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 书号:10201 时间:2017/3/26 字数:19123 |
上一章 卷七十 下一章 ( → ) | |
元王黎杨严窦 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人。⽗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赐田在扶风,昇主 其租⼊,有劳,请于妃,冒为元氏。载少孤,既长,嗜学,工属文。天宝初,下诏 举明庄、老、列、文四子学者,载策⼊⾼第,补新平尉。韦鉴监选黔中,苗晋卿东 都留守,皆署判官,浸以名闻。至德初,江都采访使李希言表载自副,擢祠部员外 郞、洪州刺史。⼊为度支郞中,占奏敏给,肃宗异之。累迁户部侍郞,充度支、江 淮转运等使。 帝不豫,李辅国用事,辅国 ![]() 盗杀李辅国,载 ![]() ![]() 初,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寄治泾州,大历八年,吐蕃寇邠宁,议者谓三辅以西 无襟带之固,而泾州散地不⾜守。载尝在西州,具知河西、陇右要领,乃言于帝曰: “国家西境极于潘原,吐蕃防戍乃在摧沙堡,而原州界其间,草荐⽔甘,旧垒存焉, 比吐蕃毁夷垣墉,弃不居,其右则监牧故地,巨堑长壕,重复深固。原州虽早霜不 可蓺,而平凉在其东,独耕一县,可以⾜食。请徙京西军戍原州,乘间筑作,二旬 可讫,贮粟一岁。戎人夏牧青海上,羽书比至,则我功集矣。徙子仪大军在泾,以 为 ![]() 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外委主书卓英倩、李待荣,內劫 妇言,纵诸子关通货贿。京师要司及方面,皆挤遣忠良,进贪猥。凡仕进⼲请,不 结子弟,则谒主书。城中开南北二第,室宇奢广,当时为冠。近郊作观榭,帐帟什 器不徙而供。膏腴别墅,疆畛相望,且数十区。名姝异伎,虽噤中不逮。帝尽得其 状。载尝独见,帝深戒之,謷然不悛。客有赋《都卢寻橦篇》讽其危,载泣下而不 知悟。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载由是非 ![]() ![]() 帝积怒,大历十二年三月庚辰,仗下,帝御延英殿,遣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载 及王缙,系政事堂,分捕亲吏、诸子下狱。诏吏部尚书刘晏、御史大夫李涵、散骑 常侍萧昕、兵部侍郞袁騕、礼部侍郞常衮、谏议大夫杜亚讯状,而责辨端目皆出噤 中。遣中使临诘 ![]() ![]() 王氏,河西节度使忠嗣女,悍骄戾沓,载叵噤。而诸子牟贼,聚敛无涯艺,轻 浮者奔走。争蓄 ![]() 帝为太子也,实用载议。兴元元年,诏复其官,听改葬。故吏许初、杨晈、纪 慆等合赀以葬,谥曰荒,后改曰成纵。载败,董秀、卓英倩、李待荣、术者李季连 悉论死。其它与载厚善坐贬者,若杨炎、王昂、宋晦、韩洄、王定、包佶、徐縯、 裴冀、王纪、韩会等凡数十百人。 英倩弟英璘,家金州,州人缘以授官者亦百馀,豪制乡曲,聚无赖少年以伺变, 恃载权,牧宰莫敢问。载诛,英璘盗库兵据险以叛。诏发噤兵及山南西道兵二千讨 捕,刺史孙道平禽杀之。诏给复其州三年。 李少良者,以吏治由诸帅府迁累殿中侍御史。罢,游京师,不见调,愤载不法, 疏论其恶,帝留少良客省, ![]() ![]() ![]() 王缙,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少好学,与兄维俱以名闻。举草泽、 文辞清丽科上第,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郞。