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隋书 作者:魏征等 | 书号:10197 时间:2017/3/26 字数:30374 |
上一章 卷三十五 下一章 ( → ) | |
○杨玄感 李子雄 赵元淑 斛斯政 刘元进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体貌雄伟,美须髯。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每 谓所亲曰:“此兒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 ![]() ![]() ![]() ![]() ![]()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 ![]() ![]() ![]() ![]() ![]() ![]() ![]() 夫建忠立义,事有多途,见机而作,盖非一揆。昔伊尹放太甲于桐宮,霍光废 刘贺于昌邑,此并公度內,不能一二披陈。⾼祖文皇帝诞膺天命,造兹区宇,在 〔玑以齐七政,握金镜以驭六龙,无为而至化流,垂拱而天下治。今上纂承宝历, 宜固洪基,乃自绝于天,殄民败德。频年肆书,盗贼于是滋多,所在修治,民力为 之凋尽。荒 ![]() ![]() ![]() 遂进 ![]()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以步骑二万渡瀍、涧挑战,玄感 伪北。玄逐之,伏兵发,前军尽没。后数⽇,玄复与玄感战,兵始合,玄感诈令人 大呼曰:“官军已得玄感矣。”玄军稍怠,玄感与数千骑乘之,于是大溃,拥八千 人而去。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 论者方之项羽。又善抚驭,士乐致死,由是战无不捷。玄军⽇蹙,粮又尽,乃悉众 决战,阵于北邙,一⽇之间,战十余合。玄感弟玄 ![]() ![]() ![]() ![]() ![]() ![]() ![]() ![]() ![]() 初,玄感围东都也,梁郡人韩相国举兵应之,玄感以为河南道元帅。旬月间, 众十余万,攻剽郡县。至于襄城,遇玄感败,兵渐溃散,为吏所执,传首东都。 李子雄,渤海蓚人也。祖伯贲,魏谏议大夫。⽗桃枝,东平太守。与乡人⾼仲 密同归于周,官至冀州刺史。子雄少慷慨有壮志,弱冠从周武帝平齐,以功授帅都 督。⾼祖作相,从韦孝宽破尉迥于相州,拜上开府,赐爵建昌县公。⾼祖受禅,为 骠骑将军。伐陈之役,以功进位大将军,历郴、江二州刺史,并有能名。仁寿中, 坐事免。汉王谅之作 ![]() 子雄明辩有器⼲,帝甚任之。新罗尝遣使朝贡,子雄至朝堂与语,因问其冠制 所由。其使者曰:“⽪弁遗象。安有大国君子而不识⽪弁也!”子雄因曰:“国中 无礼,求诸四夷。”使者曰:“自至已来,此言之外,未见无礼。”宪司以子雄失 词,奏劾其事,竟坐免。俄而复职,从幸江都。帝以仗卫不整,顾子雄部伍之。子 雄立指麾,六军肃然。帝大悦曰:“公真武侯才也。”寻转右武侯大将军,后坐事 除名。辽东之役,帝令从军自效,因从来护兒自东平将指沧海。会杨玄感反于黎 ![]() 博陵赵元淑,⽗世模,初事⾼宝宁,后以众归周,授上开府,寓居京兆之云 ![]() ![]() ![]() ![]() ![]() ![]() ![]() ![]() ![]() 河南斛斯政,祖椿,魏太保、尚书令、常山文宣王。⽗恢,散骑常侍、新蔡郡 公。政明悟有器⼲,初为亲卫,后以军功授仪同,甚为杨素所礼。大业中,为尚书 兵曹郞。政有风神,每奏事,未尝不称旨。炀帝悦之,渐见委信。杨玄感兄弟俱与 之 ![]() ![]() ![]() 余杭刘元进,少好任侠,为州里所宗。两手各长尺余,臂垂过膝。炀帝与辽东 之役,百姓 ![]() ![]() ![]() ![]() ![]() ![]() ![]() ![]() ![]() ○李密 裴仁基 李密,字法主,真乡公衍之从孙也。祖耀,周邢国公。⽗宽,骁勇善战,⼲略 过人,自周及隋,数经将领,至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密多筹算,才兼文武, 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开皇中,袭⽗爵蒲山公,乃散家产,周赡亲故,养客 礼贤,无所爱吝。与杨玄感为刎颈之 ![]() 及杨玄感在黎 ![]() ![]() ![]() ![]() ![]() 时李子雄劝玄感速称尊号,玄感以问于密。密曰:“昔陈胜自 ![]() ![]() ![]() ![]() ![]() 玄感败,密间行⼊关,与玄感从叔询相随,匿于冯翊询 ![]() ![]() ![]() ![]() ![]() ![]() 会东郡贼帅翟让聚 ![]() ![]() ![]() ![]() ![]() ![]() 越王侗武贲郞将刘长恭率步骑二万五千讨密,密一战破之,长恭仅以⾝免。让 于是推密为主。密城洛口周回四十里以居之。房彦藻说下豫州,东都大惧。让上密 号为魏公。密初辞不受,诸将等固请,乃从之。设坛场,即位,称元年,置官属, 以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右长史,杨德方左司马,郑德韬右司马。拜让司徒,封 东郡公。其将帅封拜各有差。长⽩山贼孟让掠东都,烧丰都市而归。密攻下巩县, 获县长柴孝和,拜为护军。武贲郞将裴仁基以武牢归密,因遣仁基与孟让率兵二万 余人袭回洛仓,破之,烧天津桥,遂纵兵大掠。东都出兵乘之,仁基等大败,仅以 ⾝免。