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
蘑菇小说网
蘑菇小说网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乡村小说 官场小说 竞技小说 都市小说 架空小说 同人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耽美小说 仙侠小说
好看的小说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综合其它 短篇文学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名著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宠媳无边 我爱保姆 孝顺儿媳 妖女榨汁 引狼入室 塾女情缘 幸福家庭 枕上余温 母亲任玲 女人如雾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隋书  作者:魏征等 书号:10197  时间:2017/3/26  字数:10386 
上一章   卷四十六    下一章 ( → )
  ○东夷

  ○⾼丽

  ⾼丽之先,出自夫余。夫余王尝得河伯女,因闭于室內,为⽇光随而照之,感 而遂孕,生一大卵,有一男子破壳而出,名曰硃蒙。夫余之臣以硃蒙非人所生,咸 请杀之,王不听。及壮,因从猎,所获居多,又请杀之。其⺟以告硃蒙,硃蒙弃夫 余东南走。遇一大⽔,深不可越。硃蒙曰:“我是河伯外孙,⽇之子也。今有难, 而追兵且及,如何得渡?”于是鱼鳖积而成桥,硃蒙遂渡,追骑不得济而还。硃蒙 建国,自号⾼句丽,以⾼为氏。硃蒙死,子闾达嗣。至其孙莫来兴兵,遂并夫余。 至裔孙位宮,以魏正始中⼊寇西安平,毌丘俭拒破之。位宮玄孙之子曰昭列帝,为 慕容氏所破,遂⼊丸都,焚其宮室,大掠而还。昭列帝后为百济所杀。其曾孙琏, 遣使后魏。琏六世孙汤,在周遣使朝贡,武帝拜汤上开府、辽东郡公、辽东王。⾼ 祖受禅,汤复遣使诣阙,进授大将军,改封⾼丽王。岁遣使朝贡不绝。

  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都于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屈 曲,南临浿⽔。复有国內城、汉城,并其都会之所,其国中呼为“三京”与新罗 每相侵夺,战争不息。官有太大兄,次大兄,次小兄,次对卢,次意侯奢,次乌拙, 次太大使者,次大使者,次小使者,次褥奢,次翳属,次仙人,凡十二等。复有內 评、外评、五部褥萨。人皆⽪冠,使人加揷鸟羽。贵者冠用紫罗,饰以金银。服大 袖衫,大口袴,素⽪带,⻩⾰屦。妇人裙襦加襈。兵器与‮国中‬略同。每舂秋校猎, 王亲临之。人税布五匹,⾕五石。游人则三年一税,十人共细布一匹,租户一石, 次七斗,下五斗。反逆者缚之于柱,爇而斩之,籍没其家。盗则偿十倍。用刑既峻, 罕有犯者。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之属,吹芦以和曲。每年初, 聚戏于浿⽔之上,王乘舆,列羽仪以观之。事毕,王以⾐服⼊⽔,分左右为二部, 以⽔石相溅掷,喧呼驰逐,再三而止。俗好蹲踞。洁净自喜,以趋走为敬,拜则曳 一脚,立各反拱,行必摇手。多诡伏。⽗子同川而浴,共室而寝。妇人奔,俗 多游女。有婚嫁者,取男女相悦,然即为之,男家送猪酒而已,无财聘之礼。或有 受财者,人共聇之。死者殡于屋內,经三年,择吉⽇而葬。居⽗⺟及夫之丧,服皆 三年,兄弟三月。初终哭泣,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埋讫,悉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 置于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敬鬼神,多祠。

  开皇初,频有使⼊朝。及平陈之后,汤大惧,治兵积⾕,为守拒之策。十七年, 上赐汤玺书曰:

