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科学家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重生小说 >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作者:何事公 | 书号:36600 时间:2017/7/29 字数:6670 |
上一章 三十五、来共梅花溪上居 下一章 ( → ) | |
开学后,因为是第一学年,大学本科的学生们不分专业,都上同样的课程:《工科数学分析基础》、《普通物理学》、《电子线路》、《化学原理》、《无线通信系统概述》。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师资不⾜,另一方面这些都是学科基础课。另外还有一门英语课,因为每个人的⽔平参差不齐,因而分配在⾼等小学、初等中学等不同的班级里面上课。这时候薇拉、莉莉丝她们帮上了大忙。 而预科班的学生,类似于⾼等中学,需要在一年的时间里,把⾼中的所有课程补修完,通过试考,才能顺利进⼊本科阶段。当然,如果某门在⼊学的时候就达到免修,也可以直接旁听本科的课程。 授课采用双人制,一群人围着孙元起和另外一位西洋老师。比如《化学原理》课,先有耶鲁大学的一位博士用英语讲述一边,学生们手里拿着中文教材,努力去理解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本来已经预习一遍,学生们在听课的时候,一方面要解决自己不懂的疑问,一方面也是学英语。孙元起就是桥梁,只有在一方不明⽩,或者双方都不明⽩的时候才出面解答。 学校因为有三十个新学生的加⼊,明显热闹了许多, ![]() 这些新来的学生,明显分为三派:一个是物理传习所的旧班底,因为中学就是崇实中学的校友,接受同样的教育,和孙元起的关系比较铁,很容易抱成一团。这些人除了本科、预科的,还包括⾼中里面的学弟,是势力最大的一派。他们多是接受西式教育,数理化发展平衡,素质比较优秀。另一个是胡勋、曾广锡、左功先、李国秉四个人的小团体,和孙元起也是 ![]() ![]() 这在后来几届的经世大学中渐渐明显,由经世大学附属学校上来的形成“附校派”由外地考⼊的形成“外来派”两派之间常常有或明或暗的竞争。总体来说,附校派要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只有等到经世大学声名鹊起,形成全国统一试考之后,由于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附校派才渐渐式微。 孙元起本来还想教他们组织“学生会”之类的,看样子,他们更喜 ![]() 每天傍晚,孙元起喜 ![]() ![]() “孙先生好!”孙元起正在想如果建造一个电子回旋加速器,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听到有人和自己打招呼,抬头看时,却是胡勋、曾广锡、左功先、李国秉四人,鞠躬的鞠躬,抱拳的抱拳。孙元起挥挥手,示意他们不必客气:“呵呵,你们来了这里,还习惯么?上课什么的,有困难么?” “劳先生问,最初有些不习惯,现在却好了。”胡勋剃了胡须,显得年青不少,倒真有二十四岁的样子。 孙元起点点头。 李国秉却说:“当然,说到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教学,这所学校在大清算是顶尖的,可是,可是住宿和吃饭却差了点!” 孙元起看到李国秉说话的时候,曾广锡捅了他好几指头,想让他别说,他还是说了出来,估计确实是有情绪了。便笑着解释道:“住宿和饮食,确实是个大问题。为什么不解决呢?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学校初建,还没有具体规划,比如学生宿舍〕堂在什么位置。如果随便建造,会影响学校的长期发展,乃至重复建设。如今,国美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正在实地勘测、编制规划,估计明年才会出设计规划图。第二,学校处于草创期,资金有些捉襟见肘,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可能的。再说了,欧 ![]() “可…可…”李国秉“可”了半天,也没有说什么。 薇拉她们四个跟在后面,看见四个年青人围着孙元起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便由薇拉问道:“扬克,这位先生在问些什么?” “有关住宿和饮食的问题,”孙元起解释道“现在学校的附属设施比较恶劣,所以有些不満。” 莉莉丝心直口快:“那你告诉他,等那里建好了,就有地方住了。” 莉莉丝指的,是在小山靠近宿舍〕堂一侧的山 ![]() ![]() “好啊好啊!那个地方风景真不错,如果住在那儿,这个学校就一切完美了!”李国秉乐得只拍巴掌。其他几个人也一脸喜⾊。 孙元起张大嘴巴:对了,李国秉这几个家伙英语一级 ![]() 孙元起敢对莉莉丝说,不仅是因为那些房子会有几套空余,还是因为这些姑娘会在11月底回国美,让她们住住也无妨。