密复亲率兵三万 ![]() ![]() ![]() ![]() ![]() ![]() ![]() ![]() 翟让所部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夺密权。让兄宽复谓让曰:“天 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密闻其言,有图让之计。会世 充列阵而至,让出拒之,为世充所击退者数百步。密与单雄信等率精锐赴之,世充 败走。让 ![]() ![]() ![]() ![]() ![]() 未几,世充夜袭仓城,密逆拒破之,斩武贲郞将费青奴。世充复移营洛北,南 对巩县,其后遂于洛⽔造浮桥,悉众以击密。密与千骑拒之,不利而退。世充因薄 其城下,密简锐卒数百人,分为三队出击之。官军稍却,自相陷溺,死者数万人, 武贲郞将杨威、王辩、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诸将率皆没于阵。世充 仅而获免,不敢还东都,遂走河 ![]() ![]() ![]() 俄而宇文化及杀逆,率众自江都北指黎 ![]() ![]() ![]() ![]() ![]() ![]() ![]() ![]() ![]() ![]() 世充既得擅权,乃厚赐将士,缮治器械,人心渐锐。然密兵少⾐,世充乏食, 乃请 ![]() ![]() ![]() ![]() ![]() ![]() 密众渐离,将如黎 ![]() ![]() 河东裴仁基,字德本。祖伯凤,周汾州刺史。⽗定,上仪同。仁基少骁武,便 弓马。开皇初,为亲卫。平陈之役,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 谅府亲信。炀帝嗣位,谅举兵作 ![]() 帝幸江都,李密据洛口,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以拒密。及荥 ![]() ![]() ![]() ![]() ![]() ![]() ![]() ![]() 史臣曰:古先帝王之兴也,非夫至德深仁格于天地,有丰功博利,弘济艰难, 不然,则其道无由矣。自周邦不竞,隋运将隆,武元、⾼祖并著大功于王室,平南 国,摧东夏,总百揆,定三方,然后变讴歌,迁宝鼎。于时匈奴骄倨,勾吴不朝, 既争长于⻩池,亦饮马于清渭。⾼祖內绥外御,⽇不暇给,委心膂于俊杰,寄折冲 于爪牙,文武争驰,群策毕举。服猾夏之虏,扫⻩旗之寇,峻五岳以作镇,环四海 以为池,厚泽被于域中,余威震于殊俗。炀帝蒙故业,践丕基,阻伊、洛而固崤、 函,跨两都而总万国。矜历数之在己,忽王业之艰难,不务以道恤人,将以申威海 外。运拒谏之智,骋饰非之辩,聇辙迹之未远,忘德义之不修。于是凿通渠,开驰 道,树以柳杞,隐以金槌。西出⽟门,东逾碣石,堑山堙⾕,浮河达海。民力凋尽, 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鸟惊鱼溃。方西规奄蔡,南讨流求,视总八狄之师,屡践三 韩之域。自以威行万物,顾指无违,又躬为长君,功⾼曩列,宠不假于外戚,权不 逮于群下,⾜以轥轹轩、唐,奄呑周、汉,子孙万代,人莫能窥,振古以来,一君 则已。遂乃外疏猛士,內忌忠良,聇有盗窃之声,恶闻丧 ![]() ![]() ![]() ![]() 夫以开皇之初,比于大业之盛,度土地之广狭,料户口之众寡,算甲兵之多少, 校仓廪之虚实,九鼎之譬鸿⽑,未喻轻重,培塿之方嵩岱,曾何等级!论地险则辽 隧未拟于长江,语人谋则勾丽不侔于陈国。⾼祖扫江南以清合六,炀帝事辽东而丧 天下。其故何哉?所为之迹同,所用之心异也。⾼祖北却強胡,南并百越,十有余 载,戎车屡动,民亦劳止,不为无事。然其动也,思以安之,其劳也,思以逸之。 是以民致时雍,师无怨讟,诚在于爱利,故其兴也 ![]() ![]() ![]() ![]() ![]() 玄感宰相之子,荷国重恩,君之失德,当竭股肱。未议致⾝,先图问鼎,遂假 伊、霍之事,将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败不旋踵,兄弟就菹醢之诛,先人受焚 如之酷,不亦甚乎!李密遭会风云,夺其鳞翼,思封函⾕,将割鸿沟。期月之间, 众数十万,破化及,摧世充,声动四方,威行万里。虽运乖天眷,事屈兴王,而义 协人谋,雄名克振,壮矣!然志 ![]() 译文 ○杨玄感 杨玄感,是司徒杨素的儿子。 他体貌雄伟,须髯漂亮。 小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说他痴呆,他⽗亲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长大后,好读书,爱骑 ![]() 因他⽗亲的军功,当了柱国,与他⽗亲都是二品官,上朝见帝时,⽗子同列。 此后⾼祖让玄感官品降一级,玄感拜谢说:“没料到陛下如此宠爱我,让我在公廷上得以表示对家⽗的尊敬。”刚授郢州刺史时,他到了任,偷偷安排很多耳目,看看官吏们是否能⼲。 那些有政绩和贪污行为的,即使只有一点点事,也会知道,往往揭发其事,没有敢隐瞒欺骗的。 吏民敬服,都说他很能⼲。 后来,他转任宋州刺史,因遭⽗丧离职。 一年多后,授他鸿胪卿,袭爵为楚国公,升为礼部尚书。 他虽生 ![]() 他自因累代尊贵显赫,有大名于天下,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他⽗亲手下的将吏;又见朝纲渐渐紊 ![]() 到随皇上征讨吐⾕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玄感想袭击行宮。 