  朕受天命,爱育率土,委王海隅,宣扬朝化,使圆首方⾜,各遂其心。王每 遣使人,岁常朝贡,虽称籓附,诚节未尽。王既人臣,须同朕德,而乃驱靺鞨, 固噤契丹。诸籓顿颡,为我臣妾,忿善人之慕义,何毒害之情深乎?太府工人,其 数不少,王必须之,自可闻奏。昔年潜行财货,利动小人,私将弩手,逃窜下国。 岂非修理兵器,意不臧,恐有外闻,故为盗窃?时命使者,抚尉王籓,本问彼 人情,教彼政术。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有何恶, 弗人知,噤制官司,畏其访察?又数遣马骑,杀害边人,屡驰奷谋,动作琊说, 心在不宾。朕于苍生,悉如⾚子,赐王土宇,授王官爵,深恩殊泽,彰著遐迩。王 专怀不信,恆自猜疑,常遣使人,密觇消息,纯臣之义,岂若是也?盖当由朕训导 不明,王之愆违,一已宽恕,今⽇以后,必须改⾰。守籓臣之节,奉朝正之典,自 化尔籓,勿忤他国,则长享富贵,实称朕心。彼之一方,虽地狭人少,然普天之下, 皆为朕臣。今若黜王,不可虚置,终须更选官属,就彼安抚。王若洒心易行,率由 宪章,即是朕之良臣,何劳别遣才彦也?昔帝王作法,仁信为先,有善必赏,有恶 必罚,四海之內,具闻朕旨。王若无罪,朕忽加兵,自余籓国,谓朕何也!王必虚 心,纳朕此意,慎勿疑惑,更怀异图。往者陈叔宝代在江,残害人庶,惊动我烽 候,抄掠我边境。朕前后诫敕,经历十年,彼则恃长江之外,聚一隅之众,昏狂骄 傲,不从朕言。故命将出师,除彼凶逆,来往不盈旬月,兵骑不过数千,历代逋寇, 一朝清,遐迩乂安,人神胥悦。闻王叹恨,独致悲伤,黜陟幽明,有司是职,罪 王不为陈灭,赏王不为陈存,乐祸好,何为尔也?王谓辽⽔之广,何如长江?⾼ 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 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汤得书惶恐,将奉表陈谢,会病卒。子元嗣立。⾼祖使使拜元为上开府、仪同 三司,袭爵辽东郡公,赐⾐一袭。元奉表谢恩,并贺祥瑞,因请封王。⾼祖优册元 为王。

  明年,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祖闻而大怒,命 汉王谅为元帅,总⽔陆讨之,下诏黜其爵位。时馈运不继,六军乏食,师出临渝关, 复遇疾疫,王师不振。及次辽⽔,元亦惶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 云云。上于是罢兵,待之如初,元亦岁遣朝贡。炀帝嗣位,天下全盛,⾼昌王、突 厥启人可汗并亲诣阙贡献,于是征元⼊朝。元惧籓礼颇阙。大业七年,帝将讨元之 罪,车驾渡辽⽔,上营于辽东城,分道出师,各顿兵于其城下。⾼丽率兵出拒,战 多不利,于是皆婴城固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丽若降者,即宜抚纳, 不得纵兵。”城将陷,贼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贼守 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 于是班师。是行也,唯于辽⽔西拔贼武厉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还。九年,帝复 亲征之,乃敕诸军以便宜从事。诸将分道攻城,贼势⽇蹙。会杨玄感作,反书至, 帝大惧,即⽇六军并还。兵部侍郞斛斯政亡⼊⾼丽,⾼丽具知事实,悉锐来追,殿 军多败。十年,又发天下兵,会盗贼蜂起,人多流亡,所在阻绝,军多失期。至辽 ⽔,⾼丽亦困弊,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以赎罪。帝许之,顿于怀远镇,受其降款。 仍以俘囚军实归。至京师,以⾼丽使者亲告于太庙,因拘留之。仍征元⼊朝,元竟 不至。帝敕诸军严装,更图后举,会天下大,遂不克复行。

  ○百济

  百济之先,出自⾼丽国。其国王有一侍婢,忽怀孕,王杀之,婢云:“有物 状如子,来感于我,故有娠也。”王舍之。后遂生一男,弃之厕溷,久而不死, 以为神,命养之,名曰东明。及长,⾼丽王忌之,东明惧,逃至淹⽔,夫余人共奉 之。东明之后,有仇台者,笃于仁信,始立其国于带方故地。汉辽东太守公孙度以 女之,渐以昌盛,为东夷強国。初以‮家百‬济海,因号百济。历十余代,代臣‮国中‬, 前史载之详矣。开皇初,其王余昌遣使贡方物,拜昌为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

