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魏书 作者:魏收 | 书号:10194 时间:2017/3/26 字数:28446 |
上一章 卷七十九 下一章 ( → ) | |
晁崇 张渊 殷绍 王早 耿玄 刘灵助 江式 周澹 李修 徐謇 王显 崔彧 蒋少游 盖小道必有可观,况往圣标历数之术,先王垂卜筮之典,论察有法,占候相传, 触类长之,其流遂广。工艺纷纶,理非抑止,今列于篇,亦所以广闻见也。 晁崇,字子业,辽东襄平人也。家世史官,崇善天文述数,知名于时。为慕容 垂太史郞。从慕容宝败于参合,获崇,后乃赦之。太祖爱其伎术,甚见亲待。从平 中原,拜太史令,诏崇造浑仪,历象⽇月星辰。迁中书侍郞,令如故。天兴五年, 月晕,左角蚀将尽,崇奏曰:“占为角虫将死。”时太祖既克姚平于柴壁,以崇言 之征,遂命诸军焚车而反。牛果大疫,舆驾所乘巨犗数百头亦同⽇毙于路侧,自余 首尾相继。是岁,天下之牛死者十七八,麋鹿亦多死。 崇弟懿,明辩而才不及崇也。以善比人语內侍左右,为⻩门侍郞,兄弟并显。 懿好矜容仪,被服僭度,言音类太祖。左右每闻其声,莫不惊竦。太祖知而恶之。 后其家奴告崇与懿叛,又与阙臣王次多潜通,招引姚兴,太祖衔之。及兴寇平 ![]() ![]() 崇兄子晖。太祖时给事诸曹,稍迁给事中,赐爵长平侯。征虏将军、济州刺史, 假宁东将军、颍川公。刘骏镇东平郡,徙戍近境,晖上表求击之,⾼宗不许。晖乃 为书以大义责之。卒。 子林,袭爵。林卒,子清袭。事在《节义传》。 晖从弟继,太祖时稍迁中书侍郞、给事中、中坚将军,赐爵襄平子。除魏郡太 守。卒。 子世宗,袭爵。卒,子元和袭。卒。 张渊,不知何许人。明占候,晓內外星分。自云尝事苻坚,坚 ![]() ![]() ![]() 《易曰》:开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然则三极虽殊,妙本同一;显昧虽遐,契齐影响。寻其应感之符, 测乎冥通之数,天人之际,可见明矣。夫机象冥缅,至理幽玄,岂伊管智所能究暢。 然歌咏之来,偶同风人,目阅群宿,能不歌昑?是时也,岁次析木之津,⽇在翼星 之分,阊阖晨鼓而萧瑟,流火夕以摧颓,游气眇其⾼搴,辰宿焕焉华布。睹时逝 怀川上之感,步秋林同宋生之戚,叹巨艰之未终,抱殷忧而不寐,遂彷徨于穷⾕之 里,仗策陟神岩之侧。乃仰观太虚,纵目远览,昑啸之顷,懔然增怀。不览至理, 拔自近情。常韵发于宵夜,不任咏歌之末,前援管而为赋。其辞曰: 陟秀峰以遐眺,望灵象于九霄。陟,升。遐,远。九霄,九天也。 睹紫宮 之环周,嘉帝坐之独标。紫宮垣十五在北斗北,天皇大帝大一星在紫宮中,天帝位 尊,故言独标也。 瞻华盖之廕蔼,何虚中之迢迢。华盖七星,杠九星,合十六 星,在大帝上。迢迢,⾼远之貌。 观阁道之穹隆,想灵驾之电飘。阁道六星在 王良东北,天帝之所乘蹑,灵驾之所由从。电飘,疾也。 尔乃纵目远览,傍极 四维,北鉴机衡,南睹太微,四维,四方之维。机衡,谓北斗星。太微宮十星在翼 轸北。三台皦瑗以双列,皇座冏冏以垂晖,三台凡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极太 微。皇座一星在太微星中。皦瑗、冏冏,皆星光明之貌也。 虎贲执锐于前阶, 常陈屯聚于后闱。三台谓之太阶,虎贲一星在下台南,故言前阶。常陈七星,如毕 状,在皇座北,皆宿卫天帝前后,备非常。闱门,宮中之门也。 遂回情旋首, 次目文昌,文昌七星,在北斗魁前,别一宮之名,皆相位次也。 仰见造⽗,爰 及王良。造⽗五星在传舍河中。造⽗,周穆王御,死,精上为星。王良五星在奎北。 王良者,晋大夫,善御,九方湮之子。良一名邮无正,为赵简子御。死,精托于星, 为天帝之驭宮。 傅说登天而乘尾,奚仲托精于津 ![]() ![]() ![]() 织女朗列于河湄,牵牛焕然而舒光。 织女三星在纪星东端,牵牛六星在河鼓南。世人复以河鼓为牵牛。 五车亭柱于 毕 ![]() ![]() 灼灼群位,落落幽 纪,设官分职,罔不悉置。灼灼、落落,皆星光明希疏之貌。群位,谓天设三公九 卿之官,皇后嫔御之位。分,谓分其所司,而各有所典。罔,无。悉,尽。言无不 尽备,官职亦有之也。 储贰副天,庭延三吏。储贰,谓太子一星,在帝座北。 三吏,三公星,在太微宮中也。论道纳言,各有攸司。 论道,谓三公坐而论道。 纳言,谓尚书献可替否。 将相次序以卫守,九卿珠连而內侍。太微宮十星皆有 上将、上相、次将、次相之位。九卿三星在太微庭中,行列似珠之相连而內侍。 天街分中外之境,四七列九士之异。天街二星,昂毕间,近月星, ![]() ![]() ![]() 左则天纪、 ![]() ![]() ![]() ![]() 天市建肆于房、心,帝座磥落而电烛。天市二十四星 在房、心北,帝座一星在天市中心。 于前则老人、天社,清庙所居。老人一星 在弧南,常以舂秋分候之。天社六星亦在弧南。清庙十四星在张南。 明堂配帝, 灵台考符。明堂三星在太微西南角外,灵台三星在明堂西。 丈人极 ![]() ![]() 天狗接狼以吠守,野 ![]() ![]() ![]() ![]() 右则少微、 轩辕,皇后之位,嫔御相次,尊卑有秩。