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隋书 作者:魏征等 | 书号:10197 时间:2017/3/26 字数:20387 |
上一章 卷四十三 下一章 ( → ) | |
○艺术 夫 ![]() ![]() ![]() ![]() ![]() ![]() ![]() ![]() ![]() ![]() ![]() ![]() ![]() 庾季才子质 卢太翼 耿询 庾季才,字叔奕,新野人也。八世祖滔,随晋元帝过江,官至散骑常侍,封遂 昌侯,因家于南郡江陵县。祖诜,梁处士,与宗人易齐名。⽗曼倩,光禄卿。季才 幼颖悟,八岁诵《尚书》,十二通《周易》,好占玄象。居丧以孝闻。梁庐陵王绩 辟荆州主簿,湘东王绎重其术艺,引授外兵参军。西台建,累迁中书郞,领太史, 封宜昌县伯。季才固辞太史,元帝曰:“汉司马迁历世尸掌,魏⾼堂隆犹领此职, 不无前例,卿何惮焉。”帝亦颇明星历,因共仰观,从容谓季才曰:“朕犹虑祸起 萧墙,何方可息?”季才曰:“顷天象告变,秦将⼊郢,陛下宜留重臣,作镇荆陕, 整旆还都,以避其患。假令羯寇侵蹙,止失荆湘,在于社稷,可得无虑。必久停留, 恐非天意也。”帝初然之,后与吏部尚书宗懔等议,乃止。俄而江陵陷灭,竟如其 言。 周太祖一见季才,深加优礼,令参掌太史。每有征讨,恆预侍从。赐宅一区, ⽔田十顷,并奴婢牛羊什物等,谓季才曰:“卿是南人,未安北土,故有此赐者, ![]() ![]() ![]() ![]() 武成二年,与王褒、庾信同补麟趾学士。累迁稍伯大夫、车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其后大冢宰宇文护执政,谓季才曰:“比⽇天道,有何徵祥?”季才对曰: “荷恩深厚,若不尽言,便同木石。顷上台有变,不利宰辅,公宜归政天子,请老 私门。此则自享期颐,而受旦、奭之美,子孙籓屏,终保维城之固。不然者,非复 所知。”护沈昑久之,谓季才曰:“吾本意如此,但辞未获免耳。公既王官,可依 朝例,无烦别参寡人也。”自是渐疏,不复别见。及护灭之后,阅其书记,武帝亲 自临检,有假托符命,妄造异端者,皆致诛戮。唯得季才书两纸,盛言纬候灾祥, 宜反政归权。帝谓少宗伯斛斯徵曰:“庾季才至诚谨悫,甚得人臣之礼。”因赐粟 三百石,帛二百段。迁太史中大夫,诏撰《灵台秘苑》,加上仪同,封临颍伯,邑 六百户。宣帝嗣位,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邑三百户。 及⾼祖为丞相,尝夜召季才而问曰:“吾以庸虚,受兹顾命,天时人事,卿以 为何如?”季才曰:“天道精微,难可意察,切以人事卜之,符兆已定。季才纵言 不可,公岂复得为箕、颍之事乎?”⾼祖默然久之,因举首曰:“吾今譬犹骑兽, 诚不得下矣。”因赐杂彩五十匹,绢二百段,曰:“愧公此意,宜善为思之。”大 定元年正月,季才言曰:“今月戊戌平旦,青气如楼阙,见于国城之上,俄而变紫, 逆风西行。《气经》云:‘天不能无云而雨,皇王不能无气而立。’今王气已见, 须即应之。二月⽇出卯⼊酉,居天之正位,谓之二八之门。⽇者,人君之象,人君 正位,宜用二月。其月十三⽇甲子,甲为六甲之始,子为十二辰之初,甲数九,子 数又九,九为天数。其⽇即是惊蛰, ![]() 开皇元年,授通直散骑常侍。⾼祖将迁都,夜与⾼颎、苏威二人定议,季才旦 而奏曰:“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兆允袭,必有迁都。且尧都平 ![]() ![]() 季才局量宽弘,术业优博,笃于信义,志好宾游。常吉⽇良辰,与琅琊王褒、 彭城刘、河东裴政及宗人信等,为文酒之会。