  其国东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余里,南接新罗,北拒⾼丽。其都曰居拔城。 官有十六品:长曰左平,次大率,次恩率,次德率,次杆率,次奈率,次将德,服 紫带;次施德,皁带;次固德,⾚带;次李德,青带;次对德以下,皆⻩带;次文 督,次武督,次佐军,次振武,次克虞,皆用⽩带。其冠制并同,唯奈率以上饰以 银花。长史三年一代。畿內为五部,部有五巷,士人倨焉。五方各有方领一人, 方佐贰之。方有十郡,郡有将。其人杂有新罗、⾼丽、倭等,亦有‮国中‬人。其⾐服 与⾼丽略同。妇人不加粉黛,女辫发垂后,已出嫁则分为两道,盘于头上。俗尚骑 ,读书史,能吏事,亦知医药、蓍⻳、占相之术。以两手据地为敬。有僧尼,多 寺塔。有鼓角、箜篌、筝、竽、{⺮虎}、笛之乐,投壶、围棋、樗蒲、握槊、弄珠 之戏。行宋《元嘉历》,以建寅月为岁首。国中大姓有八族,沙氏、燕氏、刀氏、 解氏、贞氏、国氏、木氏、苗氏。婚娶之礼,略同于华。丧制如⾼丽。有五⾕、牛、 猪、,多不火食。厥田下,人皆山居。有巨栗。每以四仲之月,王祭天及五帝 之神。立其始祖仇台庙于国城,岁四祠之。国西南人岛居者十五所,皆有城邑。

  平陈之岁,有一战船漂至海东牟罗国,其船得还,经于百济,昌资送之甚厚, 并遣使奉表贺平陈。⾼祖善之,下诏曰:“百济王既闻平陈,远令奉表,往复至难, 若逢风浪,便致伤损。百济王心迹淳至,朕已委知。相去虽远,事同言面,何必数 遣使来相体悉。自今以后,不须年别⼊贡,朕亦不遣使往,王宜知之。”使者舞蹈 而去。开皇十八年,昌使其长史王辩那来献方物,属兴辽东之役,遣使奉表,请为 军导。帝下诏曰:“往岁为⾼丽不供职贡,无人臣礼,故命将讨之。⾼元君臣恐惧, 畏服归罪,朕已赦之,不可致伐。”厚其使而遣之。⾼丽颇知其事,以兵侵掠其境。

  昌死,子余宣立,死,子余璋立。大业三年,璋遣使者燕文进朝贡。其年,又 遣使者王孝邻⼊献,请讨⾼丽。炀帝许之,令觇⾼丽动静。然璋內与⾼丽通和,挟 诈以窥‮国中‬。七年,帝亲征⾼丽,璋使其臣国智牟来请军期。帝大悦,厚加赏锡, 遣尚书起部郞席律诣百济,与相知。明年,六军渡辽,璋亦严兵于境,声言助军, 实持两端。寻与新罗有隙,每相战争。十年,复遣使朝贡。后天下,使命遂绝。

  其南海行三月,有牟罗国,南北千余里,东西数百里,土多麞鹿,附庸于百济。 百济自西行三⽇,至貊国云。

  ○新罗

  新罗国,在⾼丽东南,居汉时乐浪之地,或称斯罗。魏将毌丘俭讨⾼丽,破之, 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留者遂为新罗焉。故其人杂有华夏、⾼丽、百济之属,兼 有沃沮、不耐、韩獩之地。其王本百济人,自海逃⼊新罗,遂王其国。传祚至金真 平,开皇十四年,遣使贡方物。⾼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其先附 庸于百济,后因百济征⾼丽,⾼丽人不堪戎役,相率归之,遂致強盛,因袭百济, 附庸于迦罗国。

  其官有十七等:其一曰伊罚⼲,贵如相国;次伊尺⼲,次⼲,次破弥⼲,次 大阿尺⼲,次阿尺⼲,次乙吉⼲,次沙咄⼲,次及伏⼲,次大奈摩⼲,次奈摩,次 大舍,次小舍,次吉土,次大乌,次小乌,次造位。外有郡县。其文字、甲兵同于 ‮国中‬。选人壮健者悉⼊军,烽、戍、逻俱有屯管部伍。风俗、刑政、⾐服,略与⾼ 丽、百济同。每正月旦相贺,王设宴会,班赉群官。其⽇拜⽇月神。至八月十五⽇, 设乐,令官人,赏以马布。其有大事,则聚群官详议而定之。服⾊尚素。妇人辫 发绕头,以杂彩及珠为饰。婚嫁之礼,唯酒食而已,轻重随贫富。新婚之夕,女先 拜舅姑,次即拜夫。死有棺敛,葬起坟陵。王及⽗⺟子丧,持服一年。田甚良沃, ⽔陆兼种。其五⾕、果菜、鸟兽物产,略与华同。大业以来,岁遣朝贡。新罗地多 山险,虽与百济构隙,百济亦不能图之。