禄山 ![]() 缙素奉佛,不茹荤食⾁,晚节尤谨。 ![]() ![]() ![]() ![]() ![]() ![]() 黎⼲,戎州人。善星纬术,得待诏翰林,擢累谏议大夫,封寿舂公。自负其辩, 沾沾喜议论。初,唐家郊祭天地,以⾼祖神尧皇帝配。宝应元年,杜鸿渐为太常卿、 礼仪使,于是礼仪判官薛颀、集贤校理归崇敬等共建:“神尧独受命之主,非始封 君,不得冒太祖配天地。景皇帝受封于唐,即商之契、周之后稷,请奉景皇帝配天 地,于礼宜甚。”⼲非之,乃上《十诘》、《十难》,傅经谊,抵郑玄,以折颀、 崇敬等,曰:“颀等引禘者至⽇祭天于圆丘,周人以远祖配,今宜以景皇帝为始祖, 配昊天圆丘。臣⼲一诘:《国语》称有虞氏、夏后氏并禘⻩帝,商禘舜,周禘喾。 二诘:《商颂‘《长发》,大禘也’。三诘:《周颂》‘《雍》,禘太祖也’。四 诘:《祭法》,虞、夏并禘⻩帝,商、周俱禘喾。五诘:《大传》‘不王不禘,王 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六诘:《尔雅》‘禘,大祭也’。七诘:《家 语》‘凡四代帝王所郊,皆以配天;所谓禘,五年大祭也’。八诘:卢植以‘禘, 祭名。禘,谛也,事取明谛,故云’。九诘:王肃言‘禘,五年大祭’。十诘:郭 璞亦云。此经传先儒皆不言祭昊天于圆丘, ![]() 其《十难》,一曰:“《周颂》《雍》之序曰:‘禘,祭太祖也。’郑玄说 ‘禘,大祭也。太祖,谓文王也’。《商颂》‘《长发》,大禘也’玄曰;‘大禘, 祭天也。’商、周两《颂》,同文异解,索玄之意,以禘加‘大’,因曰‘祭天’。 臣谓《舂秋》‘大事于太庙’,虽曰‘大’,得祭天乎?虞、夏、商、周禘⻩帝与 喾,《礼》‘不王不禘’,皆不言‘大’,玄安得称祭天乎?《长发》所颂,不及 喾与感生帝,故知不为祭天侑喾明矣。商、周五帝大祭见于经者甚详,而禘主庙, 不主天。今背孔子之训言,取玄之偏谊,诬缪祀典,不见其可。” 二曰:“‘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此言惟天子当禘。 如虞、夏出⻩帝,商、周出喾,以近祖配之。自出之祖无庙,及自外至。自外至者, 同之天地,得主而止。又自出者在⺟亦然。《舂秋传》‘陈,则我周之自出’。讵 可谓出太微五帝乎?玄以一‘禘’为三谊,在《祭法》则曰‘祭昊天于圆丘’。在 《舂秋传》则‘郊以后稷配灵威仰’。在《商颂》曰‘祭天’。在《周颂》则禘曰 ‘大于四时祭,而小于祫’。本末驳舛,臆判自私,不⾜以训。” 三曰:“商、周之前,禘所自出。自汉、魏以来,旷千馀岁,其礼不讲。盖玄 所说不当于经,不质于圣,先儒置之不用,是为弃言。” 四曰:“今礼家行于世者,皆本玄学。臣请取玄之隙,还破颀等所建。颀等曰: ‘景皇帝为始祖,以配天。’按《王制》‘天子七庙’。玄曰:‘周礼也。太祖与 文、武之祧,合亲庙四而七。商氏六庙,契与汤合二昭二穆而六。’据玄,则夏不 以鮌、颛顼、昌意为始祖,是又与玄乖背。自古未有以人臣为始祖者,唯商以契, 周以稷。夫稷、契皆天子元妃子。简狄呑玄鸟卵而生契,契佐禹有大功,舜封之商, 其《诗》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后稷⺟曰姜嫄,出野履巨迹 而生稷,稷勤稼穑,尧举为农师,舜封之邰,号曰后稷。其诗曰:‘履帝武敏歆, 攸介攸止。’‘即有邰家室。’舜、禹有天下,契、稷在焉。《传》曰:‘功施于 人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契为司徒,而人辑睦,稷勤百⾕而山死,皆在祀典。 及子孙而有天下,故尊而祖之。” 五曰:“既用玄说,小德配寡,而后稷止配一帝,不得全配五帝。今以景帝配 昊天,于玄为可为不可乎?” 