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隋书 作者:魏征等 | 书号:10197 时间:2017/3/26 字数:31622 |
上一章 卷三十 下一章 ( → ) | |
经籍四 集 道经 佛经 《楚辞》十二卷并目录。后汉校书郞王逸注。 《楚辞》三卷郭璞注。梁有《楚辞》十一卷,宋何偃删王逸注,亡。 《楚辞九悼》一卷杨穆撰。 《参解楚辞》七卷皇甫遵训撰。 《楚辞音》一卷徐邈撰。 《楚辞音》一卷宋处士诸葛氏撰。 《楚辞音》一卷孟奥撰。 《楚辞音》一卷 《楚辞音》一卷释道骞撰。 《离 ![]() 右十部,二十九卷。通计亡书,十一部,四十卷。 《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自周室衰 ![]() ![]() 楚兰陵令《荀况集》一卷残缺。梁二卷。 楚大夫《宋⽟集》三卷 《汉武帝集》一卷梁二卷。 《汉淮南王集》一卷梁二卷。又有《贾谊集》四卷,《晁错集》三卷,汉弘农 都尉《枚乘集》二卷,录各一卷,亡。 汉中书令《司马迁集》一卷 汉太中大夫《东方朔集》二卷梁有汉光禄大夫《吾丘寿王集》二卷,亡。 汉孝文园令《司马相如集》一卷 汉胶西相《董仲舒集》一卷梁二卷。又有汉太常《孔臧集》二卷,亡。 汉骑都尉《李陵集》二卷梁有汉丞相《魏相集》二卷,录一卷;左冯翊《张敞 集》一卷,录一卷。亡。 汉谏议大夫《王褒集》五卷 汉谏议大夫《刘向集》六卷梁有汉 ![]() 汉谏议大夫《⾕永集》二卷梁有凉州刺史《杜鄴集》二卷,骑都尉《李寻集》 二卷,亡。 汉司空《师丹集》一卷梁三卷,录一卷。 汉光禄大夫《息夫躬集》一卷 汉太中大夫《扬雄集》五卷 汉太中大夫《刘歆集》五卷 汉成帝《班婕妤集》一卷梁有《班昭集》三卷,王莽建新大尹《崔篆集》一卷, 保成师友《唐林集》一卷,中谒者《史岑集》二卷,后汉《东平王苍集》五卷, 《桓谭集》五卷,亡。 后汉司隶从事《冯衍集》五卷 后汉徐令《班彪集》二卷梁五卷。又有司徒掾《陈元集》一卷,《王隆集》二 卷,云 ![]() ![]() 后汉车骑从事《杜笃集》一卷 后汉车骑司马《傅毅集》二卷梁五卷。 后汉大将军护军司马《班固集》十七卷梁有魏郡太守《⻩香集》二卷,亡。 后汉长岑长《崔骃集》十卷 后汉侍中《贾逵集》一卷梁二卷。 后汉校书郞《刘騊駼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又有乐安相《李尤集》五卷, 大鸿胪《窦章集》二卷,亡。 后汉济北相《崔瑗集》六卷梁五卷。 后汉《刘珍集》二卷录一卷。 后汉河间相《张衡集》十一卷梁十二卷,又一本十四卷。又有郞中《苏顺集》 二卷,录二卷;后汉太傅《胡广集》二卷,录一卷。亡。 后汉⻩门郞《葛龚集》六卷梁五卷,一本七卷。 后汉司空《李固集》十二卷梁十卷。 后汉南郡太守《马融集》九卷梁有外⻩令《⾼彪集》二卷,录一卷;《王逸集》 二卷,录一卷;司徒掾《桓麟集》二卷,录一卷。亡。 后汉徵士《崔琦集》一卷梁二卷。又有《郦炎集》二卷,录二卷;陈相《边韶 集》一卷,录一卷;益州刺史《硃穆集》二卷,录一卷。亡。 后汉京兆尹《延笃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又有司农卿《皇甫规集》五卷; 太常卿《张奂集》二卷,录一卷;《王延寿集》三卷;五原太守《崔寔集》二卷, 录一卷;上计《赵台集》二卷,录一卷。亡。 后汉谏议大夫《刘陶集》三卷梁二卷,录一卷。又有外⻩令《张升集》二卷, 录一卷;《侯瑾集》二卷,《卢植集》二卷,议郞《廉品集》二卷。亡。 后汉司空《荀慡集》一卷梁三卷,录一卷。 后汉野王令《刘梁集》三卷梁三卷,录一卷。又有《郑玄集》二卷,录一卷, 亡。 后汉左中郞将《蔡邕集》十二卷梁有二十卷,录一卷。又有尚书令《士孙瑞集》 二卷,亡。 后汉太山太守《应劭集》二卷梁四卷。又有别部司马《张超集》五卷,亡。 后汉少府《孔融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 后汉侍御史《虞翻集》二卷梁三卷,录一卷。 后汉讨虏长史《张纮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梁有后汉处士《祢衡集》二卷, 录一卷,亡。 后汉尚书右丞《潘勖集》二卷梁有录一卷,亡。 后汉丞相仓曹属《阮瑀集》五卷梁有录一卷,亡。 魏太子文学《徐⼲集》五卷梁有录一卷,亡。 魏太子文学《应瑒集》一卷梁有五卷,录一卷,亡。 后汉丞相军谋掾《陈琳集》三卷梁十卷,录一卷。 魏太子文学《刘桢集》四卷录一卷。 后汉丞相主簿《繁钦集》十卷梁录一卷,亡。 后汉丞相主簿《杨修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 后汉侍中《王粲集》十一卷梁有魏国郞中令《路粹集》二卷,录一卷,行御史 大夫《袁涣集》五卷,录一卷;魏国奉常《王修集》二卷。亡。 后汉尚书《丁仪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 后汉⻩门郞《丁暠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梁又有妇人后汉⻩门郞秦嘉 ![]() ![]() ![]() 《魏武帝集》二十六卷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皇帝逸集》十卷。亡。 《魏武帝集新撰》十卷 《魏文帝集》十卷梁二十三卷。 《魏明帝集》七卷梁五卷,或九卷,录一卷。梁又有《⾼贵乡公集》四卷,亡。 魏《陈思王曹植集》三十卷梁又有司徒《华歆集》二卷,亡。 魏司徒《王朗集》三十四卷梁三十卷。又司空《陈群集》五卷,亡。 魏给事中《邯郸淳集》二卷梁有录一卷。又有《刘暠集》二卷,侍中《吴质集》 五卷,新城太守《孟达集》三卷,魏徵士《管宁集》三卷,录一卷,亡。 魏光禄勋《⾼堂隆集》六卷梁十卷,录一卷。又有光禄勋《刘邵集》二卷,录 一卷,亡。 魏散骑常侍《缪袭集》五卷梁有录一卷。又有散骑常侍《王象集》一卷;光禄 大夫《韦诞集》三卷,录一卷;散骑常侍《麋元集》五卷;游击将军《卞兰集》二 卷,录一卷;显 ![]() 魏章武太守《殷褒集》一卷梁二卷。 魏司空《王昶集》五卷梁有录一卷。 魏卫将军《王肃集》五卷梁有录一卷。又有《桓范集》二卷,中领军《曹羲集》 五卷,录一卷,亡。 魏尚书《何晏集》十一卷梁十卷,录一卷。 魏卫尉卿《应璩集》十卷梁有录一卷。又有《王弼集》五卷,录一卷;中书令 《刘阶集》二卷;太常卿《傅嘏集》二卷,录一卷,乐安太守《夏侯惠集》二卷, 录一卷。亡。 魏校书郞《杜挚集》二卷梁有《毌丘俭集》二卷,录一卷;征东军司马《江奉 集》二卷。亡。 魏太常《夏侯玄集》三卷梁有车骑将军《钟毓集》五卷,录一卷,亡。 魏步兵校尉《阮籍集》十卷梁十三卷,录一卷。 