  ○靺鞨

  靺鞨,在⾼丽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 ⾼丽相接,胜兵数千,多骁武,每寇⾼丽中。其二曰伯咄部,在粟末之北,胜兵七 千。其三曰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其四曰拂涅部,在伯咄东。其五曰号室部,在 拂涅东。其六曰黑⽔部,在安车骨西北。其七曰⽩山部,在粟末东南。胜兵并不过 三千,而黑⽔部尤为劲健。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之肃慎氏也。所居多依山 ⽔,渠帅曰大莫弗瞒咄,东夷中为強国。有徒太山者,俗甚敬畏,上有熊罴豹狼, 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地卑,筑土如堤,凿⽳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相 与偶耕,土多粟麦穄。⽔气咸,生盐于木⽪之上。其畜多猪。嚼米为酒,饮之亦醉。 妇人服布,男子⾐猪狗⽪。俗以溺洗手面,于诸夷最为不洁。其俗而妒,其,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奷之事终不发扬。人 皆猎为业,角弓长三尺,箭长尺有二寸。常以七八月造毒药,傅矢以禽兽,中 者立死。

  开皇初,相率遣使贡献。⾼祖诏其使曰:“朕闻彼土人庶多能勇捷,今来相见, 实副朕怀。朕视尔等如子,尔等宜敬朕如⽗。”对曰:“臣等僻处一方,道路悠远, 闻內国有圣人,故来朝拜。既蒙劳赐,亲奉圣颜,下情不胜喜,愿得长为奴仆也。” 其国西北与契丹相接,每相劫掠。后因其使来,⾼祖诫之曰:“我怜念契丹与尔无 异,宜各守土境,岂不安乐?何为辄相攻击,甚乖我意!”使者谢罪。⾼祖因厚劳 之,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上顾谓侍臣曰:“天地 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然其国与隋悬隔,唯粟末、⽩山为近。

  炀帝初与⾼丽战,频败其众,渠帅度地稽率其部来降。拜为右光禄大夫,居之 柳城,与边人来往。悦‮国中‬风俗,请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褒宠之。及辽东 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从,每有战功,赏赐优厚。十三年,从帝幸江都,寻放归柳 城。在途遇李密之,密遣兵邀之,前后十余战,仅而得免。至⾼,复没于王须 拔。未几,遁归罗艺。

  ○流求国

  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行五⽇而至。土多山洞。其王姓斯氏, 名渴剌兜,不知其由来有国代数也。彼土人呼之为可老羊,曰多拔荼。所居曰波 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树棘为籓。王所居舍,其大一十六间,雕刻禽兽。 多斗镂树,似橘而叶密,条纤如发然下垂。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往往 有村,村有鸟了帅,并以善战者为之,自相树立,理一村之事。男女皆以⽩纟宁绳 发,从项后般绕至额。其男子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饰以⾚⽑,形制不同。妇 人以罗纹⽩布为帽,其形正方。织斗镂⽪并杂⾊纟宁及杂⽑以为⾐,制裁不一。缀 ⽑垂螺为饰,杂⾊相间,下垂小贝,其声如佩,缀珰施钏,悬珠于颈。织藤为笠, 饰以⽑羽。有刀、槊、弓、箭、剑、铍之属。其处少铁,刃皆薄小,多以骨角辅助 之。编纟宁为甲,或用熊豹⽪。王乘木兽,令左右舆之而行,导从不过数十人。小 王乘机,镂为兽形。国人好相攻击,人皆骁健善走,难死而耐创。诸洞各为部队, 不相救助。两阵相当,勇者三五人出前跳噪,言相骂,因相击。如其不胜,一 军皆走,遣人致谢,即共和解。收取斗死者,共聚而食之,仍以髑髅将向王所。王 则赐之以冠,使为队帅。无赋敛,有事则均税。用刑亦无常准,皆临事科决。犯罪 皆断于鸟了帅;不伏,则上请于王,王令臣下共议定之。狱无枷锁,唯用绳缚。决 死刑以铁锥,大如箸,长尺余,钻顶而杀之。轻罪用杖。俗无文字,望月亏盈以纪 时节,候草药枯以为年岁。