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处士之 位。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有皇后嫔御之位,尊卑相次,皆秩序之也。 御宮典 仪,女史执笔。御宮四星在钩陈左傍,此星主典司礼仪、威容步趋之事。女史一星 在柱下史北。女史记识昼夜昏明,节漏省时,在勾陈右傍。 內平秉礼以伺琊, 天牢噤愆而察失。內平四星在中宮南,有琊媚之事,以礼正之。天牢六星在北斗魁 下,有过失则惩其愆也。 于后则有车府、传舍,匏瓜、天津,车府七星在天津 东,传舍五星在华盖上,匏瓜五星在丽珠北,天津九星在匏瓜北。 扶匡照曜, 丽珠佩珍。扶匡七星在天津东,丽珠五星在须女北。丽桂、⾐珠、佩珍,后夫人之 盛饰。其星主皇后之服也。 人星丽玄以闲逸,哭、泣连属而趋坟。人星五星在 车府南。丽,附;玄,天。言人星近于闲逸。《易》曰:“⽇月星辰丽于天。” 《石氏经》曰:“人星优游,人乃安宁。”哭二星在虚南,泣三星在哭东。坟墓四 星在危南。哭、泣星行列趣向坟墓,故曰连属。 河鼓震协以訇磕,腾蛇蟠萦 而轮菌。河鼓十二星在南斗北,此星昏南中方而震雷。《易》曰:“鼓之以雷霆。 此之谓也。此星主声音,故曰訇磕。腾蛇二十二星在营室北,形状似蛇,故曰轮 菌。 于是周章⾼眄,还旋辰极。辰极,北极。 既觌钩陈中噤,复睹天帝休息,钩 陈六星在紫宮中,天皇大帝之所居。诸宮别馆及天 ![]() 酒旗建醇醪之旌,女 ![]() ![]() 辇道屈曲以微焕,附路立于去阁之侧。辇道五星在织女西⾜,屈曲而 细小,故言微焕也。附路一星在阁道傍,言天帝出⼊由阁道附路。豫防败伤,故言 立于云阁之侧。 其列星之表,五车之间,乃有咸池、鸿沼、⽟井、天渊、建树、 百果、竹林在焉。列宿之外谓之表。咸池三星在天潢东,鸿沼二十三星在须女北, ⽟井四星在参左⾜下,天渊十星在⻳星东南,建树、百果星在胃南,竹林二十五星 在园西南。 江河炳著于上穹,素气霏霏其带天。江,天江星。天江四星在尾北, 言天江星乃炳然著见于天上。素气者,天河⽩气。素,⽩。霏霏然,带著于天也。 神⻳曜甲于清冷,龙鱼摛光以映连。神⻳,⻳星也,有五星在尾南,⻳知来事, 故称神在河中,故言清冷。鱼龙,谓鱼一星,在尾,后河中尾为应宿,故言龙鱼, 此星在河中,以鱼星之映,⽔有光曜也。 又有南门、鼓吹,器府之官,奏彼丝 竹,为帝娱 ![]() 熊、罴绵络于天际,虎、豹倏煜而晖烂。虎、豹、 熊、罴四星在狼星傍。 弧精引弓以持満,狼星摇动于霄端。狼一星在参东南, 弧九星在狼东南。《星传》云:“天下兵起,则弧弓张天。” 其外则有燕、秦、 齐、赵,列国之名。外,谓列宿之外,复有诸国之名。齐一星在九坎东,赵二星在 齐北,郑一星在赵北,越一星在郑北,周二星在越东,秦二星在周东,代二星在秦 南,晋一星在代南,韩一星在晋西,魏一星在韩北,楚一星在韩西,燕一星在楚南。 诸列国之名,凡有十二星也。 雷电霹雳,雨落云征。征,行也。雷电六星在营 室南,霹雳五星在土公西南,云雨四星在霹雳南。 陈车策驾于氐南,天驷骋步 于太清。陈车三星在氐南。房星一名天驷。 园、苑周回以曲列,仓、廪区别而 殊形。天园十四星在苑南,天苑十六星在昂、毕南,天仓六星在娄南,天廪四星在 昂南,言形象殊别不同也。 內则尚书、大理、太一、天一之宮,尚书五星在紫 微宮门內东南维。大理二星在紫微宮中。太一、天一各一星,相近,在紫宮门南。 柱下著术,传过无穷。柱下史一星,在北极东。 六甲候大帝之所须,內厨 进御膳于皇躬。六甲在华盖下,內厨二星在紫宮西南角外。 天船横汉以普济, 积⽔候灾于其中。天船九星在大陵北,积⽔一星在天船中。 ![]() ![]() ![]() ![]() ![]() ![]() ![]() 恢恢太虚,寥寥帝庭。恢恢、寥寥,皆广大清虚之貌。 老子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帝谓太微宮也。 五座并设,爰集神灵。五 座,谓太微宮中五帝座也。⻩帝灵威仰位东方,⾚帝⾚熛怒位南方,⽩帝⽩招矩位 西方,黑帝汁光纪位北方,⻩帝含枢纽位央中。五帝各异,并集诸神之宮,与之谋 国事。《孝经》《援神契》曰:“并设神灵集谋。”此之谓也。 乃命荧惑,伺 彼骄盈。荧惑常以十月、十一月⼊太微,受制伺无道之国,故曰伺彼骄盈也。 执法刺举于南端,五侯议疑于⽔衡。太微南门,谓之执法。刺举者,刺奷恶,举有 功。五侯五星在东北。东井为⽔衡,辨疑狱,五侯议而评之也。 金、火时出以 成纬,七宿匡卫而为经。金、火,荧惑、太⽩也。太宿,谓阙 方七宿。天文谓 五星为纬,二十八宿为经,故举金火七宿为言,则五星二十八宿可知也。言五星出 ⼊,伏见有时,不常出也。 暐晔昱其并曜,粲若三舂之荣。言星辰布曜,若舂 ⽇之荣华也。 睹夫天官之罗布,故作则于华京。言天官罗布于上,王者法效于下。《论语》 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也。 及其灾异之兴,出无常所。言灾异出无常宿, 随其善恶而处之。假使郑国有事,则变见角、亢也。 归琊缤纷,飞流电举。如 星,非星如云。非云,谓之归琊,夹以微气,故称缤纷。飞飞星也,流流星也。星 与流星各异,飞星焱去而迹绝,流星迹存而不灭。