次有刘臻、明克让、柳抃之徒,虽 为后进,亦申游款。撰《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 形志》八十七卷,并行于世。 瘐质,字行修,少而明敏,早有志尚。八岁诵梁世祖《玄览》、《言志》等十 赋,拜童子郞。仕周齐炀王记室。开皇元年,除奉朝请,历鄢陵令,迁陇州司马。 大业初,授太史令。 ![]() ![]() ![]() ![]() 子俭,亦传⽗业,兼有学识。仕历襄武令、元德太子学士、齐王属。义宁初, 为太史令,时有卢太翼、耿询,并以星历知名。 卢太翼,字协昭,河间人也,本姓章仇氏。七岁诣学,⽇诵数千言,州里号曰 神童。及长,闲居味道,不求荣利。博综群书,爰及佛道,皆得其精微。尤善占候 算历之术。隐于⽩鹿山,数年徙居林虑山茱萸涧。请业者自远而至,初无所拒,后 惮其烦,逃于五台山。地多物药,与弟子数人庐于岩下,萧然绝世,以为神仙可致。 皇太子勇闻而召之,太翼知太子必不为嗣,谓所亲曰:“吾拘 ![]() ![]() ![]() 耿询,字敦信,丹 ![]() ![]() ![]() ![]() ![]() ○韦鼎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祖玄,隐于商山,因而归宋。祖睿,梁开府 仪同三司。⽗正,⻩门侍郞。鼎少通脫,博涉经史,明 ![]() ![]() ![]() ![]() 陈武帝在南徐州,鼎望气知其当王,遂寄孥焉。因谓陈武帝曰:“明年有大臣 诛死,后四岁,梁其代终,天之历数当归舜后。昔周灭殷氏,封妫満于宛丘,其裔 子孙因为陈氏。仆观明公天纵神武,继绝统者,无乃是乎!”武帝 ![]() 初,鼎之聘周也,尝与⾼祖相遇,鼎谓⾼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 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 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上每与 公王宴赏,鼎恆预焉。⾼祖尝从容谓之曰:“韦世康与公相去远近?”鼎对曰: “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帝曰:“公百世卿族,何得尔 也。”乃命官给酒肴,遣世康与鼎还杜陵,乐饮十余⽇。鼎乃考校昭穆,自楚太傅 孟以下二十余世,作《韦氏谱》七卷。时兰陵公主寡,上为之求夫,选亲卫柳述及 萧瑒等以示于鼎。鼎曰:“瑒当封侯,而无贵 ![]() 开皇十二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 而內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 ![]() ○来和 来和,字弘顺,京兆长安人也。少好相术,所言多验。大冢宰宇文护引之左右, 由是出⼊公卿之门。初为夏官府下士,累迁少卜上士,购爵定安乡男。迁畿伯下大 夫,进封洹⽔县男。⾼祖微时,来诣和相,和待人去,谓⾼祖曰:“公当王有四海。” 及为丞相,拜仪同,既受禅,进爵为子。开皇末,和上表自陈曰: 臣早奉龙颜,自周代天和三年已来,数蒙陛下顾问,当时具言至尊膺图受命, 光宅区宇。此乃天授,非由人事所及。臣无劳效,坐致五品,二十余年。臣是何人, 敢不惭惧!愚臣不任区区之至,谨录陛下龙潜之时,臣有所言一得,书之秘府,死 无所恨。昔陛下在周,尝与永富公窦荣定语臣曰:“我闻有行声,即识其人。”臣 当时即言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有天下,愿忍诛杀。