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梁十五卷,录一卷。又有魏徵士《吕安集》二卷, 录一卷,亡。 魏司徒《钟会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 魏汝南太守《程晓集》二卷梁录一卷。 蜀丞相《诸葛亮集》二十五卷梁二十四卷。又有蜀司徒《许靖集》二卷,录一 卷;征北将军《夏侯霸集》二卷。亡。 吴辅义中郞将《张温集》六卷梁有《士燮集》五卷,亡。 吴偏将军《骆统集》十卷梁有录一卷。又有太子少傅《薛综集》三卷,录一卷, 亡。 吴选曹尚书《暨 ![]() 吴人《杨厚集》二卷梁又有录一卷。 吴丞相《陆凯集》五卷梁有录一卷。 吴侍中《胡综集》二卷梁有录一卷。又有东观令《华核集》五卷,录一卷,亡。 吴侍中《张俨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又有《韦昭集》二卷,录一卷,亡。 吴中书令《纪骘集》三卷梁有录一卷。又有《陆景集》一卷。亡。 《晋宣帝集》五卷梁有录一卷。 《晋文帝集》三卷 《齐王攸集》二卷梁三卷。 晋《王沈集》五卷梁有《郑褒集》二卷,亡。 晋宗正《嵇喜集》一卷残缺。梁二卷,录一卷。 晋散骑常侍《应贞集》一卷梁五卷。 晋司隶校尉《傅玄集》十五卷梁五十卷,录一卷,亡。 晋著作郞《成公绥集》九卷残缺。梁十卷。又有《裴秀集》三卷,录一卷,亡。 晋金紫光禄大夫《何桢集》一卷梁五卷。又有《袁准集》二卷,录一卷,亡。 晋少傅《山涛集》九卷梁五卷,录一卷,又一本十卷。齐奉朝请裴津注。又梁 有《向秀集》二卷,录一卷;平原太守《阮种集》二卷,录一卷;《阮侃集》五卷, 录一卷。亡。 晋太傅《羊祜集》一卷残缺。梁二卷,录一卷。又有《蔡玄通集》五卷,太宰 《贾充集》五卷,录一卷;《荀勖集》三卷,录一卷。亡。 晋征南将军《杜预集》十八卷 晋辅国将军《王濬集》一卷残缺。梁二卷,录一卷。 晋徵士《皇甫谧集》二卷录一卷。 晋侍中《程咸集》三卷梁有光禄大夫《刘毅集》二卷,录一卷;晋侍中《庾峻 集》二卷,录一卷。亡。 晋巴西太守《郤正集》一卷 晋散骑常侍《薛莹集》三卷梁又有散骑常侍《陶濬集》二卷,录一卷,亡。 晋通事郞《江伟集》六卷梁有《宣舒集》五卷;散骑常侍《曹志集》二卷,录 一卷;《邹湛集》三卷,录一卷。亡。 晋汝南太守《孙毓集》六卷 晋处士《杨泉集》二卷录一卷。梁有司徒《王浑集》五卷,⻩州刺史《王深集》 五卷,亡。 晋徵士《闵鸿集》三卷梁有光禄大夫《裴楷集》二卷,录一卷。亡。 晋司空《张华集》十卷录一卷。 晋尚书仆 ![]() 晋散骑常侍《王佑集》三卷录一卷。梁有晋骠骑将军《王济集》二卷,亡。 《华峤集》八卷梁二卷。 晋秘书丞《司马彪集》四卷梁三卷,录一卷。又有尚书《庾儵集》二卷,录一 卷,国子祭酒《谢衡集》二卷。亡。 晋汉中太守《李虔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 晋司隶校尉《傅咸集》十七卷梁三十卷,录一卷。又有太子中庶子《枣据集》 二卷,录一卷;《刘宝集》三卷。亡。 晋冯翊太守《孙楚集》六卷梁十二卷,录一卷。 晋散骑常侍《夏侯湛集》十卷梁有录一卷。又有弋 ![]() 晋卫尉卿《石崇集》六卷梁有录一卷。 晋尚书郞《张敏集》二卷梁五卷。又有⻩门郞《伏伟集》一卷,亡。 晋⻩门郞《潘岳集》十卷 晋太常卿《潘尼集》十卷 晋顿丘太守《欧 ![]() 晋侍中《嵇绍集》二卷录一卷。梁有钱唐令《杨建集》九卷,长沙相《盛彦集》 五卷,左长史《杨乂集》三卷,录一卷。 晋尚书《卢播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又有《栾肇集》五卷,录一卷;南中 郞长史《应亨集》二卷。亡。 晋国子祭酒《杜育集》二卷 晋太常卿《挚虞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又秘书监《缪徵集》二卷,录一卷, 亡。 晋齐王府记室《左思集》二卷梁有五卷,录一卷。又有晋豫章太守《夏靖集》 二卷,录一卷;吴王文学《郑丰集》二卷,录一卷;大司马东曹掾《张翰集》二卷, 录一卷;清河王文学《陈略集》二卷,录一卷;扬州从事《陆冲集》二卷,录一卷。 亡。 晋平原內史《陆机集》十四卷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 晋清河太守《陆云集》十二卷梁十卷,录一卷。又有少府丞《孙极集》二卷, 录一卷,亡。 晋中书郞《张载集》七卷梁一本二卷,录一卷。 晋⻩门郞《张协集》三卷梁四卷,录一卷。 晋著作郞《束皙集》七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征南司马《曹摅集》三卷,录 一卷;散骑常侍《江统集》十卷,录一卷,著作郞《胡济集》五卷,录一卷。亡。 晋中书令《卞粹集》一卷梁五卷。又有光禄勋《闾丘冲集》二卷,录一卷,亡。 晋太傅从事中郞《庾敛集》一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太子中舍人《阮瞻集》 二卷,录一卷;太子洗马《阮修集》二卷,录一卷;广威将军《裴邈集》二卷,录 一卷。亡。 晋太傅主簿《郭象集》二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广州刺史《嵇含集》十卷, 录一卷,亡。 晋安丰太守《孙惠集》八卷梁十一卷,录一卷。又有松滋令《蔡洪集》二卷, 录一卷,亡。 晋平北将军《牵秀集》四卷梁三卷,录一卷。又有车骑从事中郞《蔡克集》二 卷,录一卷;游击将军《索靖集》三卷;陇西太守《阎纂集》二卷,录一卷;秦州 刺史《张辅集》二卷,录一卷; ![]() ![]() ![]() ![]() 晋散骑常侍《枣嵩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又有襄 ![]() 晋太尉《刘琨集》九卷梁十卷。 《刘琨别集》十二卷 晋司空从事中郞《卢谌集》十卷梁有录一卷。 晋秘书丞《傅暢集》五卷梁有录一卷。又有《晋明帝集》五卷,录一卷;《简 文帝集》五卷,录一卷;《孝武帝集》二卷,录一卷;《彭城王褷集》二卷,《谯 烈王集》九卷,录一卷。亡。 晋会稽王《司马道子集》八卷梁九卷。又有镇东从事中郞《傅毅集》五卷,亡。 晋衡 ![]() 晋司空《贺循集》十八卷梁二十卷,录一卷。又有散骑常侍《张亢集》二卷, 录一卷;车骑长史《贾彬集》三卷,录一卷。亡。 晋光禄大夫《卫展集》十二卷梁十五卷。又有东晋太尉《荀组集》三卷,录一 卷,亡。 晋秘书郞《张委集》九卷梁五卷。又有关內侯《傅珉集》一卷;光禄大夫《周 顗集》二卷,录一卷。亡。 晋太常《谢鲲集》六卷梁二卷。 晋骠骑将军《王暠集》十卷梁三十四卷,录一卷。又有《华谭集》二卷;亡。 晋御史中丞《熊远集》十二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湘州秀才《⾕俭集》一卷; 大鸿胪《周嵩集》三卷,录一卷,亡。 