  人深目长鼻,颇类于胡,亦有小慧。无君臣上下之节、拜伏之礼。⽗子同而 寝。男子拔去髭鬓,⾝上有⽑之处皆亦除去。妇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文。嫁娶以 酒肴珠贝为娉,或男女相悦,便相匹偶。妇人产啂,必食子⾐,产后以火自炙,令 汗出,五⽇便平复。以木槽中暴海⽔为盐,木汁为酢,酿米麦为酒,其味甚薄。食 皆用手。偶得异味,先进尊者。凡有宴会,执酒者必待呼名而后饮。上王酒者,亦 呼王名。衔杯共饮,颇同突厥。歌呼蹋蹄,一人唱,从皆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 膊,摇手而舞。其死者气将绝,举至庭,亲宾哭泣相吊。浴其尸,以布帛之,裹 以苇草,亲土而殡,上不起坟。子为⽗者,数月不食⾁。南境风俗少异,人有死者, 邑里共食之。

  有熊罴豺狼,尤多猪,无牛羊驴马。厥田良沃,先以火烧而引⽔灌之。持一 揷,以石为刃,长尺余,阔数寸,而垦之。土宜稻、梁、沄、黍、⿇、⾖、⾚⾖、 胡⾖、黑⾖等,木有枫、栝、樟、松、楩、楠、杉、梓、竹、藤、果、药,同于江 表,风土气候与岭南相类。

  俗事山海之神,祭以酒肴,斗战杀人,便将所杀人祭其神。或依茂树起小屋, 或悬髑髅于树上,以箭之,或累石系幡以为神主。王之所居,壁下多聚髑髅以为 佳。人间门户上必安兽头骨角。

  大业元年,海师何蛮等,每舂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希,似有烟雾之气, 亦不知几千里。三年,炀帝令羽骑尉硃宽⼊海求访异俗,何蛮言之,遂与蛮俱往, 因到流求国。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复令宽慰抚之,流求不从,宽取其 布甲而还。时倭国使来朝,见之曰:“此夷琊久国人所用也。”帝遣武贲郞将陈棱、 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自义安浮海击之。至⾼华屿,又东行二⽇至郤鼊屿,又一⽇便 至流求。初,棱将南方诸国人从军,有昆仑人颇解其语,遣人慰谕之,流求不从, 拒逆官军。棱击走之,进至其都,频战皆败,焚其宮室,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 而还。自尔遂绝。

  ○倭国

  倭国,在百济、新罗东南,⽔陆三千里,于大海之中依山岛而居。魏时译通中 国。三十余国,皆自称王。夷人不知里数,但计以⽇。其国境东西五月行,南北三 月行,各至于海。其地势东⾼西下。都于琊靡堆,则《魏志》所谓琊马台者也。古 云去乐浪郡境及带方郡并一万二千里,在会稽之东,与儋耳相近。汉光武时,遣使 ⼊朝,自称大夫。安帝时,又遣使朝贡,谓之倭奴国。桓、灵之间,其国大,递 相攻伐,历年无主。有女子名卑弥呼,能以鬼道惑众,于是国人共立为王。有男弟, 佐卑弥理国。其王有侍婢千人,罕有见其面者,唯有男子二人给王饮食,通传言语。 其王有宮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为法甚严。自魏至于齐、梁,代与‮国中‬相通。