六曰:“众诘臣曰:‘上帝一帝,《周官》: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旅, 众也。则上帝是五帝。’臣曰:‘否,旅有众义,出于《尔雅》。又为祭名,亦曰 陈也。如前所诘,旅上帝为五帝,则季氏旅于泰山可得为四镇琊?’” 七曰:“援玄之言,则景帝亲尽,主应在祧,反配天地,礼不相值。夫所谓始 祖者,经纶草昧,功普体大,以比元气含覆广大者也。故曰万物之始,天也;人之 始,祖也;⽇之始,至也。扫地而祭,则质;器用陶匏,则 ![]() ![]() ![]() 八曰:“景皇帝非造我区夏,不得与夏之禹、商之契、周之稷、汉⾼帝、魏武 帝、晋宣帝、唐神尧皇帝并功,则陟配圜丘,上与天匹,曾谓圜丘不如林放乎?” 九曰:“魏以武帝、晋以宣帝为始祖者,夫 ![]() 十曰:“神尧拯隋室之 ![]() ![]() 议闻,代宗不韪其言。其后名儒大议,而景帝配天卒著于礼。 俄迁京兆尹,颇以治称。京师苦樵薪乏,⼲度开漕渠,兴南山⾕口,尾⼊于苑, 以便运载。帝为御安福门观之。⼲密具同船作倡优⽔嬉,冀以媚帝。久之,渠不 就。俄改刑部侍郞。鱼朝恩败,坐 ![]() ⼲ ![]() ![]() 忠翼本名清潭,与左卫将军董秀皆有宠于代宗。当盛时,爵赏在其口吻,掊冒 财贿,赀产累皆巨万。至是,积前罪,并及诛。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人。曾祖大宝,武德初为龙门令,刘武周攻之,死于 守,赠全节侯。祖哲,以孝行称。⽗播,举进士,退居求志,玄宗召拜谏议大夫, 弃官归养。肃宗时,即家拜散骑常侍,号玄靖先生。炎美须眉,峻风宇,文藻雄蔚, 然豪慡尚气。河西节度使吕崇贲辟掌书记。神乌令李太简尝醉辱之,炎令左右反接, 搒二百馀,几死,崇贲爱其才,不问。李光弼表为判官,不应。召拜起居舍人,固 辞。⽗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有紫芝⽩雀之祥,诏表其闾。炎三世以孝行闻, 至门树六阙,古所未有。终丧,为司勋员外郞,迁中书舍人,与常衮同时知制诰。 衮长于除书,而炎善德音,自开元后言制诏者,称“常杨”云。宰相元载与炎同郡, 炎又元出也,故擢炎吏部侍郞、史馆脩撰。载当国, ![]() 德宗在东宮,雅知其名,又尝得炎所为《李楷洛碑》,寘于壁,⽇讽玩之。及 即位,崔祐甫荐炎可器任,即拜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旧制,天下财赋皆⼊左蔵库,而太府四时以数闻,尚书比部覆出纳,举无⼲欺。 及第五琦为度支、盐铁使,京师豪将求取无节,琦不能噤,乃悉租赋进大盈內库。 天子以给取为便,故不复出。自是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蔵,有司不得计赢少。而宦官 以冗名持簿者三百人,奉给其间, ![]() ![]() ![]() 初,定令有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敝。而丁口转死, 田亩换易,贫富升降,悉非向时,而户部岁以空文上之。又戍边者,蠲其租、庸, 六岁免归。玄宗事夷狄,戍者多死,边将讳不以闻,故贯籍不除。天宝中,王钅共 为户口使,方务聚敛,以其籍存而丁不在,是隐课不出,乃按旧籍,除当免者,积 三十年,责其租、庸,人苦无告,故法遂大敝。至德后,天下兵起,因以饥疠,百 役并作,人户凋耗,版图空虚。军国之用,仰给于度支、转运使;四方征镇,又自 给于节度、都团练使。赋敛之司数四,莫相统摄,纲目大坏。朝廷不能覆诸使,诸 使不能覆诸州。四方贡献,悉⼊內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托进献,私为赃盗 者,动万万计。