晋弘农太守《郭璞集》十七卷梁十卷,录一卷。 晋《张骏集》八卷残缺。 晋大将军《王敦集》十卷梁有吴兴太守《沈充集》三卷;散骑常侍《傅纯集》 二卷,录一卷。亡。 晋光禄大夫《梅陶集》九卷梁二十卷,录一卷。又有金紫光禄大夫《荀邃集》 二卷,录一卷,亡。 晋散骑常侍《王鉴集》九卷梁五卷。又有晋著作佐郞《王涛集》五卷;廷尉卿 《阮放集》十卷,录一卷;宗正卿《张悛集》五卷;录一卷;汝南太守《应硕集》 二卷,金紫光禄大夫《张闿集》二卷,录一卷;扬州从事《陆沈集》二卷,录一卷; 骠骑将军《卞珣集》二卷,录一卷;光禄勋《钟雅集》一卷,卫尉卿《刘超集》二 卷;卫将军《戴邈集》五卷,录一卷;光禄大夫《荀崧集》一卷,亡。 晋大将军《温峤集》十卷梁录一卷。 晋侍中《孔坦集》十七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臧冲集》一卷,晋镇南大将 军《应詹集》五卷,亡。 晋太仆卿《王峤集》八卷梁有卫尉《荀恺集》一卷,镇北将军《刘隗集》二卷; 大司马《陶侃集》二卷,录一卷。亡。 晋丞相《王导集》十一卷梁十卷。录一卷。 晋太尉《郗鉴集》十卷录一卷。 晋太尉《庾亮集》二十一卷梁二十卷,录一卷。又有《虞预集》十卷,录一卷; 平越司马《⻩整集》十卷,录一卷。亡。 晋护军长史《庾坚集》十三卷梁十卷,录一卷。 晋司空《庾冰集》七卷梁二十卷,录一卷。 晋给事中《庾阐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 晋著作郞《王隐集》十卷梁二十卷,录一卷。 晋散骑常侍《⼲宝集》四卷梁五卷。 晋太常卿《殷融集》十卷梁有卫尉《张虞集》十卷,光禄大夫《诸葛恢集》五 卷,录一卷。亡。 晋车骑将军《庾翼集》二十二卷梁二十卷,录一卷。 晋司空《何充集》四卷梁五卷。又有御史中丞《郝默集》五卷,征西谘议《甄 述集》十二卷,武昌太守《徐彦则集》十卷,亡。 晋散骑常侍《王愆期集》七卷梁十卷,录一卷。又有司徒左长史《王濛集》五 卷;丹 ![]() 晋尚书令《顾和集》五卷梁有录一卷。又有尚书仆 ![]() 晋《李充集》二十二卷梁十五卷,录一卷。 晋司徒《蔡谟集》十七卷梁四十三卷。 晋扬州刺史《殷浩集》四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吴兴孝廉《钮滔集》五卷, 录一卷;宣城內史《刘系之集》五卷,录一卷。亡。 《庾⾚⽟集》四卷 晋寻 ![]() 晋西中郞将《王胡之集》十卷梁五卷,录一卷。 晋中书令《王洽集》五卷录一卷。梁有宜舂令《范保集》七卷;徵士《范宣集》 十卷,录一卷;建安太守《丁纂集》四卷,录一卷。亡。 晋金紫光禄大夫《王羲之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 晋散骑常侍《谢万集》十六卷梁十卷。 晋司徒长史《张凭集》五卷梁有录一卷。梁有⾼凉太守《杨方集》二卷,亡。 晋徵士《许询集》三卷梁八卷,录一卷。 晋征西将军《张望集》十卷梁十二卷,录一卷。 晋余姚令《孙统集》二卷梁九卷,录一卷。又有晋陵令《戴元集》三卷,录一 卷,亡。 晋卫尉卿《孙绰集》十五卷梁二十五卷。 晋太常《江逌集》九卷梁有《谢沈集》十卷,亡。 晋《李颙集》十卷录一卷。 晋光禄勋《曹毗集》十卷梁十五卷,录一卷。又有郡主簿《王篾集》五卷,亡。 晋沙门《支遁集》八卷梁十三卷。又有《刘彧集》十六卷,亡。 张重华酒泉太守《谢艾集》七卷梁八卷。又有抚军长史《蔡系集》二卷;护军 将军《江“〕集》五卷,录一卷。亡。 晋《范汪集》一卷梁十卷。 晋尚书仆 ![]() 晋大司马《桓温集》十一卷梁有四十三卷。又有《桓温要集》二十卷,录一卷; 豫章太守《车灌集》五卷,录一卷。亡。 晋尚书仆 ![]() 晋左光禄《王彪之集》二十卷梁有录一卷。 晋中书郞《郄超集》九卷梁十卷。又有南中郞《桓嗣集》五卷;平固令《邵毅 集》五卷,录一卷;太学博士《滕辅集》五卷,录一卷。亡。 晋苻坚丞相《王猛集》九卷录一卷。梁有《顾夷集》五卷,散骑常侍《郑袭集》 四卷,抚军掾《刘暢集》一卷,亡。 晋太常卿《韩康伯集》十六卷梁有⻩门郞《范启集》四卷;豫章太守《王恪集》 十卷;零陵太守《陶混集》七卷,海盐令《祖抚集》三卷;吴兴太守《殷康集》五 卷,录一卷。亡。 晋太傅《谢安集》十卷梁十卷,录一卷。又有中军参军《孙嗣集》三卷,录一 卷;司徒左长史《刘衮集》三卷。亡。 晋御史中丞《孔欣时集》八卷梁七卷。 晋《伏滔集》十一卷并目录。梁五卷,录一卷。 晋荥 ![]() 晋秘书监《孙盛集》五卷残缺。梁十卷,录一卷。 晋东 ![]() ![]() 晋新安太守《郄愔集》四卷残缺。梁五卷。又有吴郡功曹《陆法之集》十九卷, 亡。 晋太常卿《王珉集》十卷梁录一卷。 晋中散大夫《罗含集》三卷梁有太宰长史《庾蒨集》二卷,大司马参军《庾悠 之集》三卷,司徒右长史《庾凯集》二卷,亡。 晋国子博士《孙放集》一卷残缺。梁十卷。 晋聘士《殷叔献集》四卷并目录。梁三卷,录一卷。 晋湘东太守《庾肃之集》十卷录一卷。梁有晋北中郞参军《苏彦集》十卷;太 子左率《王肃之集》三卷,录一卷;⻩门郞《王徽之集》八卷;徵士《谢敷集》五 卷,录一卷,太常卿《孔汪集》十卷,《陈统集》七卷,太常《王恺集》十五卷; 右将军《王忱集》五卷,录一卷;太常《殷允集》十卷。亡。 晋徵士《戴逵集》九卷残缺。梁十卷,录一卷。又有晋光禄大夫《孙褵集》十 卷,尚书左丞《徐禅集》六卷,亡。 晋太子前率《徐邈集》九卷并目录。梁二十卷,录一卷。 晋给事中《徐乾集》二十一卷并目录。梁二十卷,录一卷。又有晋冠军将军 《张玄之集》五卷,录一卷;员外常侍《荀世之集》八卷,《袁山松集》十卷,⻩ 门郞《魏逖之集》五卷,骠骑参军《卞湛集》五卷,金紫光禄大夫《褚慡集》十六 卷,录一卷。亡。 晋豫章太守《范宁集》十六卷梁有晋余杭令《范弘之集》六卷,亡。 晋司徒《王绚集》十一卷并目录。梁十卷,录一卷,亡。 晋处士《薄萧之集》九卷梁十卷。又有晋安北参军《薄要集》九卷,《薄邕集》 七卷;延陵令《唐迈之集》十一卷,录一卷。亡。 晋《孙恩集》五卷梁有晋殿中将军《傅绰集》十五卷,骁骑将军《弘戎集》十 六卷,御史中丞《魏叔齐集》十五卷,司徒右长史《刘宁之集》五卷,亡。 晋临海太守《辛德远集》五卷梁四卷。又有晋车骑参军《何瑾之集》十一卷, 太保《王恭集》五卷,录一卷;《殷觊集》十卷,录一卷。亡。 晋荆州刺史《殷仲堪集》十二卷并目录。梁十卷,录一卷,亡。 晋骠骑长史《谢景重集》一卷 晋《桓玄集》二十卷梁有晋丹 ![]() 晋东 ![]() 晋司徒《王谧集》十卷录一卷。梁有晋光禄大夫《伏系之集》十卷,录一卷, 亡。 晋右军参军《孔璠集》二卷 晋卫军谘议《湛方生集》十卷录一卷。 晋光禄大夫《祖台之集》十六卷梁二十卷。 晋通直常侍《顾恺之集》七卷梁二十卷。 晋太常卿《刘瑾集》九卷梁五卷。 晋左仆 ![]() 晋秘书监《滕演集》十卷录一卷。 