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隋书 作者:魏征等 | 书号:10197 时间:2017/3/26 字数:16721 |
上一章 卷十五 下一章 ( → ) | |
○宇文庆 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 ![]() ![]() ![]() ![]() ![]() ![]() ![]() 初,上潜龙时,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上谓庆曰:“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 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以吾观之,殆将不久。又复诸侯微弱, 各令就国,曾无深 ![]() ![]() ![]() ![]() ![]() ![]() 子静礼,初为太子千牛备⾝,寻尚⾼祖女广平公主,授仪同,安德县公,邑千 五百户,后为熊州刺史。先庆卒。 子协,历武贲郞将、右翊卫将军,宇文化及之 ![]() 协弟皛,字婆罗门,大业之世,少养宮中。后为千牛左右,炀帝甚亲昵之。每 有游宴,皛必侍从,至于出⼊卧內,伺察六宮,往来不限门噤,其恩幸如此。时人 号曰宇文三郞。皛与宮人 ![]() ![]() ![]() ○李礼成 李礼成,字孝谐,陇西狄道人也。凉王暠之六世孙。祖延实,魏司徒。⽗彧, 侍中。礼成年七岁,与姑之子兰陵太守荥 ![]() ![]() ![]() ![]() ![]() 礼成 ![]() ![]() ○元孝矩弟褒 元孝矩,河南洛 ![]() ![]() ![]() ![]() ⾼祖重其门地,娶其女为房陵王妃。及⾼祖为丞相,拜少冢宰,进位柱国,赐 爵洵 ![]() ![]() ![]() 孝矩兄子文郁,见《诚节传》。孝矩次弟雅,字孝方,有文武⼲用。开皇中, 历左领左右将军、集沁二州刺史,封顺 ![]() 褒字孝整,便弓马,少有成人之量。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 ![]() ![]() ![]() ○郭荣 郭荣,字长荣,自云太原人也。⽗徽,魏大统末为同州司马。时武元皇帝为刺 史,由是与⾼祖有旧。徽后官至洵州刺史、安城县公。及⾼祖受禅,拜太仆卿,数 年,卒官。荣容貌魁岸,外疏內密,与其 ![]() ![]() ![]() 荣少与⾼祖亲狎,情契极 ![]() 炀帝即位,⼊为武候骠骑将军,以严正闻。后数岁,黔安首领田罗驹阻清江作 ![]() ![]() ○庞晃 庞晃,字元显,榆林人也。⽗虬,周骠骑大将军。晃少以良家子,刺史杜达召 补州都督。周太祖既有关中,署晃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晃因徙居关中。 后迁骠骑将军,袭爵比 ![]() 时⾼祖出为随州刺史,路经襄 ![]() ![]() ![]() ![]() ![]() ![]() 晃 ![]() ○李安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也。⽗蔚,仕周为朔燕恆三州刺史、襄武县公。