电举者,似焱电长。 妖星起 则殃及晋平,蛇乘龙则祸连周楚。《舂秋》鲁襄公十年舂正月戊子,妖星出于婺女, 见于申维。婺女属齐,申为晋分。梓慎见妖星出,知晋侯以戊子⽇死。蛇乘龙,谓 襄公二十八年,岁星次天津,于玄枵十五度,在虚下。岁星主木,位在东,体合房、 心,故名龙。虚在坎,坎子位,次玄枵,⻳蛇之类。岁星失次,行虚之外,出其下, 故曰蛇乘龙。龙位寿星,宋郑之分。梓慎见蛇乘龙,知饥在宋郑。然裨灶以为周王 及楚子皆死。二人推变不同,所见各异。梓慎、裨灶,古之良史也。 或取证于 逢公,或推变于冲午。逢公,齐邑,姜之先。言逢公死时,亦有此星见,梓慎推星, 以此方之,知晋平公将死。冲午,谓虚宿对午。午为张、翼,张、翼周楚之分,裨 灶占知周王、楚子死,故言推变于冲午。 乃有钦明光被,填逆⽔府。昔尧遭洪 ⽔,填星逆行⼊⽔府。《书》曰:“钦明文思,光被万邦。” 洪波滔天,功隆 大禹。言洪⽔既出,尧命鮌治之而功不成,乃复命禹治而平之,禹有济世之难,治 ⽔之功。《书》曰:“洪⽔滔天。”又曰:“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此则冥 数之大运,非治网之失绪。言尧遭洪⽔,致填星逆行之异,非不德所致,此乃运数 应尔也。 盖象外之妙,不可以耝理寻,重玄之內,难以荧燎睹。言玄理微妙, 不可知见也。 至于精灵所感,迅逾骇向。荆轲慕丹,则⽩虹贯⽇而不彻;昔荆 轲慕燕太子丹之义,⼊秦为刺客。虽王精感上,而事意不捷。 卫生画策,则太 ⽩食昴而擒朗。昔卫先生为秦画策于长平,昭王疑而不信,太⽩有食昂之变。 鲁 ![]() ![]() 严陵来 游,而客气著于乾象。昔光武为⽩⾐时,与严陵相厚善。及登帝位,陵来⼊见,太 史奏曰:“客星犯帝座。”光武诏曰:“乃严子陵,非客。” 斯皆至感动于神 祗,诚应效于既往。尔乃四气鳞次,斗建辰移。虽无声言,三光是知。言四时代谢 不常,每月斗移建一辰,天无声言语,止以星辰见变谴以示人也。 星中定于昏 明,影度以之不差。测⽔旱于未然,占言来之安危。孟舂正月,昏参中,旦尾中; 仲舂之月,昏弧中,旦建星中;季舂之月,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孟夏之月,昏翼中, 旦婺女中;仲夏之月,昏亢中。旦危中;季夏之月,昏心中,旦奎中;孟秋之月, 昏建星中,旦毕中;仲秋之月,昏牵牛中,旦觜觿中;季秋之月,昏虚中,旦柳中; 孟冬之月,昏危中,旦七星中;仲冬之月,昏东壁中,旦轸中;季冬之月,昏娄中, 旦氐中。冬至之⽇。建八尺之标,影长一丈三尺五寸也,夏至之⽇影长一尺六寸也。 影长为⽔,影短为旱也。 ![]() ![]() ![]() ![]() 譬犹晋钟之应铜山,风云之从班螭。言云从龙,风从虎,同气相求,同 类相应,蜀山崩而晋钟鸣也。 若夫冥车潜驾,时乘六虬。大仪回运,万象俱流, 六虬,六龙。《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此皆是天回运转。 北斗俄其西 倾,群星忽以匿幽。幽,暗也。 望舒纵辔以骋度,灵轮浃旦而过周。望舒,月 也。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一⽇夜一 运转过周一度。浃,匝也,至旦晓而过匝,故⽇浃旦而过周也。 尔乃凝神远瞩,矖目八荒。察之无象,视之眇茫。状若浑元之未判别,又似浮 海而睹沧浪。幽遐迥以希夷,寸眸焉能究其傍。凝神,精不动也。言极远傍视,茫 然若造化之始,元气未分,似浮海远望而不见其边。论语》曰:“乘桴浮于海。” 老子曰:“听之不闻其声,名曰希;视之不见其形,名曰夷。 于是乎夜对山⽔, 栖心⾼镜。远寻终古,攸然独咏。美景星之继昼,大唐尧之德盛。《瑞应图》曰: “景星大如半月,生于晦朔,且月光明。”当尧之时,有此星见,故美尧之德能致 之也。 嘉音⻩星之靡锋,明虞舜之不竞。昔舜将受禅于尧,先有星见,圆而 无锋芒。言舜当用土德王天下。星见而无芒角者,示揖让而受,不以兵事争竞也。 畴吕尚之宵梦,善登辅而翼圣。昔太公未遇文王时,钓鱼于磻溪,夜梦得北斗 辅星神告尚以伐纣之意。事见《尚书中候篇》也。 钦管仲之察微,见虚危而知 命。昔管仲与鲍叔牙商贾于南 ![]() 叹荧惑之舍心,⾼宋景之守政。当舂秋时,荧惑守心,景公不从 史韦之言,荧惑退舍,而延二十年。 壮汉祖之⼊秦,奇五纬之聚映。昔汉神⼊ 秦,五星聚于东井,秦之分。 尔乃历象既周,相佯岩际。相佯,倘佯也。《尚 书》曰:“历象⽇月星辰。” 寻图籍之所记,著星变乎书契。览前代之将沦, 咸谴告于昏世。言先代之君将沦亡,天必告灾异之征也。 桀斩谏以星 ![]() ![]() ![]() ![]() 恆不见以周衰,枉蛇行而秦灭。昔鲁庄公十年夏四月,恆星不见, 自是以后周室衰微。枉矢出,蛇行而无尾,自昔项羽⼊关,有此变。见《汉书》。 谅人事之有由,岂妖灾之虚设。言天以冥应,玄象为变,要由人事,岂妖灾而 已。 诚庸主之难悛,故明君之所察。言庸君暗主,玄象谴告,不能改行自新以 答天变;贤君明主则不然,见天灾异,惧则修德也。 尧无为犹观象,而况德非 乎先哲。夫唐尧至治,犹历象璇玑,窥七政,况德不及古,而不观之乎。 