建德四年五月,周武帝 在云 ![]() 上览之大悦,进位开府,购物五百段,米三百石,地十顷。 和同郡韩则,尝诣和相,和谓之曰:“后四五当得大官。”人初不知所谓。则 至开皇十五年五月而终,人问其故,和曰:“十五年为三五,加以五月为四五。大 官,椁也。”和言多此类。著《相经》四十卷。 道士张宾、焦子顺、雁门人董子华,此三人,当⾼祖龙潜时,并私谓⾼祖曰: “公当为天子,善自爱。”及践阼,以宾为华州刺史,子顺为开府,子华为上仪同。 萧吉杨伯丑 临孝恭 刘祐 萧吉,字文休,梁武帝兄长沙宣武王懿之孙也。博学多通,尤精 ![]() ![]() ![]() ![]() ![]() ![]() ![]() ![]() ![]() ![]() ![]() ![]() ![]() 房陵王时为太子,言东宮多鬼巉,鼠妖数见。上令吉诣东宮,禳琊气。于宣慈 殿设神坐,有回风从艮地鬼门来,扫太子坐。吉以桃汤苇火驱逐之,风出宮门而止。 又谢土,于未地设坛,为四门,置五帝坐。于时至寒,有楎蟆从西南来,⼊人门, 升⾚帝坐,还从人门而出。行数步,忽然不见。上大异之,赏赐优洽。又上言太子 当不安位,时上 ![]() ![]() 及献皇后崩,上令吉卜择葬所,吉历筮山原,至一处,云“卜年二千,卜世二 百”具图而奏之。上曰:“吉凶由人,不在于地。⾼纬⽗葬,岂不卜乎?国寻灭 亡。正如我家墓田,若云不吉,朕不当为天子;若云不凶,我弟不当战没。”然竟 从吉言。吉表曰:“去月十六⽇,皇后山陵西北, ![]() ![]() ![]() 及炀帝嗣位,拜太府少卿,加位开府。尝行经华 ![]() 时有杨伯丑,临孝恭、刘祐,俱以 ![]() ![]() 杨伯丑,冯翊武乡人也。好读《易》,隐于华山。开皇初,被徵⼊朝,见公卿 不为礼,无贵 ![]() ![]() ![]() ![]() ![]() ![]() 临孝恭,京兆人也。明天文算术,⾼祖甚亲遇之。每言灾祥之事,未尝不中, 上因令考定 ![]() ![]() 刘祐,荥 ![]() ![]() ○张胄玄 张胄玄,渤海蓚人也。博学多通,尤精术数。冀州刺史赵煚荐之,⾼祖征授云 骑尉,直太史,参议律历事。时辈多出其下,由是太史令刘晖等甚忌之。然晖言多 不中,胄玄所推步甚精密,上异之。令杨素与术数人立议六十一事,皆旧法久难通 者,令晖与胄玄等辩析之。晖杜口一无所答,胄玄通者五十四焉。由是擢拜员外散 骑侍郞,兼太史令,赐物千段,晖及 ![]() 胄玄所为历法,与古不同者有三事: 其一,宋祖冲之于岁周之末,创设差分,冬至渐移,不循旧轨。每四十六年, 却差一度。至梁虞广刂历法,嫌冲之所差太多,因以一百八十六年冬至移一度。胄 玄以此二术,年限悬隔,追检古注,所失极多,遂折中两家,以为度法。冬至所宿, 岁别渐移,八十三年却行一度,则上合尧时⽇永星火,次符汉历宿起牛初。明其前 后,并皆密当。 其二,周马显造《丙寅元历》,有 ![]() ![]() 其三,自古诸历,朔望值 ![]() ![]() ![]() ![]() ![]() ![]() 其超古独异者有七事: 其一,古历五星行度皆守恆率,见伏盈缩,悉无格准。胄玄推之,各得其真率, 合见之数,与古不同。其差多者,至加减三十许⽇。即如荧惑平见在雨⽔气,即均 加二十九⽇,见在小雪气,则均减二十五⽇。虽减平见,以为定见。诸星各有盈缩 之数,皆如此例,但差数不同。特其积候所知,时人不能原其意旨。 其二,辰星旧率,一终再见,凡诸古历,皆以为然,应见不见,人未能测。胄 玄积候,知辰星一终之中,有时一见,及同类感召,相随而出。即如辰星平晨见在 雨⽔气者,应见即不见,若平晨见在启蛰气者,去⽇十八度外,三十六度內,晨有 木火土金一星者,亦相随见。 