晋司徒长史《王诞集》二卷梁有晋太尉咨议《刘简之集》十卷,亡。 晋丹 ![]() 晋西中郞长史《羊徽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 晋国子博士《周祗集》十一卷梁二十卷,录一卷。又有晋相国主簿《殷阐集》 十卷,录一卷;太常《傅迪集》十卷。亡。 晋始安太守《卞裕集》十三卷梁十五卷。又有晋《韦公艺集》六卷,亡。 晋《⽑伯成集》一卷 晋沙门《支昙谛集》六卷 晋沙门《释惠远集》十二卷 晋姚苌沙门《释僧肇集》一卷 晋《王茂略集》四卷 晋《曹毗集》四卷 晋《宗钦集》二卷梁有晋中军功曹《殷旷之集》五卷,太学博士《魏说集》十 三卷;征西主簿《丘道护集》五卷,录一卷;柴桑令《刘遗民集》五卷,录一卷; 《郭澄之集》十卷,徵士《周续之集》一卷,《孔瞻集》九卷。亡。 晋江州刺史王凝之 ![]() ![]() ![]() ![]() ![]() ![]() ![]() ![]() ![]() ![]() ![]() 《宋武帝集》十二卷梁二十卷,录一卷。 《宋文帝集》七卷梁十卷,亡。 《宋孝武帝集》二十五卷梁三十一卷,录一卷。又有《宋废帝景和集》十卷, 录一卷;《明帝集》三十三卷。亡。 宋《长沙王道怜集》十卷录一卷。梁有《宋临川王道规集》四卷,录一卷,亡。 《宋临川王义庆集》八卷 《宋江夏王义恭集》十一卷梁十五卷,录一卷。又有《江夏王集别本》十五卷; 宋《衡 ![]() 宋《南平王铄集》五卷梁有宋《竟陵王诞集》二十卷,《建平王休度集》十卷, 《新渝惠侯义宗集》十二卷,散骑常侍祖柔之集》二十卷,亡。 宋豫章太守《谢瞻集》三卷梁有宋征虏将军《沈林子集》七卷,亡 宋太常卿《孔琳之集》九卷并目录,梁十卷,录一卷。 宋《王叔之集》七卷梁十卷,录一卷。 宋太中大夫《徐广集》十五卷录一卷。 宋秘书监《卢繁集》一卷残缺。梁十卷,录一卷。 宋侍中《孔宁子集》十一卷并目录。梁十五卷,录一卷。 宋建安太守《卞瑾集》十卷梁十卷。 宋太常卿《蔡廓集》九卷并目录。梁十卷,录一卷。又有宋《王韶之集》二十 四卷,亡。 宋尚书令《傅亮集》三十一卷梁二十卷,录一卷。又有宋征南长史《孙康集》 十卷,左军长史《范述集》三卷,亡。 宋太常卿《郑鲜之集》十三卷梁二十卷,录一卷。 宋徵士《陶潜集》九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张野集》十卷,宋零陵令《陶 阶集》八卷,东莞太守《张元瑾集》八卷;光禄大夫《王昙首集》二卷,录一卷, 亡。 宋太常卿《范泰集》十九卷梁二十卷,录一卷。 宋中书郞《荀昶集》十四卷梁十五卷,录一卷。又有《卞伯⽟集》五卷,录一 卷;中散大夫《羊欣集》七卷。亡。 宋司徒《王弘集》一卷梁二十卷,录一卷。又有宋金紫光禄大夫《沈演集》十 卷,广平太守《范凯集》八卷,亡。 宋沙门《释惠琳集》五卷梁九卷,录一卷。又有宋《范晏集》十四卷,亡。 宋司徒府参军《谢惠连集》六卷梁五卷,录一卷。又有宋太常《谢弘微集》二 卷,亡。 宋临川內史《谢灵运集》十九卷梁二十卷,录一卷。 宋给事中《丘深之集》七卷梁十五卷。又有义成太守《祖屳之集》五卷,荆州 西曹《孙韶集》十卷,《殷淳集》二卷,扬州刺史《殷景仁集》九卷,国子博士 《姚涛之集》二十卷,录一卷,《周礻殳集》十一卷。亡。 《殷阐之集》一卷 宋徵士《宗景集》十六卷梁十五卷。 宋徵士《雷次宗集》十六卷梁二十九卷,录一卷。 宋奉朝请《伍缉之集》十二卷梁有宋南蛮主簿《卫令元集》八卷;《范晔集》 十五卷,录一卷;抚军谘议《范广集》一卷;右光禄大夫《王敬弘集》五卷,录一 卷;《任豫集》六卷。 宋御史中丞《何承天集》二十卷梁三十二卷,亡。 宋太中大夫《裴松之集》十三卷梁二十一卷。又有《王韶之集》十九卷,宋光 禄大夫《江湛集》四卷,录一卷。亡。 宋太尉《袁淑集》十一卷并目录。梁十卷,录一卷。 宋秘书监《王微集》十卷梁有录一卷。又有宋太子舍人《王僧谦集》二卷,金 紫光禄大夫《王僧绰集》一卷,征北行参军《顾迈集》二十卷,鱼复令《陈超之集》 十卷,平南将军《何长瑜集》八卷,亡。 宋员外郞《荀雍集》二卷梁四卷。又有宋国子博士《范演集》八卷,钱唐令 《顾昱集》六卷,临成令《韩浚之集》八卷,南 ![]() ![]() 宋中书郞《袁伯文集》十一卷并目录。梁有宋丞相谘议《蔡超集》七卷,亡。 宋东中郞长史《孙缅集》八卷并目录。梁十一卷。又有宋《贺道养集》十卷, 太子洗马《谢登集》六卷,新安太守《张镜集》十卷;兼中书舍人《褚诠之集》八 卷,录一卷。亡。 宋特进《颜延之集》二十五卷梁三十卷。又有《颜延之逸集》一卷,亡。 宋东扬州刺史《颜竣集》十四卷并目录。 宋大司马录事《颜测集》十一卷并目录。 宋护军将军《王僧达集》十卷梁有录一卷。又有国子博士《羊戎集》十卷,江 宁令《苏宝生集》四卷,兗州别驾《范义集》十二卷,吴兴太守《刘瑀集》七卷, 本郡孝廉《刘氏集》九卷,亡。 宋会稽太守《张暢集》十二卷残缺。梁十四卷,录一卷。又有宋司空《何尚之 集》十卷,亡。 宋吏部尚书《何偃集》十九卷梁十六卷。又有庐江太守《周朗集》八卷,亡。 宋侍中《沈怀文集》十二卷残缺。梁十六卷。 宋北中郞长史《江智深集》九卷并目一卷。 宋太子中庶子《殷琰集》七卷梁又有宋武陵太守《袁凯集》八卷,《荀钦明集》 六卷,安北参军《王询之集》五卷,越骑校尉《戴法兴集》四卷,亡。 宋⻩门郞《虞通之集》十五卷梁二十卷。 宋司徒左长史《沈 ![]() 宋金紫光禄大夫《谢庄集》十九卷梁十五卷。又有宋金紫光禄大夫《谢协集》 三卷,三巴校尉《张悦集》十一卷,扬州从事《贺頠集》十一卷,领军长史《孔迈 之集》八卷,抚军参军《贺弼集》十六卷,本州秀才《刘遂集》二卷,亡。 宋《建平王景素集》十卷 宋征虏记室参军《鲍照集》十卷梁六卷。又有宋武康令《沈怀远集》十九卷, 《裴骃集》六卷,删定郞《刘鲲集》五卷,宜都太守《费修集》十卷,亡。 宋太中大夫《徐爰集》六卷梁十卷。又有宋护军司马《孙 ![]() ![]() 宋《庾蔚之集》十六卷梁二十卷。又有太子中舍人徵不就《王素集》十六卷, 亡。 宋豫章太守《刘愔集》八卷梁十卷。又有宋起部《费镜运集》二十卷,光禄大 夫《孙夐集》十一卷,太尉从事中郞《蔡颐集》三卷;司空《刘勔集》二十卷,录 一卷;青州刺史《明僧暠集》十卷,吴兴太守《萧惠开集》七卷,《沈宗之集》十 卷,大司农《张辩集》十六卷,金紫光禄大夫《王瓚集》十五卷,录一卷,《郭坦 之集》五卷,会稽主簿《辛湛之集》八卷,太子舍人《硃百年集》二卷,东海王常 侍《鲍德远集》六卷,会稽郡丞《张缓集》六卷。亡。 宋宁国令《刘荟集》七卷 宋江州从事《吴迈远集》一卷残缺。梁八卷,亡。 宋宛朐令《汤惠休集》三卷梁四卷。又有南海太守《孙奉伯集》十卷,右将军 《成元范集》十卷,奉朝请《虞喜集》十一卷,延陵令《唐思贤集》十五卷,《戴 凯之集》六卷,亡。 宋司徒《袁粲集》十一卷并目录。梁九卷。又有妇人《牵氏集》一卷,宋后宮 司仪《韩兰英集》四卷,亡。 《齐文帝集》一卷残缺。梁十一卷。又有齐《晋安王子懋集》四卷,录一卷; 《随王子隆集》七卷,亡。 