先是太祖、太宗时太史令王亮、苏坦,世祖后破和龙,得冯文通太史令闵盛, ⾼祖时太史令赵樊生,并知天文。后太史赵胜、赵翼、赵洪庆、胡世荣、胡法通等 二族,世业天官者。又有容城令徐路善占候。世宗时坐事系冀州狱,虽驾崔隆宗就 噤慰问,路曰:“昨夜驿马星流,计赦即时应至。”隆宗先信之,遂遣人试出城候 焉。俄而赦至。时人重之。永安中,诏以恆州民⾼崇祖善天文,每占吉凶有验,特 除中散大夫。永熙中,诏通直散骑常侍孙僧化与太史令胡世荣、张龙、赵洪庆及中 书舍人孙子良等,在门下外省校比天文书。集甘、石二家《星经》及汉魏以来二十 三家经占,集为五十五卷。后集诸家撮要,前后所上杂占,以类相从,⽇月五星、 二十八宿、中外官图,合为七十五卷。 僧化者,东莞人。识星分,案天占以言灾异,时有所中。普秦中,尔朱世隆恶 其多言,遂系于廷尉,免官。永熙中,出帝召僧化与中散大夫孙安都共撰兵法,未 就而帝⼊关,遂罢。元象中死于晋 ![]() 时有河间信都芳,字王琳,好学善天文算数,甚为安丰王延明所知。延明家有 群书, ![]() ![]() 殷绍,长乐人也。少聪敏,好 ![]() ![]() ![]() ![]() ![]() ![]() ![]() ![]() ![]() ![]() ![]() ![]() 王早, ![]() ![]() ![]() ![]() ![]() 后早与客清晨立于门內,遇有卒风振树。早语客曰:“依法当有千里外急使。 ⽇中,将有两匹马,一⽩一⾚,从西南来。至即取我, ![]() ![]() 耿玄,钜鹿宋子人也。善卜占。坐于室內,有客扣门,玄已知其姓字并所赍持 及来问之意。其所卜筮,十中八九。别有林占,世或传之。而 ![]() ![]() ![]() 显祖、⾼祖时有 ![]() ![]() ![]() ![]() ![]() ![]() 刘灵助,燕郡人。师事刘弁,好 ![]() ![]() ![]() 建义初,荣于河 ![]() ![]() ![]() ![]() ![]() ![]() 及尔朱荣死,庄帝幽崩。灵助本寒微,一朝至此,自谓方术堪能动众。又以尔 朱有诛灭之兆,灵助遂自号燕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行台,为庄帝举 义兵。灵助驯养大鸟,称为己瑞,妄说图谶,言刘氏当王,又云“ ![]() ![]() ![]() ![]() ![]() 子宗辉,袭,兴和中开府,属齐受禅,例降。 江式,字法安,陈留济 ![]() ![]() 式少专家学。数年之中,常梦两人时相教授,乃寤,每有记识。初拜司徒长兼 行参军、检校御史,寻除殄冠将军、符节令。以书文昭太后尊号谥册,特除奉朝请, 仍符节令。式篆体尤工,洛京宮殿诸门板题,皆式书也。 延昌三年三月,式上表曰: 臣闻庖义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策彰其彩。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 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维事。宣之王庭,则百工以叙;载之 方册,则万品以明。迄于三代,厥体颇异,虽依类取制,未能悉殊仓氏矣。故《周 礼》八岁⼊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 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盖是史颉之遗法也。及宣王太史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 或同或异,时人即谓之《籀书》。至孔子定《六经》,左丘明述《舂秋》,皆以古 文,厥意可得而言。 其后七国殊轨,文字乖别,暨秦兼天下,承相李斯乃奏蠲罢不合秦文者。斯作 《仓颉篇》,中车府令赵⾼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 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于是秦烧经书、涤除旧典,官狱繁多,以趣约易, 始用隶书。古文由此息矣。隶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以邈徒隶, 即谓之隶书。故秦有八矣。隶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以邈徒隶, 即谓之隶书。故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书,四曰虫书,五曰摹 印,六曰署书,七早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尉律学,复教以籀书,又习八体,试之课最,以为尚书史。吏民上书, 省字不正,辄举劾焉。又有草书,莫知谁始,考其书形,虽无厥谊,亦是一时之变 通也。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独张敞从之受。