他叔⽗杨慎对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玄感这才作罢。 当时炀帝喜 ![]() 他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玄感我世代承受国家大恩,得到的宠爱超过了应得到的,如不立功于边塞,何以塞责?如边疆有风尘之警,我要执鞭于战阵之中,立点小小的功劳。 明公你是主管兵⾰的,我冒昧地把心思告诉您。”段文振对炀帝说了这些,炀帝夸奖了玄感,对群臣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这话真不假。”于是赐缣纟采千段,对他礼遇更加隆重,他颇参预朝政。 炀帝征讨辽东,命玄感在黎 ![]() 那时百姓苦于劳役,天下思 ![]() 玄感于是与武贲郞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炀帝所在的部队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 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 ![]() 玄感扬言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弟弟武贲郞将玄纵、鹰扬郞将万硕,都随军到了辽东,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当时将军来护儿率领⽔军,将从东莱⼊海,到平壤城去,部队还未出发。 玄感无法号令大伙,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 玄感于是进⼊黎 ![]() 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官署,都按开皇中(581~600)的办法来办。 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 他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內郡主簿唐礻韦为怀州刺史,有近一万人,将袭击洛 ![]() 唐衤韦到了河內,跑到东都报告了玄感谋反事。 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 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了临清关,玄感没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河,随之叛 ![]() 几天后,驻兵于上舂门,人数到了十几万。 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弘策战败。 鏶、洛的⽗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玄感。 玄感屯兵于尚书省,每每向众人发誓说:“我⾝为上柱国,家里⻩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 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 ![]() 他给樊子盖写信说:建忠立义,途径很多。 见机行事,不只一个办法。 往⽇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宮,霍光废刘贺于昌邑,这都是你知道的,不必一一叙说。 ⾼祖文皇帝承受天命,造此天下,在王旋玑以齐七政,握金镜以驭天龙,无为而治而流俗化之,垂手拱袖而天下治之。 现在炀帝继承皇位,本应该打好基础,他却自绝于天,害民败德,连年胡搞,盗贼因此越来越多;到处大兴土木,民力因此耗尽。 他荒 ![]() 朝中朋 ![]() 加上转运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填満沟壑,骸骨遮蔽原野。 ⻩河之北,千里无人烟;江淮之间,长満了野草。 我杨玄感世世代代承受国恩,当了上将。 先⽗曾奉⾼祖遗诏说:“如果是好子孙,你就给我辅佐他;如是坏子孙,你就给我废了他。”所以我上遵先皇的圣旨,下顺百姓的民心,要废掉这个荒 ![]() 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士卒听从命令,就像报私仇一样。 百姓竞相追随,大义行于公道。 天意人事,明⽩可知。 你独守孤城,怎能支持多久?望以百姓为念,以国家为念,不拘小礼,贻害亲人。 谁会想到国家一朝变成这个样子!执笔写信时,我眼泪汪汪的,言不尽意。 于是进 ![]()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东都。 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玄感假装失败。 卫玄追赶他,这时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 几天后,卫玄又与玄感 ![]() ![]() 玄感骁勇力大,每次作战,他都亲自挥舞长矛,⾝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 人们把他比作项羽。 他又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乐意为他拚死效力,因此战无不胜。 