  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 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出便停 理务,云委我弟。⾼祖曰:“此太无义理。”于是训令改之。王弥,后宮有 女六七百人。名太子为利歌弥多弗利。无城郭。內官有十二等:一曰大德,次小德, 次大仁,次小仁,次大义,次小义,次大礼,次小礼,次大智,次小智,次大信, 次小信,员无定数。有军尼一百二十人,犹‮国中‬牧宰。八十户置一伊尼翼,如今里 长也。十伊尼翼属一军尼。其服饰,男子⾐裙襦,其袖微小,履如屦形,漆其上, 系之于脚。人庶多跣⾜。不得用金银为饰。故时⾐横幅,结束相连而无。头亦无 冠,但垂发于两耳上。至隋,其王始制冠,以锦彩为之,以金银镂花为饰。妇人束 发于后,亦⾐裙襦,裳皆有襈。躭竹为梳,编草为荐,杂⽪为表,缘以文⽪。有弓、 矢、刀、槊、弩、、斧,漆⽪为甲,骨为矢镝。虽有兵,无征战。其王朝会,必陈 设仪仗,奏其国乐。户可十万。

  其俗杀人強盗及奷皆死,盗者计赃酬物,无财者没⾝为奴。自余轻重,或流或 杖。每讯究狱讼,不承引者,以木庒膝,或张強弓,以弦锯其项。或置小石于沸汤 中,令所竞者探之,云理曲者即手烂。或置蛇甕中,令取之,云曲者即螫手矣。人 颇恬静,罕争讼,少盗贼。乐有五弦、琴、笛。男女多黥臂点面文⾝,没⽔捕鱼。 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 每至正月一⽇,必戏饮酒,其余节略与华同。好棋博、握槊、樗蒲之戏。气候温 暖,草木冬青,土地膏腴,⽔多陆少。以小环挂鹭鹚项,令⼊⽔捕鱼,⽇得百余头。 俗无盘俎,藉以解叶,食用手哺之。质直,有雅风。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 男女相悦者即为婚。妇⼊夫家,必先跨⽝,乃与夫相见。妇人不妒。死者敛以棺 郭,亲宾就尸歌舞,子兄弟以⽩布制服。贵人三年殡于外,庶人卜⽇而瘗。及葬, 置尸船上,陆地牵之,或以小舆。有阿苏山,其石无故火起接天者,俗以为异,因 行祷祭。有如意宝珠,其⾊青,大如卵,夜则有光,云鱼眼精也。新罗、百济皆 以倭为大国,多珍物,并敬仰之,恆通使往来。

  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 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出处天子至书⽇没处天子无恙” 云云。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明年,上遣文 林郞裴清使于倭国。度百济,行至竹岛,南望罗国,经都斯⿇国,乃在大海中。又 东至一支国,又至竹斯国,又东至秦王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疑不能明也。 又经十余国,达于海岸。自竹斯国以东,皆附庸于倭。倭王遣小德阿辈台,从数百 人,设仪仗,鸣鼓角来。后十⽇,又遣大礼,哥多毗,从二百余骑郊劳。既至彼 都,其王与清相见,大悦,曰:“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 僻在海隅,不闻礼义,是以稽留境內,不即相见。今故清道饰馆,以待大使,冀闻 大国惟新之化。”清答曰:“皇帝德并二仪,泽流四海,以王慕化,故遣行人来此 宣谕。”既而引清就馆。其后清遣人谓其王曰:“朝命既达,请即戒途。”于是设 宴享以遣清,复令使者随清来贡方物。此后遂绝。

  史臣曰:广⾕大川异制,人生其间异俗,嗜不同,言语不通,圣人因时设教, 所以达其志而通其俗也。九夷所居,与中夏悬隔,然天柔顺,无犷暴之风,虽绵 邈山海,而易以道御。夏、殷之代,时或来王。暨箕子避地朝鲜,始有八条之噤, 疏而不漏,简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载不绝。今辽东诸国,或⾐服参冠冕之容,或 饮食有俎⾖之器,好尚经术,爱乐文史,游学于京都者,往来继路,或亡没不归。 非先哲之遗风,其孰能致于斯也?故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诚哉斯言。其俗之可采者,岂徒楛矢之贡而已乎?自⾼祖抚有周余,惠此‮国中‬,开 皇之末,方事辽左,天时不利,师遂无功。二代承基,志包宇宙,频践三韩之域, 屡发千钧之弩。小国惧亡,敢同困兽,兵连不戢,四海然,遂以土崩,丧⾝灭国。 兵志有之曰:“务广德者昌,务广地者亡。”然辽东之地,不列于郡县久矣。诸国 朝正奉贡,无阙于岁时,二代震而矜之,以为人莫若己,不能怀以文德,遽动⼲戈。 內恃富強,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怒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闻也。然则四 夷之戒,安可不深念哉!

