常寺言:“自古帝王,功成作乐,乐各有名,盛德形容,于是乎在。皇上践阼以来,留心至治,声名文物,思复承平之旧,首敕有司,修完登歌、宮县、八佾、乐舞,以备郊庙之用。若稽古典,宜有徽称。”尚书省遂定名曰《大成之乐》。 夏,四月,丙午,诏:“管景模 ![]() 丁未,以夏贵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 戊申,蒙古以彰德、洛磁路引漳、滏、洹⽔灌田,致御河浅涩,盐运不通,乃塞分渠以复⽔势。 辛亥,诏郡邑行乡饮酒礼。 壬子,蒙古东平、太原、平 ![]() 乙丑,何梦然、马天骥以台臣劾罢。 丁卯,蒙古追治李亶 ![]() 都统张喜攻蟠龙城,为蒙古安抚使杨文安所败。喜潜师宵遁,出得汉城,文安遣兵又袭败之。 五月,乙亥,蒙古遣索托延、郭守敬行视西夏河渠,俾具图来上。 庚辰,以何梦然知建宁府。辛卯,以杨栋参知政事,叶梦鼎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姚希得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马天骥提举洞霄宮。 乙未,安南表进方物,诏却之,仍厚赉以奖恭顺。 己亥,蒙古以中书右丞钮祜禄纳哈为平章政事。 六月,甲辰朔,知衢州谢塈,因土寇詹沔焚掠常山县,弃城遁。台臣言詹沔之变,乃谢塈任都吏徐信苛取 ![]() 乙巳,蒙古主召王鹗、姚枢赴上都。窦默、僧子聪,尝偕枢等⼊侍,默言:“君有过举,臣当直言,都俞吁咈,古之所尚,今则不然,君曰可,臣亦以为可,君曰否,臣亦以为可,非善政也。”次⽇,复侍幄殿,猎者失一鹘,蒙古主怒,侍臣或从旁大声谓宜加罪,蒙古主恶其 ![]() 乙丑,命董宋臣兼主管御前马院、御前酒库。帝眷宋臣不衰,未几,宋臣死。 夏贵攻虎啸山。蒙古宣抚使张庭瑞新筑城,当砲皆裂,立栅守之;栅坏,乃依大树,张牛马⽪以御砲。贵以城中饮于涧外,绝其⽔道。庭瑞煮溲泻土中以怈臭,人⽇饮数合,脣皆疮裂,坚守逾月不懈。帅府参议焦德裕援之,夜薄贵营,令卒各持三炬;贵惊走,德裕追之,败贵于鹅谿。 秋,七月,甲戌,彗星出柳,光烛天,长数十丈,自四更见东方,⽇⾼始灭。丁丑,避殿,减膳,诏中外直言。 考功郞宮兼崇政殿说书赵景纬上封事曰:“今⽇求所以解天意者,不过悦人心而已。百姓之心,即天心也。锢私蔵而专天下之同 ![]() ![]() ![]() ![]() 牟子才疏请罢公田,更七法。时台谏、士庶上书者,皆以为公田不便,民间愁怨所致。于是贾似道上书力辩,乞避位。帝曰:“言事易,任事难,自古然也。使公田之说不可,则卿建议之始,朕已沮之矣。惟其公私兼济,所以决意行之。今业已成矣,一岁之军饷,仰给于此,若遽因人言罢之,虽可快一时之异议,如国计何?卿既任事,亦当任怨,礼义不愆,何恤人言!卿宜安心,毋孤朕倚畀之意。”知临安府刘良贵以人言籍籍,自陈括田之劳,乞从罢免,不允。由是公论顿沮。 临安府学生叶李、萧规应诏上书,诋贾似道专权,误国害民,以致上⼲天谴。似道大怒,令刘良贵捃摭其罪,坐以僭用金饰斋扁下狱。牟子才请宥之,又遗书似道,似道复书,词甚忿。径断遣,黥配李于漳州,规于汀州。 丙戌,临安大火。 乙未,马天骥以台臣劾其贪赃,夺职,罢祠。 丁酉,蒙古龙门禹庙成。 己亥,蒙古定用御宝制:凡宣命,一品、二品用⽟,三品至五品用金,其文曰:“皇帝行宝”者,即位时所铸,惟用之诏诰;别铸宣命金宝行之。 