卫玄军一天天蹙迫,粮食又完了,于是全部上前决战,阵地就摆在北邙。 一天之中, ![]() 玄感的弟弟玄 ![]() ![]() 樊子盖又派兵进攻尚书省,又杀了几百人。 炀帝派武贲郞将陈棱在黎 ![]() ![]() 玄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子雄说:“屈突通晓习军事,如一渡过⻩河,那么就胜败难定了。 不如分兵拒守⻩河。 屈突通过不了⻩河,那么,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玄感以为然,将分兵赴⻩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知道他的计谋,几次进攻他的军营,玄感不能前进。 屈突通于是渡过⻩河,在破陵驻军。 玄感分为两支人马,西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 樊子盖又出兵,于是大战,玄感军频频败北。 玄感又请计于李子雄,子雄说:“东都的援军到了,我军屡败,不可久留。 不如直⼊关中,打开永丰仓,以赈济穷人,三辅可指挥而平定。 占据粮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也是霸主之业。”刚好华 ![]() ![]() 到了弘农宮,⽗老们拦着玄感说:“弘农宮兵力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打下来。 这样,进可绝敌人的粮食,退可占取宜 ![]() 玄感往西到了阌乡,上盘⾖,布阵连绵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走,一天几次战败。 又在董杜原摆下战阵,诸军进攻,玄感大败,独与十几个骑兵在林间逃跑,将到上洛去。 追兵到,玄感叱咤之,追兵都被吓走了。 到了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其弟弟积善步行。 他自知难免一死,对积善说:“事情失败了。 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积善菗刀砍死了他,并杀自,未死,被追兵抓住,与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炀帝的行宮。 把玄感的尸体,在东都洛 ![]() 余 ![]() 他的弟弟玄奖任义 ![]() 玄纵的弟弟万硕,自炀帝处逃走,到了⾼ ![]() 万硕的弟弟民行,官至朝请大夫,被杀于长安。 都被砍头分尸。 公卿请求把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炀帝下诏同意。 起初,玄感包围东都时,梁郡人韩相国举兵响应他。 玄感命他为河南道元帅。 二十天个把月的样子,他的部下到了十几万,进攻剽掠州县,到了襄城,碰上玄感失败,兵众逐渐溃散,他被官吏抓住,把首级传到东都洛 ![]() ○李子雄 李子雄,渤海蓚县人。 祖⽗李伯贲,魏国谏议大夫,⽗亲李桃枝,东平太守,与同乡人⾼仲密一起归顺北周,官至冀州刺史。 李子雄少小时,慷慨有大志。 成人后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因战功授为帅都督。 隋⾼祖为北周丞相,李子雄随韦孝宽在相州打败尉迟迥,授为上开府,赐建昌县公的爵位。 ⾼祖受禅后,他为骠骑将军。 平定陈国后,他因功升为大将军、历任郴州、江州二州刺史,都有能⼲之名。 仁寿中(601~604),因事被免职。 汉王杨谅造反,炀帝将调幽州兵马以讨伐他。 当时窦抗为幽州总管,炀帝怕他有二心,问杨素谁可任用。 杨素推荐李子雄,于是授李子雄为大将军,廉州刺史。 李子雄赶到了幽州,住在传舍里,召募了一千多人。 窦抗仗着一向显贵,不按时来拜见。 李子雄派人去告诉他。 两天后,窦抗带着两千铁骑,到李子雄的住处来。 李子雄埋伏下甲兵,请窦抗相见,因此抓了窦抗。 于是调幽州的步兵骑兵三万,从井陉道讨伐杨谅。 当时杨谅派大将军刘建经略燕、赵,正攻打井陉,两下相遇于抱犊山下。 子雄力战破敌。 迁任幽州总管,不久授为民部尚书。 李子雄明辨有才,炀帝很信任他。 新罗国曾派使者上贡,子雄在朝廷上与使者 ![]() 新罗使者说:“⽪弁遗象,哪有大国君子而不识⽪弁的呢?”子雄说:“中原无礼,所以求之于四夷。”使者说:“从我到这儿以来,除了你刚才这番话外,还未见什么无礼。”司法部门因子雄说话失言,弹劾其事,他因此被免职。 不久复职,随炀帝到江都。 炀帝因仪仗卫队不整肃,让李子雄去组织指挥。 子雄马上指挥,六军整肃。 炀帝很⾼兴,说:“你真有诸葛武侯的将才呀!”不久转任右武侯大将军,后因事除名为民。 辽东战争开始后,炀帝让他从军效力。 他因此随来护儿从东平将到沧海去,适逢杨玄感在黎 ![]() 炀帝怀疑他,下诏押解子雄到炀帝处。 子雄杀了使者,逃归杨玄感。 玄感每每向子雄讨教,事情记载在《杨玄感传》里。 玄感失败后,子雄被杀,家产被登记没收。 ○赵元淑 博陵人赵元淑,其⽗亲赵世模,开始侍奉⾼宝宁,后率部归顺北周,授为上开府,寓居京兆的云 ![]() 隋⾼祖即位后,他一直执掌宿卫。 后随晋王讨伐陈国,充当先锋,遇上陈贼,力战而死。 朝廷因他为国家而死,让元淑继承他⽗亲的本官,赐缣纟采二千段。 元淑生 ![]() 几年后,授为骠骑将军。 要去赴任,却拿不出路费来。 当时长安富民宗连,家里积有千金,曾仕北周为三原县令。 他有个小姑娘,聪慧貌美,宗连以此女为奇,常常要为她找好丈夫。 他听说赵元淑如此,请求与之相见。 宗连风度翩翩,善于谈笑,赵元淑也很惊异。 