  
部分译文

  靺鞨位于⾼丽的北面,城邑部落都有酋长,不统一。

  共有七个部落:其一叫粟末部,与⾼丽接壤,有数千強兵,大多骁勇猛健,经常‮犯侵‬⾼丽。

  其二叫伯咄部,在粟末部的北面,有七千強兵。

  其三叫安车骨部,在伯咄部东北边。

  其四叫着拂涅部,在伯咄部的东面。

  其五叫号室部,在拂涅部的东面。

  其六叫黑⽔部,在安车骨部的西北面。

  其七叫⽩山部,在粟末部东南面。

  兵卒都不超过三千,其中黑⽔部尤为強大。

  拂涅部以东地域,箭头都是用石头做的,这就是古代所说的肃慎氏。

  ⾰末⾰曷人大多依山傍⽔居住,首领称为大莫弗瞒咄,在东面诸夷中是強国。

  有山叫徒泰山,其民俗都惧怕这地方。

  山上有熊、罴、豹、狼等猛兽,但都不伤害人,人也不敢伤害它们。

  这里地势低下嘲,人们筑起像堤一样的土堆,然后凿成洞⽳居住,洞⽳的口向上开着,用梯子搭着出进。

  人们二人一起耕种,多种植粟麦。

  空气含咸味,空气中的盐分粘附在树木上。

  牲畜大多是猪。

  人们磨碎米来做酒,喝了也能醉人。

  妇女穿布⾐,男人穿猪、狗⽪。

  人们习惯用尿洗手洗脸,在诸夷中,他们最不讲清洁。

  那里的人而多忌妒。

  子在外,如有人告诉她的丈夫,那丈夫就要杀掉子,杀了子又后悔,又一定杀掉那告诉他的人,因此,奷之事最终不被告发张扬。

  这里的人都以打猎为业,角弓长达三尺,箭长有一尺二寸。

  人们常常在七、八月间制造毒药,涂在箭头上野兽,被中的即刻会死。

  开皇初,⾰末⾰曷相继派使者前来朝廷上贡。

  ⾼祖对那些使者说:“我听说你们那里的百姓勇敢敏捷,现在见到你们,确实很合我的心意。

  我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像敬重⽗亲那样敬重我。”使者回答说:“我们地处偏僻,道路遥远,听说中原有圣人,便前来朝拜。

  现在,我们蒙受恩赐,能亲自参见皇上,不胜喜,愿意长久做陛下的奴仆。”⾰末⾰曷西北面与契丹接壤,双方经常互相抢掠。

  后来,由于⾰末⾰曷使者前来朝廷,⾼祖劝他们说:“我怜惜契丹与你们没有什么不同,你们应各自把守国土,不也很安乐吗?为什么动不动就互相攻击呢?如果这样,就违背了我的愿望!”使者谢罪。

  ⾼祖于是重重地慰劳他们,在殿前设宴款待他们。

  使者与他们的随员起舞作乐,那舞蹈动作多是作战姿态。

  ⾼祖对⾝边侍臣说:“天地间竟有这些人物,时常演出战斗情景,是何等的过分啊!”只是那⾰末⾰曷与隋国相距遥远,只有粟末部、⽩山部与朝廷相隔较近。

  炀帝当初与⾼丽作战,多次打败⾼丽军队,首领度地稽带领他的部下前来投降。

  炀帝授他为右光禄大夫,派他居守柳城,与边关来往。

  度地稽喜中原风俗,请求穿戴汉族服饰,炀帝称赞他,拿锦绮赏给他,并对他非常宠幸。

  直到辽东战役,度地稽带领他的兵马跟从,经常立战功,炀帝又给他优厚赏赐。

  大业十三年(617),度地稽随从炀帝驾莅江都,不久,又被派回柳城。

  路途中遇到李密反叛,李密派兵阻截他,先后打了十多仗,度地稽只⾝逃脫。

  度地稽到了⾼,又被王顺拔俘虏,不久,逃回到罗艺所在之地。 MguXs.CoM
上一章   隋书   下一章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魏征等的小说隋书在线以及隋书免费阅读,隋书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隋书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