凉州刺史杜鄴、沛人爰礼、讲 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征礼等百余人说文字于未央宮中,以礼为小学元士。 ⻩门侍郞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及亡新居摄,自以应运制作,使大司空甄丰校文 字之部,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 异者;三曰篆书,云小篆也;四曰佐书,秦隶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 鸟虫,所以幡信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尚书》、《舂秋》、 《论语》、《孝经》也。又北平侯张仓献《舂秋左氏传》,书体与孔氏相类,即前 代之古文矣。 后汉郞中扶风曹喜号曰工篆,小异斯法,而甚精巧,自是后学皆其法也。又诏 侍中贾逵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逵即汝 南许慎古文学之师也。后慎嗟时人之好奇,叹儒俗之穿凿,惋文毁于誉,痛字败于 訾,更诡任情,变 ![]() 魏初博士清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埤》、《广》, 缀拾遗漏,增长事类,抑亦于文为益者。然其《字诂》,方之许慎篇,古今体用, 或得或失矣。陈留邯郸淳亦与揖同时,博古开艺,特善《仓》、《雅》,许氏字指, 八体六书精究闲理,有名于揖,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 文蔚炳,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又有京兆韦诞、河东 卫觊二家,并号能篆。当时台观榜题、宝器之铭,悉是诞书,咸传之子孙,世称其 妙。 晋世义 ![]() 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 俗学鄙习,复加虚巧,谈辩之士,又以意说,炫惑于时,难以厘改。故传曰,以众 非,非行正。信哉得之于斯情矣。乃曰追来为归,巧言为辩,小兒为,神虫为蚕, 如斯甚众,皆不合孔氏古书、史籀大篆、许氏《说文》、《石经》三字也。凡所关 古,莫不惆怅焉。嗟夫!文字者六艺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所以垂今,今人所以识 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又曰:“述而不作。”《书》 曰:“予 ![]() 臣六世祖琼家世陈留,往晋之初,与从⽗兄应元俱受学于卫觊,古篆之法, 《仓》、《雅方言》、《说文》之谊,当时并收善誉,而祖官至太子洗马,出为冯 翊郡,值洛 ![]() ![]() ![]() 诏曰:“可如所请,并就太常,冀兼教八书史也。其有所须,依请给之。外目 待书成重闻。” 式于是撰集字书,号曰《古今文字》,凡四十卷,大体依许氏《说文》为本, 上篆下隶。又除宣威将军、符玺郞,寻加轻车将军。正光中,除骁骑将军、兼著作 佐郞,正史中字疑。四年卒,赠右将军、巴州刺史。其书竟未能成。 式兄子征虏将军顺和,亦工篆书。先是太和中,兗州人沈法会能隶书,世宗之 在东宮,敕法会侍书。已后隶迹见知于闾里者甚众,未有如崔浩之妙。 周澹,京兆鄠人也。为人多方术,尤善医药,为太医令。太宗尝苦风头眩,澹 治得愈,由此见宠,位至特进,赐爵成德侯。神瑞二年,京师饥,朝议将迁都于鄴。 澹与博士祭酒崔浩进计,论不可之意,太宗大然之,曰:“唯此二人,与朕意同也。” 诏赐澹、浩妾各一人,御⾐、袭,绢五十匹、绵五十斤。泰常四年卒,谥曰恭。时 有河南人 ![]() 子驴驹,袭,传术。延兴中,位至散令。 李修,字思祖,本 ![]() ![]() 修略与兄同。晚⼊代京,历位中散令,以功赐爵下蔡子,迁给事中。太和中, 常在噤內。⾼祖、文明太后时有不豫,修侍钅咸药,治多有效。赏赐累加,车服第 宅,号为鲜丽。集诸学士及工书者百余人,在东宮撰诸药方百余卷,皆行于世。先 是咸 ![]() 子天授,袭。汶 ![]() 徐謇,字成伯,丹 ![]() ![]() ![]() ![]() ![]() ![]() 二十二年,⾼祖幸悬瓠,其疾大渐,乃驰驿召謇,令⽔路赴行所,一⽇夜一行 数百里。至,诊省下治,果有大验。⾼祖体少瘳,內外称庆。九月,车驾发豫州, 次于汝滨。乃大为謇设太官珍膳,因集百官,特坐謇于上席,遍陈肴觞于前,命左 右宣謇救摄危笃振济之功,宜加酬赍。乃下诏曰;“夫神出无方,形禀有疑,忧 喜乖适,理必伤生。朕览万机,长钟⾰运,思芒芒而无怠,⾝忽忽以兴劳。仲秋动 彖,心容顿竭,气体羸瘠,⽟几在虑。侍御师、右军将军徐成伯驰轮太室,进疗 汝蕃,方穷丹英,药尽芝石,诚术两输,忠妙俱至,乃令沉劳胜愈,笃瘵克痊,论 勤语效,实宜褒录。昔晋武暴疾,程和应增封;辛疚数朝,钱爵大坠。况疾深于曩 辰,业难于畴⽇,得不重加陟赏乎?宜顺群望,锡以山河。且其旧迳⾼秩,中暂解 退,比虽铨用,犹未阙阙 ,准旧量今,事合显进。