到宗连家里,见他奇服异玩居室都可与将相相比。 饮酒至酣,奏女乐,元淑从未见过。 元淑告辞离开时,宗连说:“公子有空可再来玩。”几天后,元淑再访,饮酒作乐更奢侈。 如此这般好几次,宗连因此对元淑说:“我知公子一向贫寒,老夫应当帮助你。”因此问元淑要些什么,全都买给他。 临别时,元淑再次拜谢。 宗连也下拜说:“鄙人我不自量,敬慕公子。 我有一女,愿意⾼攀相嫁,公子意下如何?”元淑感愧,于是聘为 ![]() 宗连又送他奴婢二十口,良马十几匹,加上缣帛、绵绮及金宝、珍玩,元淑于是成了富人。 炀帝即位后,汉王杨谅造反,元淑随杨素讨平了他。 因功升任柱国,授德州刺史,不久转任颍川太守,都有恩威之名。 因为⼊朝,刚好碰上司农不能按时 ![]() 元淑上奏炀帝。 炀帝对元淑说:“按你的意思,这事几天可以了结?”元淑说:“如按我的考虑,不过十天,就可办好。”炀帝当天授他司农卿,负责收缴天下的租⾕,他如言了结。 炀帝很喜 ![]() 礼部尚书杨玄感心里有反叛之意,认为元淑可与他一起造反,于是与他结 ![]() 辽东战争中,元淑兼任将军,负责宿卫,加授光禄大夫,封为葛公。 次年,炀帝又征⾼丽,让元淑镇守临渝。 玄感造反后,他弟弟玄纵自炀帝处逃回,路经临渝。 元淑让小老婆魏氏出来会见玄纵,相对饮酒,极尽 ![]() 因此与玄纵合谋,并给玄纵很多东西钱财。 玄感失败后,有人告他谋反事。 炀帝把他 ![]() 元淑说与玄感家通婚,所得的金宝只是娉金,实无其他缘故,但魏氏又说并未接受金宝。 炀帝亲自问她,始终这么说。 炀帝大怒,对侍臣们说:“这就是反状,何必反复问!”元淑及魏氏都被杀于涿郡,家产被登记后没收。 ○刘元进 余杭人刘元进,从小就喜 ![]() 他两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后,手指超过膝盖。 炀帝发起辽东战争,百姓 ![]() 元进自以为相貌非常, ![]() 刚好炀帝再征辽东,征兵于吴州、会稽,士卒们都互相说:“去年我们的⽗兄随炀帝出征的,正在大隋全盛之时,尚且死亡大半,骨骸不归;如今天下疲敝,这次出征,我们都会死光了。”于是大多逃跑了,郡县围捕很急。 不久杨玄感起兵于黎 ![]() ![]() 三吴苦于征役的人,无不响应而到他麾下,个把月,就聚众几万。 将渡长江,而杨玄感失败。 吴郡人朱燮、晋宁人管崇也举兵造反,有众七万,共 ![]() 他占据吴郡,自称天子,朱燮、管崇都当仆 ![]() 毗陵、东 ![]() 炀帝命令将军吐万绪、光禄大夫鱼俱罗率兵征讨他。 元进向西屯兵于茅浦,以抵抗官军,双方频频作战,互有胜负。 元进退兵保住曲阿,与朱燮、管崇合军,人数到了十万。 吐万绪进军 ![]() 吐万绪又打败他们,朱燮战死,元进率部奔向建安,休兵养士。 吐万绪、鱼俱罗二将,也因部队长期作战,而屯兵自守。 不久吐、鱼二将均获罪,炀帝令江都郡丞王世充发淮南兵进攻。 有大流星坠⼊江都,没有落地而向南流逝,擦摩竹林都发出了声音,到吴郡而落到地上。 元进恶之,让人挖地,深⼊两丈,挖得一石,直径一丈多。 几天后,石头不知去向。 王世充渡江后,元进率兵拒战,杀王军一千多人。 王世充着急,退保延陵栅。 元进派兵,人人都拿着茅草,就风放火。 王世充吓得不得了,将要弃营逃跑。 刚好风反吹过来,火势也转过来,元进部下怕烧后退。 世充挑选精兵掩击,大破元进军,杀伤大半。 此后元进屡战屡败。 元进对管崇说:“事情紧急,要拼死决战。”于是出营挑战,都被王世充所杀。 元进部下全投降,世充在⻩亭涧活埋了他们,坑死的有三万人。 其余的人往往守险为盗。 此后董道冲、沈法兴、李子通等人乘机起兵,战争不息,直到隋朝灭亡。 ○李密 李密字法主,是真乡公李衍的侄孙。 祖⽗李耀,是北周的邢国公。 ⽗亲李宽,骁勇善战,谋略过人,从北周到隋朝,多次任将领,位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开皇中(581~600),袭⽗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 与杨玄感结为生死之 ![]() 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常能背诵。 从师国子助教包恺,听他讲授《史记》、《汉书》,精神振奋,忘了疲倦。 包恺的其他弟子,都在他之下。 大业初,炀帝授予他亲卫大都督,李密不喜 ![]() 杨玄感在黎 ![]() ![]() ![]() 杨玄感起兵时,李密来到黎 ![]() 杨玄感向李密求计策,李密说:“我有三条计策,请您选择。 现在天子率官军出征,远在辽⽔以外,那地方距离幽州,远隔千里。 那里南有大海阻隔,北有胡戎作祸,仅中间一条路,按理说是极其艰难危险的。 如今您拥有重兵,可出其不意,长驱直⼊蓟州,径直掐住官军的咽喉要道。 官军前面有敌国⾼丽,后退又无归路,不出十天半月,他们携带的粮食必定耗尽。 只要您举起战旗一召唤,他的部下会自动来投降,不用打仗就能擒敌,这是上策。 再说关中四面险要,是天府之国,尽管有卫文升在那儿,但不⾜为虑。 现在应当率领部众,经过城镇切勿攻打,轻装行进,务必早⽇西⼊关中。 天子即使还都,却已失去了险要屏障,我们据守险要的地方,然后进攻他,必定能战胜,这是万全的态势。 这是中策。 倘若就便就近,先出兵东都,唐礻韦一报告皇帝,他必将坚守。 领兵去进攻作战,必然拖延年月,谁胜谁负,很难预测。 这是下策。”杨玄感听后却说:“不然。 你的下策,才是上策。 今⽇百官家人都在东都,如不夺取,怎能震动众人?而且经过城镇不去占领,怎能显示我军的威风?”李密的计策终于不能实行。 杨玄感到达东都后,连战连胜,自认为天下都响应他,成功就在眼前。 