其三,古历步术,行有定限,自见已后,依率而推。进退之期,莫知多少。胄 玄积候,知五星迟速留退真数皆与古法不同,多者至差八十余⽇,留回所在亦差八 十余度。即如荧惑前疾初见在立冬初,则二百五十⽇行一百七十七度,定见在夏至 初,则一百七十⽇行九十二度。追步天验,今古皆密。 其四,古历食分,依平即用,推验多少,实数罕符。胄玄积候,知月从木、火、 土、金四星行有向背。月向四星即速,背之则迟,皆十五度外,乃循本率。遂于 ![]() 其五,古历加时,朔望同术。胄玄积候,知⽇食所在,随方改变,傍正⾼下, 每处不同。 ![]() 其六,古历 ![]() ![]() ![]() ![]() ![]() ![]() ![]() ![]() 其七,古历二分,昼夜皆等。胄玄积候,知其有差,舂秋二分,昼多夜漏半刻, 皆由⽇行迟疾盈缩使其然也。 凡此胄玄独得于心,论者服其精密。大业中卒官。 ○许智蔵 许智蔵,⾼ ![]() ![]() ![]() ![]() 宗人许澄,亦以医术显。⽗奭,仕梁太常丞、中军长史。随柳仲礼⼊长安,与 姚僧垣齐名,拜上仪同三司。澄有学识,传⽗业,尤尽其妙。历尚药典御、谏议大 夫,封贺川县伯。⽗子俱以艺术名重于周、隋二代。史失事,故附见云。 万宝常王令言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怈, 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因而妙达钟律,遍工八音。造⽟磬以献于齐。又尝与 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下,宮 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开皇初,沛国公郑译 等定乐,初为⻩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 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宝常 因极言乐声哀怨 ![]() ![]() 宝常贫无子,其 ![]() 开皇之世,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并讨论坟籍,撰著乐书,皆为 当世所用。至于天然识乐,不及宝常远矣。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 能造曲,为一时之妙,又习郑声,而宝常所为,皆归于雅。此辈虽公议不附宝常, 然皆心服,谓以为神。 时有乐人王令言,亦妙达音律。大业末,炀帝将幸江都,令言之子尝从,于户 外弹胡琵琶,作翻调《安公子曲》。令言时卧室中,闻之大惊,蹶然而起曰:“变, 变!”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其子对曰:“顷来有之。”令言遂歔欷流 涕,谓其子曰:“汝慎无从行,帝必不返。”子问其故,令言曰:“此曲宮声往而 不反,宮者君也,吾所以知之。”帝竟被杀于江都。 史臣曰: ![]() ![]() ![]() ![]() 部分译文 ○庾季才 庾季才,字叔奕,新野人。 他的第八代祖⽗名叫庾滔,随晋元帝南下过长江,官至散骑常侍,元帝封他为遂昌侯,因此安家于南郡江陵县。 祖⽗名叫庾诜,是梁代处士,与同宗族的庾易齐名。 ⽗亲庾曼倩,光禄大夫。 庾季才小时候就很聪明,八岁能背诵《尚书》,十二岁便通晓《周易》,喜 ![]() 庾季才守丧以至孝而出名。 梁代庐陵王萧绩任他为荆州主簿,湘东王萧绎看重他的才能,便把他召来,授给他外兵参军之职。 