可鸿胪卿,金乡县开国伯, 食邑五百户,赐钱一万贯。又诏曰:“钱府未充,须以杂物:绢二千匹、杂物一百 匹,四十匹出御府;⾕二千斛;奴婢十口;马十匹,一匹出骅骝;牛十头。”所赐 杂物、奴婢、牛马皆经內呈。诸亲王咸 ![]() ![]() 謇常有药饵及呑服道符,年垂八十,鬓发不⽩,力未多衰。正始元年,以老为 光禄大夫,加平北将军,卒。延昌初,赠安东将军、齐州刺史,谥曰靖。 子践字景升,小名灵宝,袭爵。历官兗州平东府长史、右中郞将、建兴太守。 践弟知远,给事中。 成伯孙之才,孝昌初,为萧衍豫章五萧综北府主簿,从综镇彭城。综降,其下 僚属并奔散,之才因⼊国。武定中,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昌安县开国侯。 王显,字世荣, ![]() ![]() 显少历本州从事,虽以医术自通,而明敏有决断才用。初文昭皇太后之怀世宗 也,梦为⽇所逐,化而为龙而绕后,后寤而惊悸,遂成心疾。文明太后敕召徐謇及 显等为后诊及脉,謇云是微风⼊蔵,宜进汤加针。显云:“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 是怀孕生男之象。”果如显言。久之,召补侍御师、尚书仪曹郞,号称⼲事。世宗 自幼有微疾,久未差愈,显摄疗有效,因是稍蒙眄识。 又罢六辅之初,显为领军于烈问通规策,颇有密功。累迁游击将军,拜廷尉少 卿,仍在侍御,营进御药,出⼊噤內。乞临本州,世宗曾许之,积年未授,因是声 问传于远近。显每语人,言时旨已决,必为刺史。遂除平北将军、相州刺史。寻诏 驰驿还京,复掌药,又遣还州。元愉作逆,显讨之不利。⼊除太府卿、御史中尉。 显前后历职,所在著称,纠折庶狱,究其奷回,出內惜慎,忧国如家。及领宪 台,多所弹劾,百僚肃然。又以中尉属官不悉称职,讽求更换。诏委改选,务尽才 能,而显所举或有请属,未皆得人,于是众口喧哗,声望致损。后世宗诏显撰药方 三十五卷,班布天下,以疗诸疾。东宮既建,以为太子詹事,委任甚厚。世宗每幸 东宮,显常 ![]() 四年正月,世宗夜崩,肃宗践祚。显参奉玺策,随从临哭,微为忧惧。显既蒙 任遇,兼为法官,恃势使威,为时所疾。朝宰托以侍疗无效,执之噤中,诏削爵位。 临执呼冤,直阖以刀镮撞其腋下,伤中吐⾎,至右卫府一宿死。始显布⾐为诸生, 有沙门相显后当富贵,诫其勿为吏官,吏官必败。由是世宗时或 ![]() 崔彧,字文若,清河东武城人。⽗勋之,字宁国,位大司马外兵郞,赠通直郞。 彧与兄相如俱自南⼊国。相如以才学知名,早卒。彧少尝诣青州,逢隐逸沙门,教 以《素问》九卷及《甲乙》,遂善医术。中山王英子略曾病,王显等不能疗,彧针 之,菗外即愈。后位冀州别驾,累迁宁远将军。 ![]() ![]() 彧子景哲,豪率,亦以医术知名。为太中大夫、司徒长史。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也。慕容⽩曜之平东 ![]() ![]() 后被召为中书写书生,与⾼聪俱依⾼允。允爱其文用,遂并荐之,与聪俱补中 书博士。自在中书,恆庇李冲兄弟子侄之门。始北方不悉青州蒋族;或谓少游本非 人士,又少游微因工艺自达,是以公私人望不至相重。唯⾼允、⾼冲曲为体练,由 少游舅氏崔光与李冲从叔衍对门婚姻也。⾼祖、文明太后常因密宴,谓百官曰: “本谓少游作师耳,⾼允老公乃言其人士。”眷识如此。然犹骤被引命,屑屑噤闼, 以规矩刻缋为务,因此大蒙恩锡,超等备位,而亦不迁陟也。 及诏尚书李冲与冯诞、游明 ![]() 虽有文藻,而不得伸其才用,恆以剞劂绳尺,碎剧匆匆,徙倚园湖城殿之侧, 识者为之叹慨。而乃坦尔为己任,不告疲聇。又兼太常少卿,都⽔如故。景明二年 卒,赠龙骧将军、青州刺史,谥曰质。有《文集》十卷余。少游又为太极立模范, 与董尔、王遇等参建之,皆未成而卒。 初,⾼宗时,郭善明甚机巧,京北宮殿,多其制作。⾼祖时,青州刺史侯文和 亦以巧闻,为要舟,⽔中立 ![]() 世宗、肃宗时,豫州人柳俭、殿中将军关文备、郭安兴并机巧。洛中制永宁寺 九层佛图,字兴为匠也。 ⾼祖时,有范宁兒者善围棋。曾与李彪使萧赜,赜令江南上品王抗与宁兒。制 胜而还。又有浮 ![]() ![]() 史臣曰: ![]() ![]() 部分译文 殷绍,长乐人。少年时聪敏,喜爱 ![]() ![]() ![]() ![]() ![]() ![]() ![]() ![]() ![]() ![]() ![]() ![]() ![]() ![]() ![]() 江式,字法安,陈留济 ![]() ![]() 江式幼年时就专心致志于家传学业。几年之內经常梦见有两个人对他进行教导传授,醒来之后,全都记在心里。起初被授予司徒长兼行参军、检校御史等职,不久升为殄寇将军、符节令。因为写文昭太后的尊号谥册,特升为奉朝请,仍任符节令。江式尤其擅长于篆体,京都洛 ![]() 延昌三年(514)三月,江式向皇帝上表说: “我听说庖羲氏起而将八卦排列在图画中,轩辕氏兴而用⻳策记其文。古代史官仓颉观看八卦的符号,观察鸟兽的形状,另外创造了文字,用以代替结绳记事,用文字来记载事情。朝廷加以推行,百官就用来陈述事物;典籍中加以记载,各种整理就清楚明⽩。