安 美姿仪,善骑 ![]() ![]() ![]() ![]() ⾼祖即位,授安內史侍郞,转尚书左丞、⻩门侍郞。平陈之役,以为杨素司马, 仍领行军总管,率蜀兵顺流东下。时陈人屯⽩沙,安谓诸将曰:“⽔战非北人所长。 今陈人依险泊船,必轻我而无备。以夜袭之,贼可破也。”诸将以为然。安率众先 锋,大破陈师。⾼祖嘉之,诏书劳曰:“陈贼之意,自言⽔战为长,险隘之间,弥 谓官军所惮。开府亲将所部,夜动舟师,摧破贼徒,生擒虏众,益官军之气,破贼 人之胆,副朕所委,闻以欣然。”进位上大将军,除郢州刺史。数⽇,转邓州刺史。 安请为內职,⾼祖重违其意,除左领左右将军。俄迁右领军大将军,复拜悊开府仪 同三司、备⾝将军。兄弟俱典噤卫,恩信甚重。八年,突厥犯塞,以安为行军总管, 从杨素击之。安别出长川,会虏渡河,与战破之。仁寿元年,出安为宁州刺史,悊 为卫州刺史。安子琼,悊子玮,始自襁褓,啂养宮中,至是年八九岁,始命归家。 其见亲顾如是。 ⾼祖尝言及作相时事,因愍安兄弟灭亲奉国,乃下诏曰:“先王立教,以义断 恩,割亲爱之情,尽事君之道,用能弘奖大节,体此至公。往者周历既穷,天命将 及,朕登庸惟始,王业初基,承此浇季,实繁奷宄。上大将军、宁州刺史、赵郡公 李安,其叔璋潜结籓枝,扇惑犹子,包蔵不逞,祸机将发。安与弟开府仪同三司、 卫州刺史、⻩台县男悊,深知逆顺,披露丹心,凶谋既彰,罪人斯得。朕每念诚节, 嘉之无已,懋庸册赏,宜不逾时。但以事涉其亲,犹有疑惑, ![]() ![]() ![]() ![]() 史臣曰:宇文庆等,龙潜惟旧,畴昔亲姻,或素尽平生之言,或早有腹心之托。 沾云雨之馀润,照⽇月之末光,骋步天衢,与时升降。⾼位厚秩,贻厥后昆,优矣! 皛幼养宮中,未闻教义,炀帝爱之不以礼,其能不及于此乎?安、悊之于⾼祖,未 有君臣之分,陷其骨⾁,使就诛夷,大义灭亲,所闻异于此矣。虽有悲悼,何损于 侃。 译文 ○宇文庆 宇文庆,字神庆,是河南洛 ![]() 祖⽗宇文金殿是北魏的征南大将军,历任五州刺史,被封为安吉侯。 ⽗亲宇文显和,夏州刺史。 宇文庆 ![]() 北周初年,受业于东观,很读了一些经书和史书。 不久,他对人说:“读书只不过记个姓名而已,我怎么能长久和笔墨纸砚打 ![]() ![]() 贼兵据守险要的岸⾕,没有道路可进去,宇文庆把马蹄裹起来秘密前进,出其不意地打败了贼兵,因为战功被授为都督。 卫王宇文直镇守华山之南,召引宇文庆当近臣。 宇文庆善长 ![]() ![]() 到诛杀宇文护,宇文庆曾参与谋划,升为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 后来跟从武帝攻打河 ![]() 过了好久,被城上石块击中坠落,昏死,后又苏醒过来。 武帝慰问他说:“你表现得很出⾊,真可谓余勇可嘉!”宇文庆又跟从武帝攻克晋州,不久北齐的大部队到来,宇文庆和宇文宪率轻骑侦察敌情,猝然和敌兵相遇,被敌人包围,形势窘迫。 宇文宪脫⾝而逃,宇文庆退守汾桥,敌人争相前进,宇文庆拉开弓 ![]() ![]() 宇文庆在攻破⾼纬、拿下⾼壁、攻克并州、夺取信都、擒住⾼氵皆这些战斗中,功劳最大。 周武帝下诏说:“宇文庆功勋卓著,杰出的名望像⽇光一样照得很远,他所创建的业绩一一在我內心。 自从部队从西出发,他总是总领部队。 东夏被平定,确实有丰功伟绩。 应该册封他⾼位,给予他重礼。”于是升官为大将军,封为汝南郡公,食邑一千六百户。 