设立了西台以后,庾季才又多次升官,直至中书郞,兼任太史,封为宜昌县伯。 庾季才坚决推辞太史一职。 元帝说:“汉代司马迁一家几代主掌这一职务,北魏⾼堂隆也任过这个职务,不乏前例,你害怕什么呢?”元帝也很懂星象历法,于是与季才一道仰观天象,元帝闲谈时对庾季才说:“我很担心祸起萧墙,事情一旦发生,我用什么办法可以平息呢?”季才说:“近来天象预示有变故,可能是秦将⼊侵郢都,您应留下得力的臣子坐镇荆、陕两地,您则整顿队伍回京都,以避免祸患。 假使羯寇进攻紧迫,也只会失掉荆、湘两地,至于整个国家,则可以不必担忧。 假使您坚持长留不走,恐怕不合天意。”元帝起初认为这话有道理,后与吏部尚书宗懔等人商议之后还是留下了。 不久,江陵陷落,果然应验了庾季才的话。 周太祖一见到庚季才,就对他特别礼遇,让他任太史。 每次出征,总让他陪同。 周太祖赐给他住宅一区,⽔田十顷,还有奴婢、牛羊及其他物品,对季才说:“你是南方人,还没有安心于北方,我之所以赏赐你这些东西,只想消除你思念故土的心思。 你应该竭尽忠诚侍奉我,我也将用富贵来答谢你。”起初,郢都沦陷之后,士大夫多沦落为贼民。 季才散发他所得的赏赐之物,赎求亲朋故友。 文帝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季才说:“我听说曹 ![]() ![]() 征伐他国而求取贤才,这是自古的常规。 现在郢都陷落,它的君主确实有罪,而那些士大夫有什么过错呢?却让他们都沦落成了低 ![]() 武成二年(560),庾季才与王褒、庾信同任麟趾学士。 后又升任稍伯大夫、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后来,大冢宰宇文护执政,他问庾季才:“近几天天象有什么好兆头?”季才回答说:“我深受朝廷大恩,如果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您,那便同木石一样不近人情。 近来,居上台的那颗星星象有变,是不利于宰相的兆头,你应该还政于天子,告老还乡。 这样你就可以安享天年,并可以得周公旦和汉太伟的美誉,子孙们封地也可久保稳固。 否则,后果难以料想。”宇文护沉思了很久,对季才说:“我本意是这样,只是我的辞呈没有被批准罢了。 你既然是朝官,可以按朝廷惯例行事,就不用⿇烦你另外参劾我了。”从此以后,宇文护对庾季才⽇渐疏远,没再单独会见过他。 直到宇文护被杀,查抄他的书信、札记时,武帝亲临检查。 凡是有假托天命,胡 ![]() 只有庾季才的两封信,极力阐述宇文护宰相的不祥征候,劝宇文护应该放弃权力归政于帝。 文帝对少宗伯斛斯征说:“庾季才为人极忠诚谨慎,很懂得为臣的礼节。”于是赐给他粟粮三百石,布帛二百段,并升他为太史中大夫,命他撰写《灵台秘苑》,加封他为上仪同,又封他为临颍伯,食邑六百户。 宣帝继位以后,又加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加食邑三百户。 当⾼祖任丞相时,曾于夜晚召见季才,问他:“我凭自己平庸不实的才能,却接受如此重任,这天意人事,你怎样看待?”庾季才说:“天道精深微妙,难以意料觉察,仅用人事推测,你的帝王之兆已定,即使我说你难当此重任,你难道能重蹈箕郑⽗和颍考叔的覆辙吗?”⾼祖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来说:“我现在是骑虎难下呀!”于是赐给季才各⾊丝织品五十匹,绢三百段。 ⾼祖说:“你有这番好意,我很惭愧,我应该好好考虑考虑。”