等他得到韦福嗣后,又把他当成亲信任用,因此征战的事,不再由李密专管。 韦福嗣并不是共同谋划造反的,而是因战败被俘获的人,每当要制定计划时,他总是迟疑不决。 后来叫他写讨隋檄文,韦福嗣坚决推辞不肯执笔。 李密摸透了他的心思,因此对杨玄感说:“韦福嗣本来不是同盟者,确实抱着观望态度。 明公您刚刚做大事业,而奷琊之人就在您⾝边,如果听凭他来辨别是非,必定被他所误。 请您将他斩首,来向众人谢罪,我军才能定安团结。”杨玄感说:“哪至于严重到这种地步!”李密知道他的意见不会被采用,回营后对他的亲信说:“楚公爱造反却不想取胜,拿他怎么办?我等现在快成俘虏了!”后来杨玄感准备向西进兵,韦福嗣终于逃归东都。 其时李子雄劝杨玄感赶快称帝,杨玄感拿这事向李密征求意见。 李密说:“从前陈胜自己想称王,张耳劝谏他而被疏远;魏武帝要汉献帝给他九种器物以示尊礼,苟。。制止他而被疏远。 现在我李密想说直话,又怕步这两个人的后尘。 如果阿谀奉承,顺您的心意说话,那又不是我的本意。 为什么呢?自我们起兵以来,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各郡县,没有人追随我们。 如今东都的防御还很坚固,天下救援之兵不断到来,您应该⾝先士卒,早⽇平定关中。 现在却急于称帝称王,怎么显得 ![]() 等到宇文述、来护儿等官兵将到时,杨玄感对李密说:“您有什么计谋?”李密说:“元弘嗣统率着強大的部队驻扎在陇西,现在可故意宣扬他要造反,派使者来 ![]() 行军到陕县,杨玄感想围攻弘农宮,李密劝他说:“您现在骗众人向西进军,兵贵神速,况且追兵即将赶到,怎么能在此滞留,如果向前不能占领函⾕关,后退又无处据守,大伙一溃散,您将怎样保全自己?”杨玄感不肯听从,就派兵包围弘农宮,攻打了三天也没有攻下,才带兵西进,刚到阌乡,追兵就赶来了。 杨玄感被打败后,李密从小路进⼊函⾕关,与杨玄感的堂叔杨询一道,躲在冯翊杨询 ![]() 不久被邻居告发,被抓获,关在京兆狱里。 此时隋炀帝在⾼ ![]() 李密在被押解途中对他的同伙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早晨的露⽔,如果押解到⾼ ![]() 现在在路上还可以想想办法,怎么能去下汤锅送死,而不想办法逃跑呢?”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对。 同伙多有金钱,李密要他们拿出来给解差看,并对他们说:“我们死的那天,这笔钱留给你们,恳请用它给我们埋尸,余下的全用来报答你们的恩德。”使者被他们的金钱 ![]() 等到出关以后,解差对犯人的防范渐渐松弛。 李密请求让犯人们购买酒⾁食品,常常整夜狂饮喧哗,使者也并不在意。 当走到邯郸时,夜晚住在村庄中,李密等七个人凿通墙壁逃跑。 李密与王仲伯一道逃到平原郝孝德家里。 孝德对他们不怎么礼遇,李密等遭受饥饿,竟然到了剥树⽪充饥的地步。 王仲伯偷偷回到天⽔,李密到达淮 ![]() 过了几个月,李密郁郁不得志,写了一首五言诗:金风 ![]() 此夕穷途士,空轸郁陶心。 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器。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诗写成后流下热泪。 当时有人觉得他很奇怪,把他的事报告给太守赵他。 县里来捕捉他,李密于是逃到他的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里蔵⾝。 后来丘君明的侄子怀义又告发了他。 皇帝下令抓李密,李密找机会逃走了,丘君明最后坐罪而死。 恰巧东郡贼帅翟让聚集同伙万余人起事,李密归附他。 翟让部下有人知道李密是杨玄感部下的逃亡将领,暗中劝翟让杀了他。 李密非常恐惧,于是依靠王伯当的关系用计策来谒见翟让。 翟让派他去劝说许多小贼,李密所到之处,小贼都降服。 翟让开始敬重他,召来共商大事。 李密对翟让说:“现在我们兵士已多,但粮食没有地方供给,如果旷⽇持久,就会人马困乏,大敌一到,不用多久就会死亡。 不如直趋荥 ![]() ![]() 荥 ![]() 翟让几次被张须陀打败。 一听说他要来,大为恐惧,准备远远躲避他。 李密说:“张须陀虽然勇猛却没有谋略,其部队又多次打胜仗,士兵们既骄狂又凶狠,我们可打一仗就擒获他们。 您只管排列阵势等候他,我保证为您打败他们。”翟让不得已,率领士兵准备打仗。 李密分兵千余人在树林里设下埋伏。 翟让 ![]() 李密与翟让前后夹击,大破敌军,就在阵前斩杀了张须陀,翟让于是令李密树牙旗,单独统率他所带领的部队。 李密又对翟让说:“昏君流亡吴越,反隋力量多如猬⽑,竞相而起,海內饥荒,民不聊生。 明公您以英武杰出的才能,统帅劲旅,理应澄清天下,消灭群凶,岂可在绿林中求食,常作小盗而已!现在东都的士人与庶民,內外离心离德,留守的众官员,政令也不统一。 明公如果亲自率领队伍,直袭兴洛仓,开仓发粮,赈济穷苦百姓,远近的人谁不来归附!百万人的队伍,一下子就可聚齐,先发制人,这个机会不可以失去啊!”翟让说:“我起兵于陇亩之间,没这个指望。 一定要实行您的谋划,那就请您先出发,我带领各部,就做为您的后续增援部队。 夺得仓库之⽇,另议处理办法。”李密与翟让率领精兵七千人,在大业十三年(618)舂天从 ![]() 打开粮仓,任凭百姓取粮,老弱及背着孩子的人都来领粮食,道路上百姓来往不断。 越王杨侗的虎贲郞将刘长恭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五千讨伐李密,李密一次战斗就打败了他们,刘长恭仅免于一死。 翟让由此推举李密为主。 李密在洛口筑城居住,城周长四十里。 