齐《竟陵王子良集》四十卷梁又有齐闻喜公《萧遥欣集》十一卷,领军谘议 《刘祥集》十卷,亡。 齐太宰《褚彦回集》十五卷梁又有齐⻩门侍郞《崔祖思集》二十卷,中军佐 《钟蹈集》十二卷;余杭令《丘巨源集》十卷,录一卷。亡。 齐太尉《王俭集》五十一卷梁六十卷。又有齐东海太守《谢颢集》十六卷, 《谢瀹集》十卷,豫州刺史《刘善明集》十卷,侍中《褚贲集》十二卷,徵士《刘 虬集》二十四卷,司徒主簿徵不就《庾易集》十卷,《顾 ![]() ![]() 齐中书郞《周颙集》八卷梁十六卷。又有齐左侍郞《鲍鸿集》二十卷,录一卷; 雍州秀才《韦瞻集》十卷;正员郞《刘怀慰集》十卷,录一卷;永嘉太守《江山图 集》十卷,骠骑记室参军《荀宪集》十一卷。亡。 齐前军参军《虞羲集》九卷残缺。梁十一卷。又有平 ![]() 齐中书郞《王融集》十卷 齐吏部郞《谢朓集》十二卷 《谢朓逸集》一卷梁又有《王巾集》十一卷,亡。 齐司徒左长史《张融集》二十七卷梁十卷。又有张融《⽟海集》十卷、《大泽 集》十卷、《金波集》六十卷,又有齐羽林监《庾韶集》十卷,⻩门郞《王僧佑集》 十卷;太常卿《刘悛集》二十卷,录一卷;秘书《王寂集》五卷。亡。 齐金紫光禄大夫《孔稚珪集》十卷 齐后军法曹参军《陆厥集》八卷梁十卷。 齐太尉《徐孝嗣集》十卷梁七卷。又有侍中《刘暄集》一十一卷,通直常侍 《裴昭明集》九卷,《虞炎集》七卷,吏部郞《刘瑱集》十卷,梁国从事中郞《刘 绘集》十卷,亡。 齐侍中《袁彖集》五卷并录。 齐中书郞《江奂集》九卷并录。 齐平西谘议《宗躬集》十三卷 齐太子舍人《沈驎士集》六卷 《梁武帝集》二十六卷梁三十二卷。 《梁武帝诗赋集》二十卷 《梁武帝杂文集》九卷 《梁武帝别集目录》二卷 《梁武帝净业赋》三卷 《梁简文帝集》八十五卷陆罩撰,并录。 《梁元帝集》五十二卷 《梁元帝小集》十卷 梁《昭明太子集》二十卷梁有《梁安成王集》三十卷,亡。 梁《岳 ![]() 《梁王萧岿集》十卷 梁《邵陵王纶集》六卷 梁《武陵王纪集》八卷 梁《萧琮集》七卷梁又有《安成炀王集》五卷,亡。 梁司徒谘议《宗夬集》九卷并录。 梁国子博士《丘迟集》十卷并录。梁十五卷,又有《谢朏集》十五卷,亡。 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梁二十卷。 《江淹后集》十卷 梁尚书仆 ![]() 梁太常卿《任昉集》三十四卷梁有晋安太守《谢纂集》十卷,抚军将军《柳惔 集》二十卷,中护军《柳恽集》十二卷,豫州刺史《柳憕集》六卷,尚书令《柳忱 集》十三卷,义兴郡丞《何僴集》三卷,抚军中兵参军《韦温集》十卷,镇西录事 参军《到洽集》十一卷,太子洗马《刘苞集》十卷,南徐州秀才《诸葛璩集》十卷, 亡。 梁特进《沈约集》一百一卷并录。梁又有《谢绰集》十一卷,亡。 梁中军府谘议《王僧孺集》三十卷 梁尚书左丞《范缜集》十一卷 梁护军将军《周舍集》二十卷梁有秘书张炽《金河集》六十卷,《刘敲集》八 卷,玄贞处士《刘訏集》一卷,亡。 《梁萧洽集》二卷 梁隐居先生《陶弘景集》三十卷 《陶弘景內集》十五卷 梁徵士《魏道微集》三卷 梁⻩门郞《张率集》三十八卷 梁南徐州治中《王冏集》三卷 梁都官尚书《江⾰集》六卷 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 梁光禄大夫《庾昙隆集》十卷并录。 梁仪同三司《徐勉前集》三十五卷 《徐勉后集》十六卷并序录。 梁吏部郞《王锡集》七卷并录。 梁尚书左仆 ![]() 梁平西刑狱参军《刘孝标集》六卷 梁鸿胪卿《裴子野集》十四卷 梁仁威府长史《司马褧集》九卷 梁《萧子晖集》九卷 梁始兴內史《萧子范集》十三卷 梁建 ![]() 梁镇西府记室《鲍畿集》八卷 梁尚书祠部郞《虞爵集》十卷 梁新田令《费昶集》三卷 梁《萧几集》二卷 梁东 ![]() 梁通直郞《谢琛集》五卷 梁仁威记室《何逊集》七卷梁有安西记室《刘缓集》四卷,沙门《释智蔵集》 五卷,亡。 梁太常卿《陆倕集》十四卷 梁廷尉卿《刘孝绰集》十四卷 梁都官尚书《刘孝仪集》二十卷 梁太子庶子《刘孝威集》十卷 梁东 ![]() 梁⻩门郞《陆云公集》十卷 梁国子祭酒《萧子云集》十九卷 梁征西府长史《杨眺集》十一卷并录。 梁太子洗马《王筠集》十一卷并录。 王筠《中书集》十一卷并录。 王筠《临海集》十一卷并录。 王筠《左佐集》十一卷并录。 王筠《尚书集》九卷并录。 梁西昌侯《萧深藻集》四卷并录。 梁中书郞《任孝恭集》十卷 梁平北府长史《鲍泉集》一卷 梁雍州刺史《张缵集》十一卷并录。 梁尚书仆 ![]() 梁度支尚书《庚肩吾集》十卷 梁太常卿《刘之遴前集》十一卷 《刘之遴后集》二十一卷 梁豫章世子侍读《谢郁集》五卷 梁安成蕃王《萧欣集》十卷 梁中书舍人《硃超集》一卷 梁护军将军《甄玄成集》十卷并录。 梁散骑常侍《沈君游集》十三卷。 梁《临安恭公主集》三卷武帝女。 梁征西记室范靖 ![]() 梁太子洗马徐悱 ![]() 《后魏孝文帝集》三十九卷 后魏司空《⾼允集》二十一卷 后魏司农卿《李谐集》十卷 后魏太常卿《卢元明集》十七卷 后魏司空祭酒《袁跃集》十三卷 后魏著作佐郞《韩显宗集》十卷 后魏散骑常侍《温子升集》三十九卷 后魏太常卿《 ![]() 北齐特进《邢子才集》三十一卷 北齐尚书仆 ![]() 北齐仪同《刘逖集》二十六卷 后周《明帝集》九卷 后周《赵王集》八卷 后周《滕简王集》八卷 后周仪同《宗懔集》十二卷并录。 后周沙门《释亡名集》十卷 后周小司空《王褒集》二十一卷并录。 后周少傅《萧捴集》十卷 后周开府仪同《庾信集》二十一卷并录。 《陈后主集》三十九卷 《陈后主沈后集》十卷 陈大匠卿《杜之伟集》十二卷 陈金紫光禄大夫《周弘让集》九卷 陈《周弘让后集》十二卷 陈侍中《沈炯前集》七卷 陈《沈炯后集》十三卷 陈沙门《释标集》二卷 陈沙门《释洪偃集》八卷 陈沙门《释瑗集》六卷 陈沙门《释灵裕集》四卷 陈尚书仆 ![]() 陈镇南府司马《 ![]() 陈左卫将军《顾野王集》十九卷 陈沙门《策上人集》五卷 陈尚书左仆 ![]() 陈右卫将军《张式集》十四卷 陈尚书度支郞《张正见集》十四卷 陈司农卿《陆琰集》二卷 陈少府卿《陆玠集》十卷 陈光禄卿《陆瑜集》十一卷并录。 陈护军将军《蔡景历集》五卷 陈沙门《释暠集》六卷 陈御史中丞《褚玠集》十卷 陈安右府谘议《司马君卿集》二卷 陈著作佐郞《张仲简集》一卷。 《炀帝集》五十五卷 《王祐集》一卷 武 ![]() 金州刺史《李元 ![]() 蜀王府记室《辛德源集》三十卷 太尉《杨素集》十卷 怀州刺史《李德林集》十卷 吏部尚书《牛弘集》十二卷 司隶大夫《薛道衡集》三卷 国子祭酒《何妥集》十卷 秘书监《柳抃集》五卷 开府《江总集》三十卷 《江总后集》二卷 记室参军《萧悫集》九卷 著作郞《魏彦深集》三卷 著作郞《诸葛颖集》十四卷 刘子政⺟《祖氏集》九卷 著作郞《王胄集》十卷 右四百三十七部,四千三百八十一卷。通计亡书,合八百八十六部,八千一百 二十六卷。 别集之名,盖汉东京之所创也。自灵均已降,属文之士众矣,然其志尚不同, 风流殊别。