大定元年(581)正月,庚季才说:“本月十七⽇早晨,有一股形状像楼阙的青气出现在皇城之上,一会儿就变成了紫⾊, ![]() 《气经》上说:‘天不能没有云而下雨,帝王不能没有瑞气的祥兆而登位。’现在‘王气’已经出现,必须马上应证它。 二月的太 ![]() 太 ![]() 国君登位应选在二月。 这个月十三⽇是甲子⽇。 甲是六甲之首,子是十二时辰的开始。 甲数是九,子数也是九,九是‘天数’,这一天就是‘惊蛰’,即 ![]() 过去周武王在二月甲子(十三)⽇统一天下,周朝延续了八百年,汉⾼祖在二月甲子(十三)⽇称帝,汉朝历时四百年,所以我知道甲子、甲午是符合天命的⽇子。 今年二月甲子(十三)⽇,您应该应证天象,接受天命。”⾼祖采纳了他的建议。 开皇元年(581),授季才为通直散骑常侍。 ⾼祖准备迁都,有一天夜晚与⾼赹、苏威二人刚商定下来,不料第二天一早庾季才就上奏说:“我观察过天象,研究过图谶,⻳卜上的兆纹确实与旧时重合,所以一定要迁都。 再说尧定都平 ![]() 况且自汉建造这座都城至今将近八百年,⽔都是咸的了,不太适合人居住。 希望陛下协调天意人愿,做迁徙的打算吧。”⾼祖非常惊愕,对⾼赹等人说:“这事多么神奇啊!”于是发布命令准备迁都,并赏给季才绢三百段、马两匹,晋升他为公爵。 ⾼祖对季才说:“从今以后,我相信天行有道了。”接着命令季才和他的儿子庾质共同撰修《垂象》、《地形》等书。 ⾼祖对季才说:“天地之间的奥秘,推测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各人所持的见解不同,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差异。 我不想外人⼲预这事,所以让你们⽗子共同修撰。”书写成后上奏皇上,皇上赐给他米一千石,绢六百段。 开皇九年(589),庾季才出任均州刺史。 委任状刚下,季才正要赴任,当时有人建议说,季才精通术艺,应用其所长,皇上又下诏恢复他的原职。 庾季才因为年老,多次上表请求离职,皇上屡次下旨不让辞职。 当时恰逢张胄玄的历法通行,又有袁充说⽇影变长。 皇上将这事拿去问季才,季才说袁充错了。 皇上非常愤怒,于是免去了庾季才的职务,只给他一半的官俸,让他回家。 以后,所有的吉凶祥异,常派人到他家去询问。 庾季才于仁寿三年(603)去世,终年八十八岁。 庾季才 ![]() ![]() 经常选定良辰吉⽇,与琅笽人王褒、彭城人刘珏、河东人裴政及同族的庾信等聚会在一起,饮酒作文。 另有刘臻、明克让、柳巧言等人,虽然是后辈人,也与他们在一起 ![]() 他撰写的《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形志》八十七卷,都通行于世。 ○庾质 庾质,字行修。 小时候就聪明、敏锐,有远大的志向。 八岁能背诵梁世祖的《玄览》、《言志》等十篇赋,被授予童子郞。 仕北周任齐炀王的记室。 开皇元年(581)授为奉朝请,做过鄢陵县令,后升为陇州司马。 大业(605~617)初年,被授予太史令。 庾质品德坚贞,语言耿直。 每当有灾变天象,他一定要把可能发生的灾变当面告诉皇上。 而隋炀帝生 ![]() 庾质的儿子庾俭当时是齐王的部属,炀帝对庾质说:“你不想一心一意地侍奉我,而让你儿子侍奉齐王,为什么要这样三心二意呢?”庾质说:“我侍奉陛下,我儿子侍奉齐王,实际上是一个心愿,不敢有异心。”炀帝怒气未消,因此让他出京任合⽔县令。 大业八年(612),炀帝亲自率兵攻打辽东。 庾质应征到行在所去。 到了临渝,拜见皇上。 皇上对庾质说:“我承奉先王旨意,亲征⾼丽,估量它的土地民人,才相当于我的一个郡县,你认为我能攻克它吗?”庾质回答说:“依我之浅见,讨伐⾼丽是可以取胜的。 