不久,又以行军总管的⾝份攻打延安反叛的胡人,平定了叛 ![]() 不久转任宁州总管。 ⾼祖当丞相后,宇文庆又以行军总管的职务征讨江南,驻军⽩帝,被调回,因功劳升为上大将军。 ⾼祖和宇文庆有老 ![]() 开皇初年,授职为左武卫将军,升任上柱国,几年以后,出任凉州总管,一年多后被征还朝,没有任命他官职。 当初,⾼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曾经和宇文庆闲谈天下大事,⾼祖对宇文庆说:“天元帝没有积什么德,以面相来看他的寿命也不会长,再加上他的法令制度条款又多又苛刻,他又纵情声⾊,依我看来,他的皇位大概不会长久。 再加上诸侯力量微弱,又让他们都到封地去,并无使国家 ![]() ![]() 司马消难是反复无常的家伙,也不是甘心当池中之鱼的人,时刻都有可能叛变,但是此人轻薄无谋,不⾜以成为大的祸害,只不过会自己逃窜到长江以南罢了。 庸关、蜀地险要狭隘,很容易成为坚固的屏障,但是⾝居那里的王谦愚蠢,一向不会筹划方略,只不过怕被别人所利用,他本人不值得担心什么。”不久,⾼祖的话被一一应验了。 现在,宇文庆怕⾼祖忘掉了这些话,再不任用他了,想使皇上看在老 ![]() 上天的意志是不能违背的,是圣人能够体验到的,事情没显现出来就能看出它的迹象,您确实明⽩神机的关键。 您具有独特的 ![]() ![]() ![]() 我本来微 ![]() 您所奉行的成规,一点也没有差错,寻思您的预测,比占卦还要神妙,检验一个人的吉庆是有征兆的,实在是天子无戏言啊!可见您当天子是天意,我亲自看见了这些事的验证,实在是荣幸和⾼兴。”皇上看了奏章后非常喜悦,下诏书说:“我与你,本来就很亲密,当时我心中的抱负和心里话,没有什么不对你讲的。 但说这些话是多年以前,你还能记在心中,今天看了表奏,我才回忆起昔⽇的 ![]() 怎么说的那些话,现在都成了实录。 古代的人预先知道吉凶祸福,确实是可信的,我的话被验证了,自当属于偶然。 你却没有忘记,充分表现了你对我的忠诚,我深深感觉得到你对我的好意,对你嘉尚是没有止境的。”从这以后,皇上常常给予他优厚的待遇。 后来,宇文庆死在家中。 ○李礼成 李礼成,字孝谐,陇西狄道人,是凉王李嵩的第六代孙。 他祖⽗李延实,是魏国的司徒。 他⽗亲李彧,是侍中。 礼成七岁时,与姑妈的儿子、兰陵太守荥 ![]() 郑颢的⺟亲常对亲近的人说:“礼成这孩子,平生不曾回头,以后当为国家的栋梁。”礼成长大后,深沉而行为检点,不随便 ![]() 西魏大统中(535~551),开始为官,当着作郞,升任太子洗马、员外散骑常侍。 北周受禅后,授他平东将军、散骑常侍。 那时贵公子都竞相 ![]() 礼成虽然很善于骑马 ![]() 后因军功,拜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爵修 ![]() 当时朝廷调兵,李礼成估计,蛮夷人不可打扰,打扰他们,势必为 ![]() 周武帝听了他的。 讨伐北齐,他随皇上包围晋 ![]() 加授礼成开府,晋爵为冠军县公,授他北徐州刺史。 不久,调他当民部中大夫。 李礼成的 ![]() 他知隋⾼祖非同常人,于是娶⾼祖的妹妹为继室,夫 ![]() 隋⾼祖为北周丞相后,升他为上大将军,升他当司武上大夫,委以心腹。 ⾼祖受禅为帝,授他为陕州刺史,晋爵为绛郡公,给他的赏赐优厚。 继而调他当左卫将军,升任右武卫大将军。 