后之君子, ![]() 《文章流别集》四十一卷梁六十卷,志二卷,论二卷,挚虞撰。 《文章流别志》、《论》二卷挚虞撰。 《文章流别本》十二卷谢混撰。 《续文章流别》三卷孔宁撰。 《集苑》四十五卷梁六十卷。 《集林》一百八十一卷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梁二百卷。 《集林钞》十一卷 《集钞》十卷沈约撰。梁有《集钞》四十卷,丘迟撰,亡。 《集略》二十卷 《撰遗》六卷梁又有《零集》三十六卷,亡。 《翰林论》三卷李充撰。梁五十四卷。 《文苑》一百卷孔道撰。 《文苑钞》三十卷 《文选》三十卷梁昭明太子撰。 《词林》五十八卷 《文海》五十卷 《吴朝士文集》十卷梁十三卷。又有《汉书文府》三卷,亡。 《巾箱集》七卷梁有《文章志录杂文》八卷,谢沈撰,又《名士杂文》八卷, 亡。 《妇人集》二十卷梁有《妇人集》三十卷,殷淳撰。又有《妇人集》十一卷, 亡。 《妇人集钞》二卷 《杂文》十六卷为妇人作。 《文选音》三卷萧该撰。 《文心雕龙》十卷梁兼东宮通事舍人刘勰撰。 《文章始》一卷姚察撰。梁有《文章始》一卷,任昉撰;《四代文章记》一卷, 吴郡功曹张防撰。亡。 《赋集》九十二卷谢灵运撰。梁又有《赋集》五十卷,宋新渝惠侯撰;《赋集》 四十卷,宋明帝撰;《乐器赋》十卷;《伎艺赋》六卷。亡。 《赋集钞》一卷 《赋集》八十六卷后魏秘书丞崔浩撰。 《续赋集》十九卷残缺。 《历代赋》十卷梁武帝撰。 《皇德瑞应赋颂》一卷梁十六卷。 《五都赋》六卷并录。张衡及左思撰。 《杂都赋》十一卷梁《杂赋》十六卷。又《东都赋》一卷,孔逭作;《二京赋 音》二卷,李轨、綦毋邃撰;《齐都赋》二卷并音,左思撰;《相风赋》七卷,傅 玄等撰;《迦维国赋》二卷,晋右军行参军虞⼲纪撰;《遂志赋》十卷,《乘舆赭 ⽩马》二卷。亡。 《述征赋》一卷 《神雀赋》一卷后汉傅毅撰。 《杂赋注本》三卷梁有郭璞注《子虚上林赋》一卷,薛综注张衡《二京赋》二 卷,晁矫注《二京赋》一卷,傅巽注《二京赋》二卷,张载及晋侍中刘逵、晋怀令 卫权注左思《三都赋》三卷,綦毋邃注《三都赋》三卷,项氏注《幽通赋》,萧广 济注木玄虚《海赋》一卷,徐爰注《 ![]() 《献赋》十八卷 《围棋赋》一卷梁武帝撰。 《观象赋》一卷 《洛神赋》一卷孙壑注。 《枕赋》一卷张君祖撰。 《二都赋音》一卷李轨撰。 《百赋音》十卷宋御史褚诠之撰。梁有《赋音》二卷,郭徵之撰;《杂赋图》 十七卷。亡。 《大隋封禅书》一卷 《上封禅书》二卷梁有《杂封禅文》八卷,《秦帝刻石文》一卷,宋会稽太守 褚淡撰,亡。 《集雅篇》五卷 《靖恭堂颂》一卷晋凉王李灊撰。梁有《颂集》二十卷,王僧绰撰;《木连理 颂》二卷,太元十九年群臣上。亡。 《诗集》五十卷谢灵运撰。梁五十一卷。又有宋侍中张敷、袁淑补谢灵运《诗 集》一百卷;又《诗集》百卷,并例、录二卷,颜峻撰;《诗集》四十卷,宋明帝 撰;《杂诗》七十九卷,江邃撰;《杂诗》二十卷,宋太子洗马刘和注;《二晋杂 诗》二十卷;《古今五言诗美文》五卷,荀绰撰;《诗钞》十卷。亡。 《诗集钞》十卷谢灵运撰。梁有《杂诗钞》十卷,录一卷,谢灵运撰,亡。 《古诗集》九卷 《六代诗集钞》四卷梁有《杂言诗钞》五卷,谢朏撰,亡。 《诗英》九卷谢灵运集。梁十卷。又有《文章英华》三十卷,梁昭明太子撰, 亡。 《今诗英》八卷 《古今诗苑英华》十九卷梁昭明太子撰。 《诗缵》十三卷 《众诗英华》一卷 《诗类》六卷 《⽟台新咏》十卷徐陵撰。 《百志诗》九卷⼲宝撰。梁五卷。又有《古游仙诗》一卷;应贞注应璩《百一 诗》八卷;《百一诗》二卷,晋蜀郡太守李彪撰。亡。 齐《释奠会诗》一十卷 《齐宴会诗》十七卷 《青溪诗》三十卷齐宴会作。梁有魏、晋、宋《杂祖饯宴会诗集》二十一部, 一百四十三卷,亡,今略其数。 《西府新文》十一卷并录。梁萧淑撰。 《百国诗》四十三卷 《文林馆诗府》八卷后齐文林馆作。 《诗评》三卷钟嵘撰,或曰《诗品》。 《古乐府》八卷 《文会诗》三卷陈仁威记室徐伯 ![]() 《五岳七星回文诗》一卷梁有《杂诗图》一卷,亡。 《⽑伯成诗》一卷伯成,东晋征西参军。 《舂秋宝蔵诗》四卷张朏撰。 《江淹拟古》一卷罗潜注。 《乐府歌辞钞》一卷 《歌录》十卷 《古歌录钞》二卷 《晋歌章》八卷梁十卷。 《吴声歌辞曲》一卷梁二卷。又有《乐府歌诗》二十卷,秦伯文撰;《乐府歌 诗》十二卷,《乐府三校歌诗》十卷,《乐府歌辞》九卷;《太乐歌诗》八卷, 《歌辞》四卷,张永记;《魏宴乐歌辞》七卷,《晋歌章》十卷;又《晋歌诗》十 八卷,《晋宴乐歌辞》十卷,荀勖撰;《宋太始祭⾼禖歌辞》十一卷,《齐三调雅 辞》五卷;《古今九代歌诗》七卷,张湛撰;《三调相和歌辞》五卷,《三调诗昑 录》六卷,《奏鞞铎舞曲》二卷,《管弦录》一卷,《伎录》一卷;《太乐备问锺 铎律奏舞歌》四卷,郝生撰;《回文集》十卷,谢灵运撰;又《回文诗》八卷, 《织锦回文诗》一卷,苻坚秦州刺史窦氏 ![]() 《陈郊庙歌辞》三卷并录。徐陵撰。 《乐府新歌》十卷秦王记室崔子发撰。 《乐府新歌》二卷秦王司马殷僧首撰 《古今箴铭集》十四卷张湛撰。录一卷。梁有《箴集》十六卷,《杂诫箴》二 十四卷,《女箴》一卷,《女史箴图》一卷,又有《铭集》十一卷,又陆少玄撰 《佛像杂铭》十三卷,释僧祐撰《箴器杂铭》五卷,亡。 《众贤诫集》十卷残缺。梁有《诫林》三卷,綦毋邃撰;《四帝诫》三卷,王 诞撰;《杂家诫》七卷,《诸家杂诫》九卷,《集诫》二十二卷。亡。 《诸葛武侯诫》一卷、《女诫》一卷 《女诫》一卷曹大家撰。 《女鉴》一卷梁有《女训》十六卷。 《妇人训诫集》十一卷并录。梁十卷。宋司空徐湛之撰。 《娣姒训》一卷冯少胄撰。 《贞顺志》一卷 《赞集》五卷谢庄撰。 《画赞》五卷汉明帝殿阁画,魏陈思王赞。梁五十卷。又有《诔集》十五卷, 谢庄撰,亡。 《七集》十卷谢灵运集。 《七林》十卷梁十二卷,录二卷。卞景撰。梁有又有《七林》三十卷,音一卷, 亡。 《七悟》一卷颜之推撰。梁有《吊文集》六卷,录一卷;《吊文》二卷,亡。 《碑集》二十九卷 《杂碑集》二十九卷 《杂碑集》二十二卷梁有《碑集》十卷,谢庄撰;《释氏碑文》三十卷,梁元 帝撰;《杂碑》二十二卷,《碑文》十五卷,晋将作大匠陈勰撰;《碑文》十卷, 车灌撰;又有《羊祜堕泪碑》一卷,《桓宣武碑》十卷,《长沙景王碑文》三卷, 《荆州杂碑》三卷,《雍州杂碑》四卷,《广州刺史碑》十二卷,《义兴周处碑》 一卷,《太原王氏家碑诔颂赞铭集》二十六卷;《诸寺碑文》四十六卷,释僧祐撰; 《杂祭文》六卷,《众僧行状》四十卷,释僧祐撰。亡。 《设论集》二卷刘楷撰。梁有《设论集》三卷,东晋人撰;《客难集》二十卷, 亡。 《论集》七十三卷 《杂论》十卷 《明真论》一卷晋兗州刺史宗岱撰。 《东西晋兴亡论》一卷 《陶神论》五卷 《正流论》一卷 《⻩芳引连珠》一卷 《梁武连珠》一卷沈约注。 《梁武帝制旨连珠》十卷梁邵陵王纶注。 《梁武帝制旨连珠》十卷陆缅注。梁有《设论连珠》十卷,谢灵运撰《连珠集》 五卷,陈证撰《连珠》十五卷;又《连珠》一卷,陆机撰,何承天注;又班固《典 引》一卷,蔡邕注。