到了夏商周三代,字体就颇有不同,即使依照种类加以规范,也不能全都同仓颉创立的文字相异。所以,《周礼》规定贵族子弟八岁⼊小学,由执掌教育的官员教给他们六书:一是指事,二是象形,三是谐声,四是会意,五是转注,六是假借。都是仓颉传下的方法。到了周宣王太史史籀撰写大篆十五篇,与古代文字有的相同有的相异,当时人们称之为‘籀书’。到了孔子整理修定《六经》,左丘明阐述《舂秋》,都是用古文字,其中的意思人们都可以领会并陈说。 “后来战国时七国的法度各不相同,文字也极不相同,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丞相李斯就奏请秦皇废除不符合秦国的文字。李斯撰写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写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敬写了《博学篇》,都采用史籀的大篆,有的稍加简省和改变,这就是小篆。于是秦皇焚烧经书,废除旧典,认为篆体过于繁杂,因而趋向于文字简约,就开始采用隶书。古文字到此时便停止使用了。隶书,是秦始皇令下杜人程邈按照小篆所创造的,因为程邈是一个被罚劳役的奴隶,所以称作隶书。所以秦代有八体:一是大篆,二是小篆,三是刻符书,四是虫书,五是摹印,六是署书,七是殳书,八是隶书。 “汉朝时,兴尉律学,又以籀书教人,也习八体,经过试考合格的人,任为尚书史。官吏和百姓上书,检查他的文字,如果书写不合格,就要受到检举。又有草书,不知是谁人创始,考察它的书写形状,虽然没有多大的道理,但也是一时的变通。汉宣帝时,召集精通《仓颉篇》的人,独有张敞能任。凉州刺史杜邺、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也能解说。汉平帝时,召集爰礼等一百多人在未央宮讲说文字,任爰礼为小学元士。⻩门侍郞扬雄采集这些资料编写成字书《训纂篇》。到了王莽改国号为新,窃居皇帝之位,自认为顺应天命而制定制度,命大司空甄丰负责校订文字工作,对古文字很作了些改定。当时有六体书:一是古文,是孔子壁中书上的字体;二是奇字,即古文字的异体字;三是篆书,就是小篆;四是佐书,就是秦代的隶书;五是摹印,用于刻制印玺的;六是鸟虫,用来书写传达命令的幡信的。所谓壁中书,就是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而得到的古文《礼记》、《尚书》、《舂秋》、《论语》、《孝经》。又有北平侯张仓所献的古籍《舂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的相似,也就是前代的古文。 “后汉郞中扶风人曹喜号称擅长篆书,其书法与李斯略有不同,但甚为精巧,从此后学都仿效他的书法。皇帝又令侍中贾逵研究整理古文字。方法技艺各不相同,传授某一个方面,如果有能够对国家有用的,全部都收集起来。贾逵就是汝南人许慎的古文字学宗师。后来许慎嗟叹世人的喜好新奇,感叹儒士们的穿凿附会,惋惜文章的遭到败坏,痛惜文字的受到非议,任意作奇异的解释,以至造成很大的混 ![]() ![]() “三国魏初博士清河人张揖著有《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等书,研寻《埤雅》、《广雅》,缀遗拾漏,增加事类,或许对于文字学也有所裨益。然而他的《字诂》同许慎的《说文解字》相比,则古今书法的法式和功用,有得也有失。陈留人邯郸淳也是张揖同时代人,博学有才,尤其擅长《埤仓》、《广雅》,许慎所训释的文字含意,八体六书都精心研究, ![]() “晋代义 ![]() “皇魏承接百王之后,延续五运之绪,时代更替,文字改变,篆体多有谬错,隶体逐渐失真。学习者耝俗鄙陋,再加上故弄玄虚,喜好言谈论辩的人,又往往按照他的意思来解说,炫惑于一时,实在难以纠正。所以有传言说,以众非,非行正。这个说法实在是符合这种情况。有人说追来就是归,巧言就是辩,小兔就是需免,神虫就是蚕,像这样的情况非常多,都不符合孔子的古文、史籀的大篆、许慎的《说文》、《石经》三字之体。凡是涉及到古代的文字,莫不令人感到惆怅。唉!文字是六艺之宗,王教之始,前人凭借它而流传至今,今人凭借它而知道古昔,所以说‘本立而道生’。孔子说过:‘必也正名乎。’又说:‘述而不作。’《尚书》上说:‘予 ![]() “我的六世祖江琼也居陈留,仕晋之初,与他的堂兄江应元一同受学于卫觊,古篆之法,《仓》、《雅》、《方言》、《说文》的字式,当时都兼收并蓄。六世祖官至太子洗马,任冯翊郡太守,适逢洛 ![]() ![]() ![]() 皇帝于是下达诏令说:“可以按照所奏请的事项去办,并令其就任太常之职,望其兼教八书史。其所有需求,依照请奏予以満⾜。书名等到书成之后再定。” 江式于是撰集字书,书名叫《古今文字》,共四十卷,大体依照许慎《说文》为本,上篆下隶。江式又升任宣威将军、符玺郞之职,不久又授轻车将军。正光年间(522),授予骁骑将军、兼著作佐郞,正史中字。正光四年(523)去世,追赠右将军、巴州刺史。他所撰之书终究未能完成。 江式的侄儿征虏将军江顺和,也擅长篆书。在太和年间,兖州人沈法会长于隶书,世宗尚在东宮,皇帝令沈法会为侍书。