过了一年多,出京授他当襄州总管,人称有仁惠之政。 几年后,又当左卫大将军。 当时突厥屡屡进犯边塞,边疆的要害之处,大多 ![]() 过了一年多,因病调回京师,在家中去世。 他的儿子李世师,官至度支侍郞。 ○元孝矩 元孝矩,河南洛 ![]() 祖⽗元修义,⽗亲元子均,都是西魏的尚书仆 ![]() 在西魏时,孝矩袭爵为始平县公,授为南丰州刺史。 当时周太祖专权,将危及西魏元氏天下,孝矩常常慨然有兴复国家的壮志,私下里对众兄弟们说:“过去汉代有诸吕之变,朱虚、东牟最终定安了刘家天下。 现在宇文氏的心,连过路人都知道。 国家要完了,还不快扶持,还要我们这些宗室⼲什么?我们将要对付他。”被他兄长元则阻止,孝矩才作罢。 此后,周太祖为他兄长之子晋公宇文护娶元孝矩的妹妹为 ![]() 夫 ![]() 到北周孝闵帝受西魏禅让后,宇文护总理万机,元孝矩更加得宠。 宇文护被杀后,元孝矩坐罪流放到蜀。 几年后,调回京师,授为益州总管司马,转任司宪大夫。 隋⾼祖很看重元孝矩的门第,娶他女儿为房陵王的王妃。 ⾼祖为北周丞相后,授他为少冢宰,进位为柱国,赐爵为洵 ![]() 当时房陵王杨勇镇守洛 ![]() ![]() 继而立他女儿为皇太子妃,对他更加亲近礼遇。 不久授他为寿州总管,赐他盖有⽟玺的书信说:“扬州、越州一带, ![]() ![]() 因你心怀远略,所以让你镇守那里,请依礼怀柔,以符合我的心意。”当时陈国将领任蛮奴等人屡次进犯江北,于是又以元孝矩兼任行军总管,驻兵于江上。 几年后,他自因年老,筋力渐衰,不堪军务,上表请求退休。 转任泾州刺史。 ⾼祖下书说:“我知道你执意谦恭,因请求回到故里,我当天子,实在要靠你们这些元勋。 正想委以重任,怎能让你这么早就赋闲,独自一个当谦谦君子呢?你若以为边境军务繁杂,就应迁到泾郡去,为我养德卧治泾州。”在泾州一年多,在官任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谥号叫“简” 他儿子元无竭继承爵禄。 ○元褒 元褒字孝整, ![]() 十岁而成为儿孤,为各位兄长所抚养。 他 ![]() 兄长们商议,想让他分居,他哭泣劝谏,不成。 元家一向富有,多有金宝,元褒一样都不要,只⾝离家,被州里称赞。 长大后,元褒宽厚大度,涉猎书史。 仕北周,官至开府、北平县公、赵州刺史。 隋⾼祖为北周丞相后,元褒随韦孝宽进攻尉迟迥,因有军功,越级提升为柱国,晋爵为河间郡公,食邑二千户。 开皇二年(582),授为安州总管。 一年多后,调任原州总管。 有个商人,被贼人偷窃,这个商人怀疑是一起住的人,而抓了他。 元褒看他面有受冤之⾊而言辞正壮,于是放了他。 商人到朝廷告元褒受金放贼,皇上派使者去穷究。 使者责问元褒说:“你为什么贪财而放走窃贼呢?”元褒立即承认自己这么做了,没有异词。 使者与元褒一起到京师,元褒因过错被免职。 那个窃贼不久在别处被抓。 皇上对元褒说:“你是朝廷的老臣,地位、声望都很⾼。 受金放贼不是好事,你为什么自己诬陷自己呢?”元褒回答说:“我受托治理一州,不能平息盗贼,这是我的第一个罪过。 州民被人诽谤,我不 ![]() 我自以为心里诚实,不避嫌疑,不用文书约束,以至被人怀疑,这是我的第三个罪过。 我有此三罪,怎能逃脫罪责?我如不说自己受贿,使者必然穷究,这样就会牵连很多好人,加重我的罪过。 因此我自己诬陷自己。”皇上叹赏惊异很久,称赞他是忠厚的长者。 开皇十四年,他以行军总管⾝份屯兵防守边疆。 