亡。 《梁代杂文》三卷 《诏集区分》四十一卷后周兽门学士宗⼲撰。 《魏朝杂诏》二卷梁有《汉⾼祖手诏》一卷,亡。 《录魏吴二志诏》二卷梁有《三国诏诰》十卷,亡。 《晋咸康诏》四卷 《晋朝杂诏》九卷梁有《晋杂诏》百卷,录一卷。又有《晋杂诏》二十八卷, 录一卷;又《晋诏》六十卷,《晋文王》、《武帝杂诏》十二卷。亡。 《录晋诏》十四卷梁有《晋武帝诏》十二卷,《成帝诏草》十七卷,《康帝诏 草》十卷,《建元直诏》三卷,《永和副诏》九卷,《升平、隆和、兴宁副诏》十 卷,《泰元、咸宁、宁康副诏》二十二卷,《隆安直诏》五卷,《元兴大亨副诏》 三卷,亡。 《晋义熙诏》十卷梁有《义熙副诏》十卷,《义熙以来至于大明诏》三十卷, 《晋宋杂诏》四卷;又《晋宋杂诏》八卷,王韶之撰;又《杂诏》十四卷,《班五 条诏》十卷。亡。 《宋永初杂诏》十三卷梁有《诏集》百卷,起汉讫宋;《武帝诏》四卷,宋 《元熙诏令》五卷,《永初二年五年诏》三卷,《永初已来中书杂诏》二十卷。亡。 《宋孝建诏》一卷梁有《宋景平诏》三卷,亡。 《宋元嘉副诏》十五卷梁有《宋元嘉诏》六十二卷,又《宋孝武诏》五卷, 《宋大明诏》七十卷,《宋永光、景和诏》五卷,《宋泰始、泰豫诏》二十二卷, 《宋义嘉伪诏》一卷,《宋元徽诏》十三卷,《宋升明诏》四卷,亡。 《齐杂诏》十卷 《齐中兴二年诏》三卷梁有《齐建元诏》五卷,《永明诏》三卷,《武帝中诏》 十卷,《齐隆昌、延兴、建武诏》九卷,《齐建武二年副诏》九卷,《梁天监元年 至七年诏》十二卷,《天监九年、十年诏》二卷,亡。 《后魏诏集》十六卷 《后周杂诏》八卷 《杂诏》八卷 《杂赦书》六卷 《陈天嘉诏草》三卷 《霸朝集》三卷李德林撰。 《皇朝诏集》九卷 《皇朝陈事诏》十三卷梁有《杂九锡文》四卷,亡。 《上法书表》一卷虞和撰。 《梁中表》十一卷梁邵陵王撰。梁有《汉名臣奏》三十卷;《魏名臣奏》三十 卷,陈长寿撰;《魏杂事》七卷,《晋诸公奏》十一卷,《杂表奏驳》三十五卷, 《汉丞相匡衡、大司马王凤奏》五卷,《刘隗奏》五卷,《孔群奏》二十二卷, 《晋金紫光禄大夫周闵奏事》四卷,《晋中丞刘邵奏事》六卷,《中丞司马无忌奏 事》十三卷,《中丞虞⾕奏事》六卷,《中丞⾼崧奏事》五卷,又《诸弹事》等十 四部。亡。 《杂露布》十二卷梁有《杂檄文》十七卷,《魏武帝露布文》九卷,亡。 《山公启事》三卷 《范宁启事》三卷梁十卷。梁有《杂荐文》十二卷,《荐文集》七卷,亡。 《善文》五十卷杜预撰。 《杂集》一卷殷仲堪撰。 《梁、魏、周、齐、陈皇朝聘使杂启》九卷 《政道集》十卷 《书集》八十八卷晋散骑常侍王履撰。梁八十卷,亡。 《书林》十卷 《杂逸书》六卷梁二十二卷。徐爰撰。《应璩书林》八卷,夏⾚松撰;《抱朴 君书》一卷,葛洪撰;《蔡司徒书》三卷,蔡谟撰;《前汉杂笔》十卷,《吴晋杂 笔》九卷,《吴朝文》二十四卷,《李氏家书》八卷,晋左将军《王镇恶与刘丹 ![]() 《后周与齐军国书》二卷 《⾼澄与侯景书》一卷 《策集》一卷殷仲堪撰。 《策集》六卷梁有《孝秀对策》十二卷,亡。 《宋元嘉策孝秀文》十卷 《诽谐文》三卷 《诽谐文》十卷袁淑撰。梁有《续诽谐文集》十卷;又有《诽谐文》一卷,沈 宗之撰;《任子舂秋》一卷,杜嵩撰;《博 ![]() 《法集》百七卷梁沙门释宝唱撰。 右一百七部,二千二百一十三卷。通计亡书,合二百四十九部,五千二百二十 四卷。 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以滋广,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 倦,于是采摘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是后文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今次其前后,并解释 评论,总于此篇。 凡集五百五十四部,六千六百二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一千一百四十六部,一 万三千三百九十卷。 文者,所以明言也。古者登⾼能赋,山川能祭,师旅能誓,丧纪能诔,作器能 铭,则可以为大夫。言其因物骋辞,情灵无拥者也。唐歌虞咏,商颂周雅,叙事缘 情,纷纶相袭,自斯已降,其道弥繁。世有浇淳,时移治 ![]() ![]() ![]() ![]() 凡四部经传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万六千七百八卷。通计亡书,合四千一百九 十一部,四万九千四百六十七卷。 经戒三百一部,九百八卷。饵服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 八卷。符录十七部,一百三卷。 右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 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 所以说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 开,或在⽟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 故有延康、⾚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所度皆诸天 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转共承受,世人莫 之豫也。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气,自然而有,非所造为,亦与天尊常在不灭。天 地不坏,则蕴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字 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天尊之开劫也, 乃命天真皇人,改啭天音而辩析之。自天真以下,至于诸仙,展转节级,以次相授。 诸仙得之,始授世人。然以天尊经历年载,始一开劫,受法之人,得而宝秘,亦有 年限,方始传授。上品则年久,下品则年近。故今授道者,经四十九年,始得授人。 推其大旨,盖亦归于仁爱清静,积而修习,渐致长生,自然神化,或⽩⽇登仙,与 道合体。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 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 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受者必先洁斋,然后赍金环一,并诸贽币,以见于师。