以后,他的隶书墨迹有许多流传在民间,但不如崔浩书法之精妙。 徐謇,字成伯,丹 ![]() ![]() ![]() ![]() 太和二十二年(498),⾼祖到悬瓠,他的病情加剧,就派驿马急召徐謇,令他从⽔路赶赴⾼祖所在地,一天夜一赶了数百里,到达以后,诊断观察,处方治病,果然疗效显著。⾼祖⾝体略有好转,內外都称颂庆幸。九月,⾼祖车驾从豫州出发,临时住宿在汝⽔之滨。就由太宮专为徐謇设置珍贵饮宴,聚集文武百官,让徐謇独坐上席,席前陈列各种美酒佳肴,命左右的人宣扬徐謇振救危重疾病之功,应当加以赏赉。于是下达诏书说:“精神无主,⾝体就会发生障碍, ![]() ![]() ![]() ![]() 徐謇经常用药饵呑服道教符咒,年近八十而鬓发不⽩,精力也没怎么衰退。正始元年(504),以⾼龄升任光禄大夫,加封平北将军,不久去世。延昌初(513),追赠安东将军、齐州刺史,定谥号为靖。 徐謇之子徐践,字景升,小名灵宝,袭受⽗亲的爵位。历任兖州平东府长史、右中郞将、建兴太守等官职。 徐践之弟知远,任给事中。 徐謇之孙之才,孝昌初(526),曾在萧衍的南梁豫章王萧综的北府任主簿,跟随萧综镇守彭城。萧综投降之后,他的僚属全部奔散,徐之才由此而投⼊皇魏。武定年间,授予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昌安县开国侯等官职爵位。 王显,字世荣, ![]() ![]() 王显年轻时曾任本州刺史从事,他不但精通医术,而且聪明敏捷,办事有决断能力。早先文昭皇太后怀上世宗的时候,梦见被太 ![]() ![]() 当初朝廷罢除六辅,王显为领军于烈出谋划策,暗中颇有功劳。升为游击将军,授予廷尉少卿之职,仍在侍御之中,为皇帝进奉御药,出⼊宮噤之中。后来王显请求回到本州任职,世宗曾经应允过他,但过了多年都没有授任,因此王显的声名就在远近都得到传颂。王显经常对别人说,当时皇上旨意已经决定,一定让他任刺史。于是朝廷授予他平北将军、相州刺史之职。不久,皇帝诏令王显从驿道驰回京都,再次掌管朝廷御药,后来又派他回到相州。当时元愉叛逆作 ![]() 王显前后历任各种官职,所在每个任上都被人称颂,处理各种狱讼之事,查究各种奷琊昏 ![]() ![]() 延昌四年(515)正月,世宗在夜晚驾崩,肃宗即位。王显参与肃宗临治仪式,同百官在一起哀悼哭泣,心里颇感到忧惧。王显蒙受世宗恩遇重用,又兼⾝为执法之官,倚仗权势、显示威严,为当时群臣所嫉恨。朝中大臣借口王显给皇帝治病不见疗效,把他逮捕关进监狱,肃宗下令削除了他的爵位官职。王显被捕的时候大叫冤枉,值勤武官用刀环重击他的腋下,使他重伤吐⾎,送到右卫府过了夜一就死了。起初,王显还是一个布⾐儒生,有一位僧人为他看相,预示他以后必当富贵,劝诫他不要担任选拔任用官吏的官职,当了这种吏官必然失败。因此世宗在位时曾想让他掌管吏部,他总是小心地推辞回避。到世宗驾崩之后,肃宗连夜即位,接受玺印封册,在礼仪上须要有人兼任太尉和吏部之职,但仓卒之间未能在百官中找出这样的人,就让王显兼任吏部而执行禅受皇位之事。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在慕容⽩曜平定东 ![]() ![]() 蒋少游后来被朝廷征召到中书省当写书生,与⾼聪一同依附于⾼允。⾼允器重他们两人的文章写作才能,就向朝廷同时举荐他们二人,蒋少游与⾼聪一道补任中书博士。蒋少游自从来到中书省以后,长期托庇于李冲兄弟子女至的门下。开始时北方人不知道青州蒋氏家族,有人就说蒋少游本来就不是有名望的人,加之蒋少游出⾝微 ![]() ![]() 到后来皇帝诏令尚书李冲与冯诞、游明 ![]() ![]() 蒋少游虽然富于文采辞藻,但他这方面的才华始终不能得到施展,长期以来拿着雕刻用的刀、施工设计用的绳尺,琐琐碎碎,忙忙碌碌,往来依傍于园林湖沼城楼殿堂之侧,赏识他的才能的人无不为之叹息感慨。但他竟然安于那些事务并以此为己任,从来都不感到疲劳和羞聇。后来兼任太常少卿之职,仍旧像过去那样统领⽔工之事。景明二年(501),蒋少游去世,皇帝追授他为龙骧将军、青州刺史,规定他的谥号为质。蒋少游留下《文集》十多卷。蒋少游生前还曾为建造太极殿制作了模型,与董尔、王遇等人参与营建,但都未能建成而去世。 当初,⾼宗在位时,郭善明这个人非常机敏灵巧,京都平城的宮殿,大多是由他设计建造的。⾼祖在位时,青州刺史侯文和也以机巧闻名,他建造了一种大船,可以在⽔中站着放箭。侯文和 ![]() ![]() ![]() 世宗与肃宗在位年间,豫州人柳俭、殿中将军关文备、郭安兴都非常机巧。洛 ![]() ⾼祖在位时,有一个名叫范宁儿的人擅长围棋。范宁儿曾经同李彪一道出使萧赜,萧赜让江南的围棋⾼手与范宁儿对弈,范宁儿大胜而归。又有浮 ![]() ![]() |
上一章 魏书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魏收的小说魏书在线以及魏书免费阅读,魏书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魏书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