河南、山东、荆襄、剑南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无几。科 敛凡数百名,废者不削,重者不去,新旧仍积,不知其涯。百姓竭膏⾎,鬻亲爱, 旬输月送,无有休息。吏因其苛,蚕食于人。富人多丁者,以宦、学、释、老得免, 贫人无所⼊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瘁, ![]() 炎兴岭表,以单议悟天子,中外翕然属望为贤相。居数月,崔祐甫疾,不能事, 乔琳免,炎独当国,遂多变祐甫之政,减薄护元陵功优,人始不悦。又请开丰州陵 ![]() ![]() 素德元载,思有以报之,于是复议城原州,节度使段秀实谓“安边却敌,宜以 缓计,方农事,不可遽兴功。”炎怒,追秀实为司农卿,以邠宁李怀光督作,遣硃 泚、崔宁统兵各万人翼之。诏书下,泾军恚曰:“吾军为国西屏十馀年。始自邠土, 农桑地著之安,徙此榛莽中,手披⾜践,既立城垒,则又投之塞外,且安寘此乎?” 又怀光持法严,举军畏之。裨将刘文喜因人之怨,乃上疏求秀实、硃泚为使。诏以 泚代怀光,文喜不奉诏,闭城拒守,质其子吐蕃以求援。时方炀旱,人情 ![]() ![]() 会卢杞以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炎中书侍郞,同秉政。杞无术学,貌 么陋,炎薄之,托疾不与会食,杞 ![]() ![]() ![]() ![]() 先是,严郢为京兆尹,不附炎,炎讽御史张著劾之,罢兼御史中丞。源休与郢 不善,自流人擢休为京兆少尹,令伺郢过。休反与郢善,炎怒。会张光晟谋杀回纥 酋帅,乃使休使回纥。郢坐度田不实,下除大理卿。至是炎罢,其子弘业赇赂狼藉, 故杞引郢为御史大夫按之,并得它过。惠伯为河南尹时,尝市炎第为官廨。御史劾 炎宰相抑吏市私第,贵取其直。杞召大理正田晋评罪,晋曰:“宰相于庶官比监临, 计羡利,罪夺官。”杞怒,谪晋衡州司马。于是当监主自盗,罪绞。开元时,萧嵩 尝度曲江南, ![]() 初,炎矫饬志节,颇得名。既傅会元载抵罪,俄而得政,然忮害 ![]() 庾准者,常州人。无学术,以柔媚自进,得幸于王缙,骤至中书舍人,时流嗤 薄之。再迁尚书右丞。缙得罪,出为汝州刺史。复⼊为司农卿。又善炎,故炎使节 度荆南;晏已诬死,引为尚书左丞。建中三年卒,赠工部尚书。 严郢,字叔敖,华州华 ![]() ![]() ![]() ![]() 宰相杨炎请屯田丰州,发关辅民凿陵 ![]() 御史台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郢言:“罪人 徙边,即流也。流有三,而一用之,诚难。且杀人外犹有十恶、伪造用符印、強光 火诸盗,今一徙之,法太轻,不⾜噤恶。又罪抵徒,科别差殊,或殴伤、夫妇离非 义绝、养男别姓、立嫡不如式、私度关、冒户等不可悉,而与十恶同徙,即轻重不 伦。又按,京师天下聚,论徒者至广,例不覆谳,今若悉待报,有司断决有程,月 不啻五千狱,正恐牒按填委,章程紊挠。且边及近边犯死徒流者,若何为差?请下 有司更议。”炎恶异己, ![]() ![]() 炎之罢,卢杞引郢为御史大夫,共谋炎罪。即逮捕河中观察使赵惠伯下狱,楚 掠惨棘,锻成其罪,卒逐炎崖州,惠伯费州。天下以郢挟宰相报仇为不直。然杞用 郢败炎,內忌郢才,因按蔡廷⽟事,杀御史郑詹,出郢为费州刺史。道逢柩殡,问 之,或曰:“赵惠伯之殡。”郢內惭,忽忽岁余卒。 窦参,字时中,刑部尚书诞四世孙。学律令,为人矜严悻直,果于断。以廕累 为万年尉。同舍当夕直者,闻亲疾惶遽,参为代之。会失囚,京兆按直簿劾其人, 参曰:“彼以不及谒而往,参当坐。”乃贬江夏尉,人皆义之。迁奉先尉。男子曹 芬兄弟隶北军,醉暴其妹,⽗救不止,恚赴井死。参当兄弟重辟,众请俟免丧,参 曰:“⽗繇子死,若以丧延,是杀⽗不坐。”皆榜杀之,一县畏伏。 