师受 其贽,以箓授之,仍剖金环,各持其半,云以为约。弟子得箓,缄而佩之。 其洁斋之法,有⻩箓、⽟箓、金箓、涂炭等斋。为坛三成,每成皆置绵蕝峤, 以为限域。傍各开门,皆有法象。斋者亦有人数之限,以次⼊于绵蕝之中,鱼贯面 缚,陈说愆咎,告⽩神祇,昼夜不息,或一二七⽇而止。其斋数之外有人者,并在 绵蕝之外,谓之斋客,但拜谢而已,不面缚焉。而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 ![]() ![]() 推寻事迹,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大旨皆去健羡,处冲虚而已,无 上天官符箓之事。其《⻩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故言陶弘景者,隐 于句容,好 ![]() ![]() ![]() ![]() 大乘经六百一十七部,二千七十六卷。五百五十八部,一千六百九十七卷,经。 五十九部,三百七十九卷,疏。小乘经四百八十七部,八百五十二卷。杂经三百八 十部,七百一十六卷。杂经目残缺,其见数如此。杂疑经一百七十二部,三百三十 六卷。大乘律五十二部,九十一卷。小乘律八十部,四百七十二卷。七十七部,四 百九十卷,律。二部,二十三卷,讲疏。杂律二十七部,四十六卷。大乘论三十五 部,一百四十一卷。三十部,九十四卷,论。十五部,四十七卷,疏。小乘论四十 一部,五百六十七卷。二十一部,四百九十一卷,论。十部,七十六卷,讲疏。杂 论五十一部,四百三十七卷。三十二部,二百九十九卷,论。九部,一百三十八卷, 讲疏。记二十部,四百六十四卷。 右一千九百五十部,六千一百九十八卷。 佛经者,西域天竺之迦维卫国净饭王太子释迦牟尼所说。释迦当周庄王之九年 四月八⽇,自⺟右胁而生,姿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二好。舍太子位,出家学 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华言 译之为净觉。其所说云,人⾝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恆不灭。此⾝之前,则经 无量⾝矣。积而修习,精神清净,则成佛道。天地之外,四维上下,更有天地,亦 无终极,然皆有成有败。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每 劫必有诸佛得道,出世教化,其数不同。今此劫中,当有千佛。自初至于释迦,已 七佛矣。其次当有弥勒出世,必经三会,演说法蔵,开度众生。由其道者,有四等 之果。一曰须陀洹,二曰斯陀含,三曰阿那含,四曰阿罗汉。至罗汉者,则出⼊生 死,去来隐显,而不为累。阿罗汉已上,至菩萨者,深见佛 ![]() 初,天竺中多诸外道,并事⽔火毒龙,而善诸变幻。释迦之苦行也,是诸琊道, 并来嬲恼,以 ![]() ![]() ![]() ![]() 推寻典籍,自汉已上,国中未传。或云久以流布,遭秦之世,所以堙灭。其后 张骞使西域,盖闻有浮屠之教。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土闻 之,未之信也。后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以问于朝,而傅毅以佛对。帝遣郞中 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并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 还。愔之来也,以⽩马负经,因立⽩马寺于洛城雍门西以处之。其经缄于兰台石室, 而又画像于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章帝时,楚王英以崇敬佛法闻,西域沙门,赍佛经 而至者甚众。永平中,法兰又译《十住经》。其余传译,多未能通。至桓帝时,有 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灵帝时,有月支沙门支谶、天竺沙门 竺佛朔等,并翻佛经。而支谶所译《泥洹经》二卷,学者以为大得本旨。汉末,太 守竺融,亦崇佛法。三国时,有西域沙门康僧会,赍佛经至吴译之,吴主孙权,甚 大敬信。魏⻩初中,国中人始依佛戒,剃发为僧。先是西域沙门来此,译《小品经》, 首尾乖舛,未能通解。甘露中,有硃仕行者,往西域,至于阗国,得经九十章,晋 元康中,至鄴译之,题曰《放光般若经》。太始中,有月支沙门竺法护,西游诸国, 大得佛经,至洛翻译,部数甚多。佛教东流,自此而盛。 石勒时,常山沙门卫道安, ![]() ![]() ![]() ![]() 初,晋元熙中,新丰沙门智猛,策杖西行,到华氏城,得《泥洹经》及《僧祗 律》,东至⾼昌,译《泥洹》为二十卷。后有天竺沙门昙摩罗谶复赍胡本,来至河 西。沮渠蒙逊遣使至⾼昌取猛本, ![]() 齐梁及陈,并有外国沙门。然所宣译,无大名部可为法门者。梁武大崇佛法, 于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又后魏时, 太武帝西征长安,以沙门多违佛律,群聚秽 ![]() 开皇元年,⾼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 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內;而又别写,蔵于秘阁。 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大业时,又令沙 门智果,于东都內道场撰诸经目,分别条贯,以佛所说经为三部;一曰大乘,二曰 小乘,三曰杂经。其余似后人假托为之者,别为一部,谓之疑经。又有菩萨及诸深 解奥义、赞明佛理者,名之为论,及戒律并有大、小及中三部之别。又所学者,录 其当时行事,名之为记。凡十一种。今举其大数,列于此篇。 右道、佛经二千三百二十九部,七千四百一十四卷。 道、佛者,方外之教,圣人之远致也。俗士为之,不通其指,多离以迂怪,假 托变幻 ![]() 大凡经传存亡及道、佛,六千五百二十部,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一卷。 mgUxs.Com |
上一章 隋书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魏征等的小说隋书在线以及隋书免费阅读,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隋书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