可,可这怎么跟学生说呢? 支支吾吾半天,孙元起才说道:“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那些房子是为即将到来的老师们准备的。在舂节后,长沙王益吾、瑞安孙仲容、侯官严几道等国学院老师即将前来执教…” 果然,这四个学生脸苦了下来。 左功先抿了抿嘴:“那就多建几栋呗!” 孙元起只有苦笑:“今年的财政预算已经快要出现⾚字了,总不能让学校举债度⽇吧?” “这没问题,钱我们自己出!”李国秉想当然地说道。 “土地归学校所有,不允许私自建房。这是校规。”这是原则问题,孙元起不能松口,否则以后学校里面肯定 ![]() “…”四个人无语了。 孙元起想起另外一个折中的方法:“当然,学校接受社会的捐赠。如果有资金来改善学生住宿与饮食,校方会尽快启动该项工程。” 胡勋和曾广锡几个人心领神会,朝孙元起拱手告辞而去。 两⽇后,学校收到一笔两万两的捐赠,捐赠人啥也没说,放下银票便飘然而去。校长室只剩下捂着嘴偷笑的孙元起。随后,学生宿舍楼的建设工作提上议事⽇程。 十月底,经世大学 ![]()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福州)人。他是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提倡用西方思想与文化用以挽救国中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所译的书,有赫胥黎(Thomashenryhuxley)的《天演论》、亚丹·斯密(Adamsmith)的《原富》、约翰·穆勒(JamesMill)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斯宾塞(herbertspencer)的《群学肄言》、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说》等,內容涉及生物学、逻辑、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许多部门。其中《天演论》一书的影响特别大巨。鲁迅自述其在南京求学时阅读《天演论》的情况,谓几至废寝忘食的程度,可见此书当时对读者产生的魅力,在文化学术方面影响之深广。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在当时帝国主义竞相瓜分国中,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际,这个学说对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严复译述西方近代的社会政治学说,重在介绍天赋人权的思想,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些思想被顽固派视为洪⽔猛兽,但深得青年知识分子的 ![]() ![]() 孙元起对严复的到来表达了最诚挚的敬意,带着全体学生来到校门的小广场恭候。见严复下车,孙元起执弟子礼上前相 ![]() 严复年青时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虽然现今已经快五十岁,还⾝穿长袍马褂,自有一种军人的气度。见一个年青人带着一群年青人在 ![]() 孙元起快步上前扶住:“严先生,学生孙元起,忝为经世大学校长,热烈 ![]() ![]() 严复点点头:“原来是孙校长。老夫到此谋生,倒要请你多多关照!” “先生学贯中西,严密精邃,为海內外学子所宗仰。在先生面前,却是当不得‘校长’的称呼。所谓校长,不过是负责学校杂务而已。学校精神气质的培养,还在先生的传授。如果先生不吝赐教,可以称呼晚辈‘百熙’。”孙元起恭谨地答道。 “好,那老夫就托大,叫你一声‘百熙’吧!”严复哈哈一笑“老夫年青时,曾在英吉利的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就读,听闻百熙你则是美利坚耶鲁大学的博士,我们都是喝过洋墨⽔的,想来可以找到共同的话题。” 孙元起听了这句,顿时轻松不少,毕竟接受过西方文明,相对开通些。寒暄一阵,便陪着严复走进校园。果然是在西方大学呆过的,严复对于孙元起的构想非常赞赏,那种 ![]() 从山脚下有青石台阶通往那个建在山 ![]() ![]() 这是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从客厅到卧室、从书房到卧室、从浴室到卫生间,一应俱全。严复是拖家带口前来,对于这个小院的这个布置非常満意,连声道谢。孙元起大致介绍了情况,比如可以去下面食堂就餐,如果自己动火做饭,可以托食堂的人到城里买菜买米,也可以跟着车到城里自己购买,只是得下午去,次⽇中午才能回来。 看到严复才到新居,可能需要布置,大致说了几句,便起⾝告辞。等严复休息了几⽇,孙元起专程登门给严复送上经世大学的聘书,并附上薪金两千两⽩银。聘书上恭恭敬敬地写着: “经世大学聘书 兹聘请 严复先生为出任经世大学文学院哲学系系主任、西方哲学教授,任期一学年,年支薪金银两千两。 此聘。 