辽东战争中,他又以行军总管⾝份随汉王杨谅,到柳城而回。 仁寿初,嘉州的夷人、獠人为寇,元褒率领二万步兵、骑兵,打平了他们。 炀帝即位后,授他齐州刺史,继而改授齐郡太守,吏民很定安。 到发动辽东战争时,郡官督事前后相连。 有个当西曹掾的应上前线,诈称有病,元褒质问他,西曹掾理屈,元褒让人用 ![]() ![]() 过了几天,西曹掾死了。 元褒坐罪被免职,在家中去世,时年七十三岁。 郭荣字长荣,自称是太原人。 ⽗亲郭徽,在西魏大统末年任同州司马。 当时隋⾼祖的⽗亲武元皇帝任刺史,因此与⾼祖有旧。 郭徽后来官至洵州刺史、安城县公。 到隋⾼祖受北周禅让时,授郭徽太仆卿。 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 郭荣体貌魁伟,外表耝心,內实细密,与他⽗亲 ![]() ![]() 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把他当作亲信。 宇文护发现郭荣谨慎忠厚,提拔他任中外府⽔曹参军。 当时北齐屡屡犯边,宇文护让郭荣在汾州观察贼人的形势。 当时汾州和姚襄镇相距甚远,郭荣认为两城孤立,不能互相援救,请在汾州和姚襄镇之间另筑一城,以便控制形势,宇文护接受了这一建议。 不久齐将段孝先攻陷姚襄镇和汾州城,只有郭荣所筑之城独能自守。 宇文护作浮桥,出兵渡过⻩河,与段孝先作战。 段孝先在⻩河上游放大筏以击撞浮桥,宇文护让郭荣督促习⽔ ![]() 郭荣因功被授大都督。 宇文护又因稽胡屡为边患,派郭荣安抚召集他们。 郭荣在上郡、延安修筑周昌、弘信、广安、招远、咸宁等五城,以遏其要路。 稽胡从此不能为边患。 周武帝亲统万机,拜郭荣为宣纳中士。 后随武帝平定齐国,因为战功,赐马二十匹,绵绢六百段,被封为平 ![]() 郭荣年少时与隋⾼祖亲近,感情很好,曾与⾼祖夜坐月下闲谈,⾼祖对郭荣说:“我仰观天象,俯察人事,周代将尽,我将取代他。”郭荣深深地与⾼祖结 ![]() 周宣帝去世后,⾼祖总揽朝政,召来郭荣,抚着他的背而笑着说:“我的话验证了没有?”就拜授郭荣为相府乐曹参军。 不久又以本官兼任蕃部大夫。 ⾼祖受北周禅让,任郭荣为內史舍人,因他是⾼祖登基前的好友,晋封他为蒲城郡公,升任上仪同。 累迁至通州刺史。 仁寿(601~604)初,西南方的夷人、獠人大多背叛朝廷,下诏郭荣,让他任八州军事行军总管,率兵进剿。 一年多后全部平定,赐郭荣奴婢三百多口。 隋炀帝即位后,郭荣⼊京任武侯骠骑大将军,因为严厉正直而出名。 几年后,黔安的首领田罗驹阻断清江而造反,夷陵各郡的百姓大多响应,下诏让郭荣击平了他们。 郭荣升任左候卫将军。 跟随隋炀帝西征吐⾕浑,拜授银青光禄大夫。 辽东战争中,郭荣因功升任左光禄大夫。 次年,炀帝又征辽东,郭荣认为中原疲弊,皇上不应屡屡兴师,于是对炀帝说:“戎狄失礼,这是臣下的事。 我听说,千钧大弩不为小小的鼷鼠发机,哪有皇帝亲动而临小寇的道理?”炀帝不采纳。 郭荣又随炀帝进攻辽东城,郭荣亲自上阵,冒着箭矢、石头,⽇夜不解甲,达到一百多天。 炀帝常常让人窥探诸将所为,知道郭荣如此,炀帝非常⾼兴,常常慰劳、鼓励他。 大业九年(613),炀帝到东都,对郭荣说:“你年事渐⾼,不宜久自征战,我要给你一郡,任你挑选。”郭荣不愿离开炀帝,叩头陈请,言辞和感情都很哀苦,感动了炀帝,于是授郭荣为右侯卫大将军。 