但我有一个愚蠢的看法,那就是不希望陛下亲自出征。”炀帝变⾊,说:“我现在已领兵到此,难道可以不见贼人而还吗?”庾质又说:“陛下如果真要前去,我担心会挫损军威。 我仍希望您安扎在这里,命令勇猛的将领指挥军队,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地去攻打它。 行动要迅速,慢则无功。”炀帝不⾼兴地说:“你既然认为这次行动困难,那你留在这里好了。”等到军队回来后,授给他太史令之职。 大业九年(613),炀帝再次出征⾼丽,又问庾质:“这一次又怎样?”庾质回答说:“我实在是愚昧而又执 ![]() 陛下如果要亲自出征,耗费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大。”炀帝恼怒地说:“我亲自出征尚且不能取胜,难道派别人去反能成功吗?”炀帝于是亲征⾼丽。 不久,礼部尚书杨玄感凭借黎 ![]() 炀帝惊恐万分,马上返回,对庾质说:“你上次不许我亲自出征,想必就是这个缘故吧。 那现在玄感可以成事吗?”庾质说:“玄感所据之地,地势虽好,道德威望却不是一向就有的,只借助于百姓的劳苦,希望侥幸成功。 然而现在是天下一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动摇的。”炀帝说:“火星进⼊南斗星域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庾质回答说:“南斗,是楚天的分界。 楚,是玄感的封地。 现在,南斗光⾊暗淡,他最终一定不能成功。”大业十年(614),炀帝从西京往东都去,庾质进谏:“连年征战辽东,民人实在劳苦疲敝。 陛下应该镇守关內,安抚百姓,使他们能致力耕作。 三五年內,使天下民人稍稍富⾜,然后再下去巡省视察,这样做对治国有利,望陛下三思。”炀帝不⾼兴,庾质托病不随皇上去东都,炀帝听说后,很愤怒,派人驱车传令,把庾质拘押到行宮。 ○张胄玄 张胄玄,渤海地人。 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天文、历法。 冀州刺史赵推荐他,⾼祖授予他云骑尉的官职,在太史当值,参议历法事。 当时同辈人中许多都比不上他,因而太史令刘晖等人很忌妒他。 然而刘晖所言有很多不合实际,而胄玄所推算的却很精密。 皇上对此感到很惊奇,令杨素和通术数的人士立议六十一件事,都是用旧历书难以解释的,让刘晖和胄玄等人细加辨析。 刘晖闭口一无所答,胄玄却能通顺解释五十四件事。 于是皇上提升他为员外散骑侍郞,兼太史令,赏赐千段布帛。 刘晖及其同 ![]() 胄玄改定新历法,说从前的历法与实际差一天。 內史通事颜敏楚上奏章道:“汉朝时落下闳改《颛顼历》为《太初历》,说以后会差一天,八百年后,会有圣人来改定。 时至今⽇已有七百一十年,数术家喜 ![]() 胄玄所制定的历法,和古历法不同之处有三点:其一,南朝宋代祖冲之在每一年的末尾,设立岁差,冬至点渐渐后移,不再回到原来的冬至点上。 每隔四十六年,便相差一度。 梁朝虞广刂的历法,嫌祖冲之岁差太多,因而每隔一百八十六年冬至点后移一度。 胄玄认为这两种算法年限悬殊太大,查检古注,发现失误之处很多。 于是折中两家之言,制定新的历法。 他认为冬至点逐年后移,每隔八十三年后移一度。 这样既符合尧时历法所说的太 ![]() ![]() 用这种方法考察前后天文现象,都很合适。 其二,周朝马显创造《丙寅元历》,运用 ![]() ![]() ![]() 当时的术数家大多不能理解。 张宾沿用了这种方法,也没能加以考证。 胄玄认为,增加时间的先后,随节气而不同,笼统地按月推断,在道理上说不通。 