进大理司直,按江淮狱扬州,节度使陈少游偃蹇不郊 ![]() ![]() ⼊为御史中丞,举劾无所回忌。德宗数召见,语天下事,或决大议,帝器之。 然多与宰相驳异,数为排却,卒无以伤。参由是无所惮,或率情制事矣。时定百官 班禀,参尝为大理司直,故多其⼊,使在丞上。恶詹事李昇,抑其班在诸府少尹下。 中外稍恶其专。 进兼户部侍郞。民家生豕二首四⾜,有司 ![]() 俄以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度支、盐铁使。每延英对,它相罢,参必 留,以度支为言,实专政也。然参无学术,不能稽古立事,惟树亲 ![]() 申,其族子也,为给事中,参亲爱,每除吏多访申,申因得招赂,漏噤密语, 故申所至,人目为“喜鹊”帝闻,以戒参,且曰:“是必为累,不如斥之。”参 以情诉曰:“臣无強子姓,申虽疏属,无它恶。”帝曰:“而虽自保,如外言何?” 参固陈丐。 初,陆贽与参不平,吴通玄兄弟皆在翰林,与贽轩轾不得,申舅嗣虢王则之与 通微等善,遂共谮贽。帝得其奷,逐申为道州司马。不浃⽇,贬参郴州别驾。宣武 刘士宁饷参绢五千,湖南观察使李巽故与参隙,以状闻,又中人为之验左,帝大怒, 以为外 ![]() ![]() ![]() ![]() 吴通玄者,海州人,与弟通微皆博学善文章。⽗道瓘,以道士诏授太子诸王经, 故通玄等皆得侍太子游,太子待之甚善。始,通玄举神童,补秘书正字。又擢文辞 清丽科,调同州司户参军。德宗立,弟兄踵召为翰林学士。顷之,通微迁职方郞中, 通玄起居舍人,并知制诰。凡帝有撰述,非通玄笔未尝慊。 与陆贽、吉中孚、韦执谊并位。贽文⾼有谋,特为帝器遇,且更险难,有功。 通玄等特以东宮恩旧进,昵而不礼,见贽骤擢,颇媢恨。贽自恃劲正,屡短通玄于 帝前, ![]() ![]() ![]() 通玄死,通微⽩⾐待罪于门,帝宥之,內惧祸,不敢行丧服。 赞曰:元载、杨炎各以才资奋,适主暗庸,故致位辅相。若其翦阉尹,城原州 以谋西夏,还左蔵有司,一租赋以检制有亡,诚有取焉。然载本与辅国以利合,险 刻著诸心,溪壑之 ![]() ![]() 部分译文 元载的字叫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人。 ⽗亲名升,本来姓景,曹王李明的妃子元氏得到的赏田在扶风郡,景升主管她的租税收⼊,因有功劳,对元妃请求,改姓元。 元载早年成了儿孤,长大后,好学,擅长写文章。天宝初年,皇帝下诏举行精通庄子、列子、文子的科举试考,元载考取了优等,被任命为新平县县尉。韦镒到黔中道去监督科举试考、苗晋卿当东都留守,都任命他为判官,逐渐有了名声。至德初年,江南东道采访使李希言任命他为自己的副手,升任祠部员外郞、洪州刺史。后⼊京任度支郞中。奏事敏捷周全,唐肃宗对他感到惊异。多次升官后任户部侍郞,担任度支、江淮转运等使。 皇帝害病了,李辅国当权,李辅国的 ![]() 遇到京兆尹空缺了,李辅国说要任命元载,元载想当宰相,坚决推辞。李辅国知道他的用意,第二天,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职和以前一样。唐代宗即位,李辅国权势更大了,多次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才⼲,又提升他为中书侍郞、许昌县子爵。元载因度支事务多,有官员监督管辖,有损威望荣耀,就将全国的钱财和粮食管理权 ![]() 強盗杀死了李辅国,元载私下参与了 ![]() ![]() 当时他草拟的文武官员的功劳有很多错误,元载怕有关部门指责,就请求下诏令任命六品以下的官员时,吏部、兵部就附在各等级中一起奏报,不必检查审核,想用来表示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又赞同王缙,请求将河中作为中都,将关中、河东十州的赋税收到京城里,选择五万士兵驻扎在中都,镇抚各地,皇帝秋末到中都去,初舂回长安,可以避开吐蕃⼊侵。