房彦藻劝说豫州投降了李密,东都大为震惊。 翟让为李密进献尊号,称魏公。 李密开始推辞不受,诸将领坚决请求,才听从了他们。 设立朝会、祭祀用的⾼台,就魏公位,称元年,设置官署,任命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 授予翟让司徒,封为东郡公。 其他将帅封官授职各有差别。 长⽩山反贼孟让掠劫东都,烧毁丰都市后归附李密。 李密攻下巩县,抓了县长柴孝和,授予护军之职。 虎贲郞将裴仁基献武牢关归附李密,于是派裴仁基与孟让率领二万多士兵袭击回洛仓,攻克了它,烧断天津桥,于是放纵士兵大肆抢劫。 东都出兵追逐他们,裴仁基等大败,仅免于死。 李密又亲自率领三万人 ![]() ![]() 不久郑德韬、杨德方都死了,又任命郑廷页为左司马,郑虔象为右司马。 柴孝和劝李密说:“秦地以华山为险阻,有⻩河环绕,西楚霸王背弃它而导致灭亡,汉⾼祖在此建都而成霸业。 照我的意见,应该叫裴仁基守回洛,翟让守洛口,明公您亲自选拔精锐部队,西袭长安,百姓谁不到郊外 ![]() 攻克京城之后,基业固势力強大,然后才再次长驱崤、函,扫 ![]() ![]() 但是如今英雄争相起兵,实在是怕他人抢在我们前面,一旦失去机会,那就后悔也来不及了!”李密说:“您所谋划的事,正是我长久思考的,的确是上策。 但是昏君还在,跟随他的士兵还很多,我们率领的部队,全是崤山以东的人,既然看到洛 ![]() 大军既然不能向西出山,请允许我秘密行动去观察敌人的动静。”李密听从了他的意见。 柴孝和与数十骑兵到陕县,山贼万余人归附了他。 当时李密军队的士气旺盛,常常进⼊苑囿,与官军连番作战。 逢李密被流箭 ![]() 李密部队惨败,放弃了回洛仓,回到洛口。 柴孝和的部队听说李密败退,各个分散离去。 柴孝和一人骑马回到李密处。 皇帝派王世充率领江、淮劲旅五万人来讨伐李密,李密率部 ![]() ![]() 柴孝和在洛⽔淹死,李密非常悲恸。 王世充在洛西安设营地,与李密互相对抗一百多天。 武 ![]() ![]() ![]() 周法明举江、⻩之地归附李密,齐郡贼帅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 ![]() 翟让的部下王儒信劝翟让做大冢宰,总管各项事务,来夺取李密的权力。 翟让的哥哥翟宽又对翟让说:“天子只可以自己做,怎能让给别人?你如果不能做,我来做天子。”李密听到了他们的话后,产生了谋害翟让的想法。 适逢王世充列阵来攻打,翟让出兵 ![]() 李密与单雄信等率领精锐部队出击,王世充败走。 翟让想乘胜追击,攻占他的营垒,此时天时已晚,李密坚决制止了他。 第二天,翟让与数百人一起到李密驻地,想饮酒作乐。 李密准备好饭食款待他,他带来的随行人员,各个分开吃饭。 各门都设防,翟让没有发觉,李密引翟让⼊座。 他有一张好弓,拿出来给翟让看,叫翟让试 ![]() 当翟让拉満弓准备发 ![]() ![]() 随后杀了翟让的哥哥翟宽及王儒信,随行人员中也有被杀死的。 翟让部将徐世绩被 ![]() 单雄信等都叩头请求怜悯,李密全部宽佑了他们,并用好话安慰他们。 于是率领左右数百人到翟让本部营房。 王伯当、邴元真、单雄信等人⼊营后,告诉大家杀翟让等的意图,翟让的部下没有哪一个敢动。 于是命令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分别统领翟让的部队。 不久,王世充夜袭仓城,李密率部 ![]() 王世充又移师洛北,军营面对着巩县,以后就在洛⽔造浮桥,调动他的全部人马来进攻李密。 李密率领千余骑兵抵抗,失利后退回。 王世充乘机迫近城下,李密挑选精锐骑兵数百人,分为三队出击。 隋军稍稍后撤,自相践踏,掉⼊河中,死亡的达数万人,虎贲郞将杨威、王辩,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智通等诸将领全部死在战场。 王世充仅得免死,不敢回东都,就奔河 ![]() 那天夜里天降大雪,积雪一尺多深,跟随他逃跑的人,几乎死光了。 李密于是修金墉旧城居守,有人马三十余万。 又率兵攻打上舂门,东都留守韦津出门抵御,李密打败了他,在阵上捉了韦津。 同伙劝李密即帝位,李密认为不可。 待大唐义军围困东都时,李密出兵争夺,最后双方军队各自撤退。 不久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反叛,率领部众从江都向北直指黎 ![]() 李密就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去 ![]() 恰好越王杨侗继帝位,派使臣授予李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等职,命令他先平定宇文化及,然后⼊朝佐政。 李密派使者回报谢恩。 宇文化及与李密遭遇,李密知宇文化及的军队缺少食物,速战速决对他有利,所以不同他 ![]() 李密派徐世绩守仓城,宇文化及攻仓城,但没有攻下。 李密与宇文化及隔着河⽔对话,李密谴责他说:“你原来是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罢了,⽗兄子弟都受隋朝厚恩,世代富贵,以至以公主为 ![]() 享受国士的待遇,就应以国士的⾝份来报答国家,怎么能允许皇上失德,不能以死相谏,反而乘反叛之机,亲手 ![]() ![]() 真是天地不能宽容你,人神也不会保佑你。 威 ![]() ![]() ![]() 仓城兵又出来接应,烧毁了宇文化及的攻城器具,大火彻夜不灭。 李密得知宇文化及粮食将尽,因而假装同他讲和,以蒙蔽他的部众。 宇文化及不明⽩,还十分⾼兴,任凭其士兵无拘无束地吃喝,他期望李密送他食物。 