蒙古额寽布格,自实默图之败,不复能军,至是与诸王⽟龙达实、阿弥达及其谋臣布拉哈、呼察图们等自归于上都。诏诸王皆太祖之裔,并释不问;其谋臣布拉哈等伏诛。 时额寽布格 ![]() 安图,穆呼哩四世孙,巴图鲁子也,中统初,追录元勋,令⼊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鸿吉哩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噤中,蒙古主一⽇见之,问及安图,对曰:“安图虽幼,公辅器也。”蒙古主曰:“何以知之?”对曰:“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年少。”蒙古主至是益深重之。尝命安图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图举马邑崔斌。斌⼊见,敷陈时政得失。时蒙古主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面斥是非,无有所讳。 台臣言参知政事杨栋,以彗星为蚩尤旗,欺天罔君,请治其面。丙申,诏栋罢职,予郡;寻命知建康府。 八月,乙巳,蒙古立诸路行中书省,以中书省丞相耶律铸、参知政事张惠等行省事。 蒙古行新立条格,并州县,定官吏员数,分品从官职,给俸禄,颂公田,计⽇月以考殿最,均赋税,招流移。噤擅用官物,勿以官物进献,勿借易官钱,勿擅科差役。凡军马不得停泊村坊,词讼不得隔越陈诉。恤鳏寡,劝农桑,验雨泽,平物价。其盗贼囚徒起,数月申省部。又颂陕西、四川、西夏、中兴、京北行中书省条格。 癸丑,蒙古翰林承旨王鹗言:“僧子聪参密谋,定大计,积有忠勤,然犹仍其野服散号;宜正其⾐冠,崇以显秩。”蒙古主命子聪复姓刘,赐名秉忠,拜太保,参预中书省事,以窦默女 ![]() 蒙古刘秉忠请定都于燕,蒙古主从之,诏营城池及宮室。乙卯,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仍旧。 丁巳,蒙古诏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大赦。 蒙古主召翰林待制孟攀鳞⼊见,攀鳞条陈政务,如郊祀天地,祠太庙,制礼乐,建学校,行科举,择守令以字民,储米以赡军,省无名之赋,罢不急之务,百姓庶官统于六部,纪纲制庶悉由中书,是为长久之计。蒙古主咨问者良久。复与论王鹗、许衡优劣,攀鳞曰:“百一文华之士,可置翰苑;仲平明经传道,可为后学矜式。”蒙古主深然之。百一,鹗之字;仲平,衡之字。蒙古主数呼诸臣之字,故攀鳞亦以字对。 戊午,彗灭;甲子,复见于参。赵景纬复上言曰:“损⽟食,不若损內帑、却贡奉之为实;避正朝,不若塞幸门、广忠谏之为实;肆大眚,固所以广仁恩,不若择循良、黜贪暴之为实。盖天意方回而未豫,人心乍悦而旋疑,此正 ![]() ![]() 秘书郞王应麟疏论行公田之害,又言:“应天变莫先回人心,回人心莫先受直言。钳天下之口,沮直臣之心,如应天何!”时直言者多忤贾似道意,故应麟及之。 ⾼斯得自罢归,杜门不出,至是应诏上封事曰:“陛下专任一相,虚心委之,果得其人,宜天心克享,灾害不生。而己未、庚申之岁,大⽔为灾,浙西之民,死者数千万;连年旱,田野萧条,物价翔踊,民命如线。今妖星突出,其变不小,若非大夫人心,何以致天怒如此之暴!”贾似道匿其疏不以闻。 辛未,彗化为霞气而散,自见至灭,凡四十馀⽇。 九月,壬申朔,蒙古立翰林国史院。 