经世大学校长:孙元起(经世大学之印) 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五⽇” 这是孙元起签出的第一封聘书。虽然文学院还没有成立,文学院里的哲学系更是子虚乌有,但孙元起向严复承诺,明年起哲学系即招收学生。 严复在收到聘书的第二⽇,便每周两次,给经世大学的学生讲授西方哲学课程。经世大学终于渐渐有了大学的模样。 在十一月初,杨守敬携带着弟子、近万卷蔵书也到了经世大学。这次,连严复都到校门处恭 ![]() 杨守敬(1839—1915),字鹏云,号惺吾,晚年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法家、泉币学家、蔵书家。有《⽔经阻》、《⽇本访书志》,《湖北金石志》等83种著作传世,名驰中外。杨守敬在1880年至1884年间任驻⽇钦使随员,当时,⽇本正值维新之际,提倡新学,唾弃旧学,古典汉籍更是被看作落后的象征而随意抛掷。于是杨守敬得以大量购进许多国內已散佚的善本秘籍。其蔵书十万余卷,其中海內外孤本逾万卷,对我国文化典籍的保存功不可没。 看着⽩发皤皤的杨守敬,孙元起心中顿生敬意,执礼愈恭。杨守敬也曾在国外呆过,思想较为开阔,虽已花甲,但⾝体強健。孙元起陪着他巡视校园,杨守敬也对学校的环境比较満意,对花瓣状的讲堂尤其赞赏: “此楼中间之讲堂,⾼而穹顶,恰似花蕊;四周花瓣环绕, ![]() 孙元起躬⾝答道:“好教惺老知道,此楼刚建好不久,并无名字。如果惺老不弃,便请惺老赐名!” “嗯,好说,好说。”杨守敬也不客气“《史记·李将军列传》有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此楼呈桃萼状,且在校园之內,可名之曰‘成蹊馆’。” “好名字!”严复抚掌赞道。 孙元起不知道好在哪里,但严复说好了,那定是好的,也赞了几句。 严复又说:“惺吾老学问精粹,然书法亦独步一时,昔在东洋,⽇人无不拜服,拜师者络绎不绝。今得此嘉名,还需请惺吾老题写,方称双美!” 这下孙元起明⽩了,原来杨守敬还是位大书法家,也出声相求。 两人恭敬求书,似乎挠到了杨守敬的庠处,哈哈一笑,也不推辞,只待回到住处挥毫泼墨。走了几步,就到了半山居。杨守敬听了“半山居”这个名字,频频点头,说:“这个名字切合环境,韵味无穷,且有出典。好!好!”进了为他所配备的小院,杨守敬老怀大慰:“好!此处隐处山林,风景绝佳,无丝毫尘俗之气。在此⾐食无忧,安心课徒著书,夫复何求?夫复何求!” 安顿下杨守敬一家,孙元起心中大定。这学校不就起来了么?过了几天,孙元起到杨宅,恭敬地奉上了聘书、两千两⽩银的束脩,礼聘杨守敬出任“即将成立”的国学院副院长、历史地理学教授。到了新地方还没有过了新鲜劲的杨守敬笑呵呵地接受了聘书,还饶有兴致地打开看了看。然后指着上面的“历史地理学”几个字,问孙元起:“百熙,这‘历史地理学’是什么学问?” 孙元起教材编得多了,对于学科的基本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没学过“历史地理学”既然能写出这个词语,就也知道这个词的一些含义。当下,便从学科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理论等角度对“历史地理学”这个学科进行阐述,忽悠眼前这位历史地理学的巨擘。总而言之,孙元起论述了两个问题:一、历史地理学是一个专门的学问,很有研究的必要和研究的空间;二、你要向学生们授课,最好按照新的学科体系,编写一本基本的历史地理学教材。 果然,孙元起从全新角度剖析“历史地理学”对这位老先生触动很大。他点点头:“百熙,你说得很有见地。在国中学术中,地理往往作为史学之一类,就像百熙刚才所说,各种地理学混淆不清,令人无所适从。这历史地理学,老夫研究有年,确实有些心得,却不知其为立独之学问。我以花甲之年,虽 ![]() 杨守敬说着,指了指⾝边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已经四十余岁:“这个是熊会贞,跟随我多年,学问不亚于老夫。如果大学堂的课我不便奔走,便要请他代课。” 孙元起与他见了礼。 杨守敬又指着一位年青的小伙子,只有二十五岁左右:“这是卢弼,字慎之,沔 ![]() 孙元起点点头,又与他见了礼。 杨守敬道:“编书的事,你和这俩人商议,书稿可以拿来我审读一次,如何?” 有这位学坛霸主当名誉主编、审稿人,孙元起还怕什么?只需要大致写出编书体例, ![]() 过了数⽇,孙元起大致写好了提纲,送到杨宅。随着提纲,还有给两个人的聘书:熊会贞是国学院历史地理学副教授,年薪1000两⽩银;卢弼则是经世大学附属⾼等中学的历史教员,年薪500两⽩银。 MguXs.coM |
上一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何事公的小说重生之大科学家在线以及重生之大科学家免费阅读,重生之大科学家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重生之大科学家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重生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