正巧李密手下有人犯了罪,逃奔到宇文化及那里,把李密的情况告诉了他。 宇文化及大怒,他的军粮又吃完了,就渡永济渠,与李密在童山下 ![]() ![]() 宇文化及就劫掠汲郡,向北趋赴魏县,这时他的将领陈智略、张童仁等所带领的士兵中归附李密的前后相继。 起初,宇文化及把辎重留在东郡,派他任命的刑部尚书王轨看守。 到现在,王轨以全郡投降李密,李密任命他为滑州总管。 李密领兵西进,派记室参军李俭去东都朝见越王,抓住了杀炀帝的于弘达,献给越王杨侗。 杨侗任命李俭为司农少卿,让他回去复命,召李密⼊朝。 李密到达温县,听说王世充已杀了元文都、卢楚等人,于是回金墉。 王世充既已独揽大权,于是给将士丰厚的赏赐,整修兵器战具,人心又逐渐坚定。 然而李密的士兵缺少冬⾐,王世充缺少粮食,就请求 ![]() 李密开始觉得为难,邴元真等人为了各自的私利,轮流来劝说李密,李密于是就答应了。 原先,东都粮食断绝,来归附李密的人,每天有好几百。 到现在,得到了粮食,来投降的人⽇渐稀少,李密才后悔而停止 ![]() 李密虽然占据粮仓,但无府库,士兵几次作战而得不到奖赏,而李密又对刚归附的士兵厚加抚恤,因此兵众逐渐滋生埋怨情绪。 当时李密派邴元真守兴洛仓。 邴元真出⾝于穷困之家, ![]() ![]() 杨庆听说后告诉了李密,而李密仍持怀疑态度。 正巧王世充率全部人马来决战,李密留王伯当守金墉,亲自率领精兵开赴偃师,以邙山为险阻来守候王世充的部队。 王世充军队来到后,命令数百骑兵渡御河,李密派裴行俨率部队 ![]() 正当⽇暮,双方短暂 ![]() 裴行俨、孙长乐、程咬金等十多名将领都负重伤,李密很不⾼兴。 王世充夜间悄悄地带部队渡过了河,第二天早晨摆开了阵势,李密才发觉,只得在窘迫中仓促出战,结果打败了,同一万多人奔向洛口。 王世充夜围偃师,守将郑廷页被部下推翻,全城投降王世充。 李密准备进⼊洛口仓城,邴元真已派人引王世充部队去了。 李密暗中知道这事但不予揭发,借机同大家商量,准备等王世充的兵士渡洛⽔一半时,然后袭击他。 但当王世充的军队来到时,李密的巡逻侦察骑兵没及时发觉,等到要出战时,王世充的部队已全部渡河。 李密自己揣度不能支撑,就带着骑兵逃走。 邴元真终于拿仓城投降了王世充。 李密的部众逐渐离去,他打算去黎 ![]() 直到今天他的创伤还来康复,他的心怎能保证不变呢?”李密就停止了黎 ![]() 当时王伯当放弃了金墉,驻守河 ![]() 李密又说:“荣幸的是诸君不肯抛弃我,当一起回关中。 我李密虽惭愧无功,诸君一定能保全富贵。”他的府掾柳燮回答说:“从前盆子归附汉朝后,还能享受租赋。 ○裴仁基 河东人裴仁基,字德本。 祖⽗裴伯凤,北周汾州刺史。 ⽗亲裴定,上仪同。 仁基年少时就很骁勇,善习弓马。 开皇初,裴仁基为亲卫。 平定陈国时,他冲锋陷阵,授仪同,赐缣纟采上千段。 后以本官⾝份兼任汉王杨谅王府的亲信。 炀帝继位后,杨谅举兵造反,仁基苦劝。 杨谅大怒,把他关在牢里。 杨谅失败后,炀帝夸奖他,越级提拔他当护军。 过了几年,改授他为武贲郞将,随将军李景到黔安讨伐反叛的蛮贼向思多,因战功升任银青光禄大夫,赐奴婢百口,绢五百匹。 在张掖打败吐⾕浑,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斩杀、俘虏进犯的⾰末⾰曷,授为左光禄大夫。 随炀帝征讨⾼丽,升任光禄大夫。 炀帝巡幸江都,李密占据洛口。 朝廷令裴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占据武牢以抵抗李密。 后荥 ![]() 当时隋朝大 ![]() 仁基见強敌在前,部队疲劳,因此所得的军用物资,马上分给部下。 监军御史萧怀静常常阻止他,部下都很怨恨。 萧怀静又偷偷地抓住了仁基的这短那长,想上告朝廷弹劾他。 仁基惧怕,于是杀了萧怀静,率部投靠了李密。 李密以他为河东郡公。 其子裴行俨,骁勇善战,李密又封他为绛郡公,对他很重用,很亲近。 王世充因东都粮尽,率领全部人马到偃师,与李密决战。 李密问计于诸将,仁基回答说:“世充尽率精兵而至,洛 ![]() 另挑精兵三万,沿⻩河西出,以 ![]() ![]() 世充回去,我们却按兵不动;世充重出,我军又 ![]() 这样,我们就有余力,而他却疲于奔命,就是兵法上说的‘敌出我归,敌归我出,数战以疲劳敌军,多方以贻误敌军’。”李密说:“你知其一,不知其二。 东都洛 ![]() 我按兵蓄力,以观其敝,他求斗不得, ![]() 李密难以违背诸将的话,于是与王世充决战,于是吃了大败仗。 仁基被王世充俘虏。 王世充因为他⽗子都是骁将,深深地礼遇他们,把兄长的女儿嫁给裴行俨。 王世充称帝后,任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裴行俨每有攻战,都所向披靡,号为“万人敌” 王世充怕他的威名,对他很有些防范、猜忌。 裴仁基知道他的意思,心中不安,于是就与王世充所任命的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人谋反。 仁基令陈谦在给王世充进食时,拿匕首劫持王世充,令裴行俨率兵在台阶下接应。 大局确定后,就拥立越王杨侗为帝以辅佐之。 事变快开始时,将军张童仁知其谋而告发了他们,他们都被王世充所杀。 MguXs.CoM |
上一章 隋书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魏征等的小说隋书在线以及隋书免费阅读,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隋书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