于是 ![]() ![]() ![]() ![]() ![]() ![]() 查阅前代加时早晚,作为加减的概率。 从秋分到舂分,太 ![]() ![]() 每一节气之下,就是太 ![]() 其三,自古历法认为,每月初一、十五,不分內外,只要进⼊⻩道⽩道 ![]() 张宾制定的历法,记录了月亮在 ![]() 胄玄认为,⽇行⻩道,一周为一年;月行月道,一周二十七天有余。 月道与⻩道相 ![]() ![]() 初一、十五在距 ![]() 如果月亮在內道运行,即在⻩道以北,月蚀多有应验。 如果月亮在外道运行,即在⻩道以南,即使正在 ![]() 胄玄 ![]() ![]() ![]() 胄玄超越前人的独创之处有七点:其一,自古历书,认为五星的运动是恒速的,对于五星的隐现快慢,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记载。 胄玄经过推论,发现了五星各自的实际运动速率,出现的⽇子,都与古历记载不同。 相差多的达加减三十多天。 比如荧惑星,照平均速度出现在雨⽔,就加上二十九天,出现在小雪,就减去二十五天。 这样,通过加减,就得出实际出现的时间。 五星各自运动的快慢,都同此例,只是差数不同。 这是他经过长期的观测积累才发现的,当时的人们还不能理解。 其二,按星辰旧率计算,运行一周,要出现两次,自古历法,都认为如此,对于应该出现而没出现的情况,就没有人能观测到了。 胄玄经过长期观测积累,发现星辰在运行一周的过程中,有时出现一次,若有同类相感召,又相跟着而出现。 比如辰星平均在早晨出现在雨⽔的,就属应出现而不现的情况。 如果是平均在早晨出现在惊蛰的,在距太 ![]() 其三,自古历法,认为五星运动都是等速的,自第一次出现以后,就可以按固定的速率来推算了。 至于提前或推后的时间,都无人知晓。 胄玄经过长期观测积累,发现五星运动的实际快慢速度,与古历所载不同,有的误差多达八十多天,徘徊范围也相差八十多度。 比如荧惑星前一次很快在立冬初首次出现,二百五十天运行一百七十七度,第二次必出现在夏至初,一百七十天运行九十二度。 无论是推算还是天象显示,都很精确。 其四,自古历法对于月蚀的记载,是按平朔来计算的,推算出的月蚀次数与实际很少相符。 胄玄 ![]() 月亮向着四星运行则快,背之则慢,在相距十五度以外,才按正常速度运行。 于是在 ![]() 其五,自古历法,在加时的时候,无论初一还是十五,都采用同一方法。 胄玄 ![]() 相 ![]() 胄玄对于时间的推算和时差的判断,都很符合天象。 其六,自古历法,认为⽇月相 ![]() 离 ![]() ![]() ![]() 每接近 ![]() ![]() 至于应少反多,应多反少的情况,自古历书,没有加以详细解释。 胄玄 ![]() ![]() ![]() ![]() 若月亮正好在太 ![]() ![]() 自此以后,越远离 ![]() ⽇月相 ![]() 若近夏至,概率又有误差了。 胄玄所推断的⽇蚀的时间,最为详密。 其七,自古历法,把一天分作二分,昼夜长短相同。 胄玄 ![]() ![]() 以上这些独到见解,评论者都很佩服其精谨。 大业年间(605~617),胄玄死于任上。 庾质被押到东都后,皇上下诏将他投进监狱,后来竟死在狱中。 mGUxS.cOm |
上一章 隋书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魏征等的小说隋书在线以及隋书免费阅读,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隋书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