元载自认为奏本呈上就会批准,提前命有关官吏到河中去规划宮殿,建造私宅。皇帝听说了,讨厌他,没批准他的提议。 当初,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寄居治理泾州。大历八年(773),吐蕃进犯分阝宁,有议论的人说京城西边没有山河的险阻,而泾州地势开阔无险阻、驻守无意义。元载曾在西州任官,知道河西、陇右的要害所在,于是对皇帝说:“大唐西部边境现在潘原,吐蕃边防却在摧沙堡,原州在两地之间,草多⽔甜,过去的城堡还在,近来吐蕃毁坏它的城墙,抛弃了不占据它,它的右边就是过去监牧使曾管辖的地方,堑壕深而且长,重叠坚固。原州虽然降霜早不能耕种,但平凉在它的东边,只收这一县的租税,就能供应充⾜的粮食。请求把京城西边的军队调去驻守原州,乘机会筑城堡,二十天可以筑好,储存一年的粮食。吐蕃夏天到青海边去放牧,等他们的情报送到,我们的准备都做好了。把郭子仪的大部队调到泾州,作为主力,派兵驻守石门、木峡、陇山的关口往北直到⻩河,都是连接的山岭险地,敌兵无法逾越。再逐渐驻守鸣沙县、丰安军作为他们的辅助,北边依托灵武五个城,配合他们,之后再攻占陇右,直到安西,这叫作砍断吐蕃的脚,国家就⾼枕无忧了。”他还呈上地形图,又派官吏偷偷到原州去测量河流泉⽔,计算所需劳力,车辆和取运土的工具都准备好了。 但田神功阻挠这个计划,他说:“出兵和分析敌情,老将都认为是难事,皇上听信一个文官的话,让全国都听从他,是错误的。”皇帝因此犹豫没有决定。 元载智谋通达果断,长期受皇帝信任,认为文武才⼲没人比得上自己。在外依靠主书官卓英倩、李待荣,在家里听信 ![]() ![]() 皇帝的恼怒增加了,大历十二年(777)三月十一⽇,仪仗出来后,皇帝驾临延英殿,派左金吾大将吴凑逮捕了元载、王缙,关押在政事堂里。又分别逮捕了他们亲信的官吏和儿子们关进监狱。 有诏命吏部尚书刘晏、御史大夫李涵、散骑常侍萧昕、兵部侍郞袁。。、礼部侍郞常衮、谏仪大夫杜亚审讯,证人罪状都由皇宮里的人提供。皇帝还派宦官去当场问一些隐秘的事,他都认罪。于是皇帝下诏命元载杀自,他 ![]() ![]() 他的 ![]() 几个儿子都很坏,搜刮钱财没有止境,轻薄的人为他们效力。他们争着养艺 ![]() 唐德宗被立为太子,确实是采用了元载的提议。兴元元年(784),有诏恢复了他的官爵,让给他改葬。他过去的官吏许初、杨皎、纪忄舀等凑钱把他安葬了,给他赐谥号叫荒,后来改为成纵。 元载垮台后,董秀、卓英倩、李待荣、道士李季连都被处死。其他和元载 ![]() 杨炎的字叫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 他的曾祖⽗杨大宝,武德初年任龙门县县令。刘武周进攻龙门,他守城战死了,因此赠官为全节侯。他祖⽗杨哲,以行孝有名。他⽗亲杨播,考中了进士,但隐居不做官,唐玄宗征召任命为谏议大夫,他又放弃官职回家奉养⽗⺟。唐肃宗时,到他家里来任命他为散骑常侍,赐称玄靖先生。 杨炎相貌俊美,风度出众,文章雄辩华丽,但豪放任 ![]() 吕崇贲喜 ![]() 宰相元载和杨炎是一个郡的同乡,杨炎又是元载的外甥,因此元载提拔杨炎任吏部侍郞、史馆修撰。元载当权,暗暗选择才能可以接替自己的人,让他亲近自己。开始选中礼部侍郞刘单,但刘单去世了;又选中吏部侍郞蔡邕,蔡邕因罪贬官;后来选中了杨炎,亲近重用,没人比得上。后来元载垮台了,他被牵连贬任道州司马。 唐德宗任太子时,听说了他的名字,又曾得到了杨炎写的《李楷洛碑》,把它挂在墙上,每天读它欣赏。到登基后,崔。。