几天后,炀帝对百官们说:“诚心诚意,像郭荣这样的,的确无人与他相比。”他就是这样被信任。 杨玄感叛 ![]() 次年,又随炀帝到柳城,遇上生病,炀帝让人问候他,使者相望于道,络绎不绝。 郭荣在怀远镇去世,时年六十八岁。 炀帝因郭荣去世而不临朝,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叫“恭”赠物上千段。 ○庞晃 庞晃字元显,榆林人。 ⽗亲庞虬,北周骠骑大将军。 庞晃年少时,因是良家子弟,刺史杜达召他补任州里的都督。 北周太祖拥有关中后,任庞晃为大都督,率领亲兵,常在太祖左右。 庞晃因此迁居关中。 后升任骠骑大将军,袭爵任比 ![]() 卫王宇文直出镇襄州,庞晃以本官⾝份相随。 不久与长湖公元定进攻江南,孤军深⼊,于是被俘虏。 几年后,卫王宇文直派庞晃的弟弟、车骑将军元隽带着八百匹绵绢,把他赎回,他才得以回到朝廷。 朝廷授他上仪同,赐他采织二百段,让他仍然侍奉卫王。 当时隋⾼祖出京任随州刺史,路经襄 ![]() 庞晃知道⾼祖非同常人,与他深深地结 ![]() 到⾼祖离任回京时,庞晃在襄 ![]() ![]() 你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请别忘了我。”⾼祖笑着说:“怎么 ![]() ![]() ![]() ![]() ![]() ![]() ![]() 北周武帝时,庞晃为常山太守,⾼祖为定州总管,二人屡相来往。 不久⾼祖转任亳州总管,分别时,心里很不⾼兴。 庞晃对⾼祖说:“燕、代是出精兵的地方,今若兴兵动众,天下简直不⾜以图谋。”⾼祖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 ![]() ⾼祖为扬州总管时,上奏朝廷,请让庞晃同去扬州。 不久⾼祖为丞相,升任庞晃为开府,让他督察左右,很被⾼祖亲信。 ⾼祖登基为帝后,对庞晃说:“ ![]() ![]() ![]() 河间王杨弘进攻突厥时,庞晃以行军总管的⾝份,随王到马邑。 另出贺兰山,打败贼人,斩首一千多级。 庞晃生 ![]() 庞晃曾在军中睡觉,看见杨雄也不起来,杨雄很恨他。 庞晃又与⾼赹有矛盾,杨、⾼二人屡屡在皇上面前进庞晃的谗言。 因此,庞晃在宮中当了十几年的宿卫,也不能升官。 后出京任怀州刺史,几年后,升任原州总管。 仁寿中(601~604)在官任上去世,七十二岁。 ⾼祖因他去世而不临朝,赠他家布帛三百段,米三百石,谥号为“敬” 他的儿子庞长寿,很出名,官至骠骑将军。 ○李安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 ⽗亲李蔚,仕北周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 李安很漂亮,善骑马 ![]() 北周天和中(566~571),开始作官,任右侍上士,袭爵为襄武公。 不久授仪同、少师右上士。 隋⾼祖为北周丞相时,把他带到自己⾝边,升他为职方中大夫。 又授李安的弟弟李胐为仪同。 李安的叔⽗、梁州刺史李璋,当时在京师,与北周赵王谋害⾼祖,引 ![]() 李胐对李安说:“这种事,不说吧又不忠,说了吧又不义,失去了忠和义,何以在世上安⾝立命?”李安说:“丞相像⽗亲,怎能背叛?”于是偷偷告诉⾼祖。 到赵王等人被杀时,⾼祖将给李安兄弟加官晋爵,李安叩头说:“我们兄弟没有汗马功劳,过分地承蒙奖赏,即使我全家尽节,也无法酬谢。 