辛巳,蒙古主至自上都。 建宁府学教授谢枋得试考宣城及建康,摘贾似道政事为问,极言权奷擅国,天心怒,地气变,民心离,人才坏,国有亡证。漕使陆景思上其稿于似道,于是左司谏舒有开劾枋得校文发策,怨望腾谤,大不敬,乙未,谪居兴军国。 贾似道请行经界推排法于诸路,由是江南之地,尽寸皆有税,而民力益竭。似道又以物贵由于楮 ![]() ![]() ![]() 冬,十月,壬寅朔,⾼丽国王王禃⼊朝于蒙古。 乙丑,帝有疾。丁卯,帝崩。 帝多嗜 ![]() ![]() 皇太子禥即位,尊皇后谢氏曰皇太后。时有议太后垂帘听政者,权参知政事叶梦鼎曰:“⺟后垂帘,岂是美事!”乃止。 以太后生⽇为寿崇节。 总统祁昌由间道运粮⼊得汉城,并 ![]() 十一月,丙戌,帝初听政,御后殿。进叶梦鼎参知政事,命马廷鸾、留梦炎兼侍读,李伯⽟、陈宗礼、范东叟兼侍讲,何基、徐几兼崇政殿说书。诏求直言。又诏先朝旧臣赵葵、谢方叔、程元凤、马光祖、李鲁伯各上言以匡不逮,召江万里、王龠、洪天锡、汤汉等赴阙。梦鼎力辞新命,贾似道奏:“参政去则江万里、王龠必不至。”帝亦慰留之。 诏躬行三年丧。复济王竑元赠少师、节度使,有司讨论坟制,增修之。 赵葵疏陈边事曰:“老臣出⼊兵间,备谙此事,愿朝廷谨之重之。”贾似道见而作⾊曰:“此三京败事者之言也。” 御史劾宦官李忠辅、何舜卿等赃罪,并窜远方。 壬辰,蒙古罢领中书左右部,并⼊中书省。初,中书左右部,阿哈玛特、阿哩领之。阿哈玛特以河南钧、徐诸州俱有铁治,请兴鼓铸之利,乃括户三千兴煽之,岁输铁一百三万七千斤。又以太原民煮小盐,越境贩卖,民贪其价廉,竞买食之,解盐以故不售,岁⼊课银止七千五百两,请岁增五千两,无问诸⾊兵民,均出其赋。至是罢左右部,以阿哈玛特为平章政事,阿哩为中书右丞。 蒙古廉希宪建言:“自开国以来,纳土及始命之臣,咸令世守,至今将六十年,子孙皆奴视部下,都邑长吏皆其皁隶僮使,前古所无。宜更张之,使考课黜陟。”蒙古主从之,庚午,诏罢诸侯世守,立迁转法。 蒙古以张惠行省山东。惠至官,以银赎俘囚二百馀家为民,其不能归者使为僧,建寺居之。山东民因李亶之 ![]() 十二月,辛丑朔,诏改明年为咸淳元年。 壬寅,戒赃吏,绝贡羡馀。 甲辰,诏以生⽇为乾会节。 是岁,蒙古真定、顺天、河间、顺德、大名、济南、东平、泰安、⾼唐、洛、磁、曹、濮、济、博、德、滨、棣等府、州大⽔。 蒙古张文谦以中书左丞行省西夏、中兴等路,董文用为行省郞中,以河渠副使郭守敬从。 中兴自珲搭哈之 ![]() ![]() 文用造舟⻩河中,受诸部落及溃叛之来降者。时诸王逊克特穆尔镇西方,其下纵横需索无厌,行省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文用于王,王怒,召文用,使左右杂问之,意叵测。文用曰:“我天子命吏,非汝等所当问。愿得与天子所遣为王傅者辨之。”王即遣其傅讯文用。傅故中朝旧臣,不肯顺王意,文用曰:“我汉人,生死不⾜计。所恨仁慈宽厚如王,以重威镇远方,其下毒 ![]()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毕沅的小说续资治通鉴在线以及续资治通鉴免费阅读,续资治通鉴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续资治通鉴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