甫推荐杨炎可以重用,就任命他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过去的制度,全国赋税都送 ![]() ![]() ![]() ![]() ![]() 当初国家规定有租庸调法,从开元后太平时间长了,不清查户口土地,记载混 ![]() ![]() ![]() ![]() ![]() 各地贡品租税,都收进了他们自己的仓库,掌权和狡猾的官吏,都在里面做假,假托上缴,实际贪污盗窃的,往往不计其数。河南、山东、荆襄、剑南驻扎大量军队的地方,都把大量收⼊留给自己,国家收⼊很少。向民人征收的税共有几百种,废弃了的不停收,重复的不去掉,新旧累积,没有止境。老百姓流尽了⾎汗,卖骨⾁,不断地 ![]() ![]() 杨炎想改变这弊端,就请求用“两税法”来统一税制。所有劳役的费用,赋税的 ![]() ![]() ![]() ![]() 杨炎从岭南⼊京执政,用独特的见解开导皇帝,朝廷內外一致希望他成为好宰相。过了几个月,崔。。甫病了,不能管事,乔琳被免职了,杨炎独自掌管国家大政,就把崔。。甫的很多做法改变了,又削减了维护元陵的人数和优待,人们开始不満。他又请求挖丰州陵 ![]() ![]() 他感元载的恩,想报答他,这时又提议筑原州城,节度使段秀实说:“守边御敌,应慢慢谋划,现正是农忙时节,不能匆忙开工。”杨炎发怒了,调段秀实为司农卿,命。。宁节度李怀光监督筑城,派朱氵此、崔宁率军各万名在两边警戒。诏书颁下后,泾州军队愤怒地说:“我们为国家防守西部边界十几年。开始在。。州,种田养蚕才安居了,却迁到这荒凉的地方来,披荆斩棘,建成了城堡,却又把我们派到境外,为什么要到那里去呢?”加上李怀光执法严厉,全军都怕他。副将刘文喜利用士兵的怨恨,就上奏请求派段秀实、朱氵此任节度使。皇帝下诏以朱氵此代替李怀光,刘文喜不执行诏令,关上城门抗拒,把儿子送到吐蕃去做人质求援。当时正是炎热⼲旱,人心 ![]() 他又因为刘晏审判元载,自己牵连贬官,就把刘晏贬到忠州,任命庾准为荆南节度使,诬陷并杀死了刘晏,央中和地方的官员都恨他。李正己上奏问刘晏的罪名。杨炎害怕了,就派心腹分别去各道:裴冀出使东都、河 ![]() 称作宣慰,其实是为自己辩解,说“:刘晏过去曾附和奷臣,想立独孤妃为皇后,皇帝自己厌恶他,不是别的过错。”皇帝听说了,派宦官到李正己那里去核实这些话,回来报告说确实如此,因此皇帝讨厌他了,但还没有发作。 遇上卢杞任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提升杨炎任中书侍郞,共同执掌朝政。卢杞不擅长治学和写文章,相貌又丑,杨炎瞧不起他,称病不和他一起吃饭,他心里也记恨。按过去的制度,中书舍人监督尚书省六曹,评议奏章报告。 开元初年,废除了这一职务。卢杞请求恢复,杨炎坚决认为不行,卢杞更生气了。就又秘密告发主书官的过失,要罢官。杨炎说:“主书是我的部门的官员,我将自己处罚他,为什么侵权呢?”当初,杨炎回朝中任官时,路过襄州、汉⽔,因此劝梁崇义进京朝拜,后来又派李舟去邀请劝说他,梁崇义更不安了。到他反叛了,论事的人归罪于杨炎,认为是把他 ![]() ![]() 谢恩后,在延英殿议事出来,他不到中书省去,卢杞发了怒,更想搞垮他了。 此前,严郢任京兆尹,不附和杨炎,杨炎指使御史张著弹劾他,免去了他兼任的御史中丞。源休和严郢不合,杨炎把他从被流放的人提拔为京兆少尹,让他窥探严郢的过失。源休反而和严郢 ![]() ![]() 当初,杨炎假装有志向节 ![]() |
上一章 新唐书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欧阳修、宋祁等的小说新唐书在线以及新唐书免费阅读,新唐书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新唐书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