不料我叔⽗无行,被凶 ![]() ![]() 如蒙保全他的 ![]() 怎能用叔⽗的 ![]() ⾼祖为之动容,说:“我为你们特别留下李璋的儿子。”于是下令有关部门,只处罚李璋一个人,不及李家。 ⾼祖也为李安隐瞒了怈密之事。 不久授李安开府,晋封为赵郡公;授李胐上仪同、⻩台县男爵。 隋⾼祖即位后,授李安內史侍郞,转任尚书左丞、⻩门侍郞。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朝廷以李安为杨素的司马,仍兼任行军总管,让他率领蜀兵顺江流东下。 当时陈国兵马屯驻在⽩沙,李安对诸将说:“打⽔战,不是北方人的长处。 现在陈国人在险要处停船,必定轻视我们而无防备。 在夜里袭击他们,贼人可以打破。”诸将以为然。 李安率师为先锋,大破敌军。 ⾼祖嘉奖他,下诏书慰劳他说:“陈国贼人,自认为⽔战是其长处,在险要之处,更说是官军所害怕的。 开府你亲率所部,夜动舟师,打败贼人,活捉敌人,增強了官军的士气,打破了贼人的胆,没辜负我的委托,听说消息后我很⾼兴。”升李安为上大将军、郢州刺史。 过了几天,转任邓州刺史。 李安请求在朝內任职,⾼祖再次改变本意,任李安为左右将军。 不久,升他为右领军大将军。 又授李胐开府仪同三司、备⾝将军。 兄弟都掌管噤军,恩典和信任都很重。 开皇八年(588),突厥人进犯边塞,朝廷以李安为行军总管,让他随杨素击讨他们。 李安率部另出长川,刚好敌人正渡⻩河,与敌作战,打败敌军。 仁寿元年(601),让李安出京任宁州刺史,李胐为卫州刺史。 李安子李琼、李胐子李玮刚开始还在襁褓之中,在宮中抚养,到这年八、九岁了,才让回家。 他们就是这样被亲近看重。 ⾼祖曾说到为北周丞相时,因此怜爱李安兄弟灭亲奉国,于是下诏说:“先王立教,以义断恩,割舍亲爱之情,以尽事君之道,用以弘扬大节,体察至公。 过去周道既尽,天命将及于我隋,我刚被重用,王业刚打基础,承着这季世,实在有很多奷诈之事。 上大将军、宁州刺史、赵郡公爵李安,他叔⽗李璋 ![]() ![]() ![]() 李安和他弟弟、开府仪同三司、卫州刺史、⻩台县男爵李胐,深知顺逆,披露忠心。 凶谋既被披露,罪人这才被抓到。 我每每念及他们的诚实气节,嘉奖不已。 予以嘉奖,应不逾时。 但因事情涉及到他的亲人,还有些疑惑,想使李安等人的名教之方,自处有地,我常为此思考,于是过了好多年。 现在重又考察圣典,求之于往事,⽗子天 ![]() 应该记载他们往⽇的大功,重重地加以赏赐。”于是拜授李安、李胐都当柱国,各赐缣绢五千匹、马百匹、羊千口。 又以李胐为备⾝将军,晋封顺 ![]() 李安对亲族说:“虽然家门被保全,但叔⽗遭到祸 ![]() ![]() 此前李安患⽔病,于是病重而死,时年五十三岁。 谥号叫“怀” 李安子李琼,继承⽗亲爵禄。 小儿子李孝恭,最有名。 李胐后来因事受牵连被除名,流放岭南,在路上病死。 mGUxS.cOm |
上一章 隋书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魏征等的小说隋书在线以及隋书免费阅读,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隋书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