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未删减免费阅读
|
![]() |
|
蘑菇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唐第一公主 作者:罗青梅 | 书号:50247 时间:2020/6/7 字数:7754 |
上一章 第150章 下一章 ( → ) | |
“快撤!” 看到峡⾕中那支客旅的惨状, 商队吓得肝胆俱裂, 落荒而逃,即使抛下所有货物, 也得逃下山! 出乎他们的意料,山匪来去迅速,毫不眷恋, 风卷残云一般搜刮一番后, 扬长而去。 唯有领头之人回眸看了一眼他们的旗帜。 似乎 ![]() 阿福和⾝边的护卫使了个眼神, 悄悄隐⼊人群之中。 他这些年吃过许多苦头,练出一⾝本领, 嗖嗖几下, 顺着山崖边的枯树老藤坠下峡⾕,跟上山匪一行。 雨势磅礴, ⾖大的雨滴砸在脸上⾝上,⽪肤有清晰的痛感。 很快有人发现他, 四五个人拥上前,捆住他的手,送到头领跟前, “阿坤, 抓住一个鬼鬼祟祟的喽啰!” 阿福抬起头,大雨让他视觉模糊。 他知道阿坤这个名字, 当年行走羁縻州,蔡净尘就是用这个名字和山民们结 ![]() 那时候他还和蔡净尘开过玩笑, 他们兄弟叫阿福、阿禄,蔡净尘叫阿坤,可以结拜当义兄弟。 蔡净尘扯紧缰绳,居⾼临下俯视阿福“带他回山寨。” 他说的是方言。 山寨建在一处陡峭的山壁之下,借着地利盖起望楼山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队伍冒雨回到山寨,一群骨瘦如柴的妇人孩子笑着 ![]() 阿福不动声⾊观察整座山寨,确信躲在寨里的全是老百姓。 一个月前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唯唯诺诺,等着官府接济,一个月后这些庄稼汉子跟着蔡净尘杀人劫货,下手一点也不手软。 他叹口气。 有人把他送进一间⼲燥温暖的明堂,地上一盆木柴烧得噼里啪啦响,火光映照之下,屋子里显得格外敞亮。 蔡净尘带着一⾝寒凉⽔汽走进明堂,撩起袍角,席地而坐,靠着火盆烘烤 ![]() 他又换了一种方言,既不是官话,也不是本地山民们的土话。 阿福双手被捆缚在背后,只能庇/股用力,慢慢蹭到火盆旁,咬牙切齿道:“你疯了!为什么混在山匪里?我找了你这么久!为什么一直躲着不现⾝?” 蔡净尘抬起眼帘,瞥他一眼“蔡净尘已经死了。” 阿福哑然。 “你已经找到尸首了。”蔡净尘摸出一把匕首,拨动火盆里的树枝,让火烧得更旺,轻声说“蔡净尘和马氏,都死了。” 屋外⽩茫茫一片,雨声响亮。 即使知道没人能听懂他们的对话,阿福还是尽量庒低声音,他双眼发红“为什么?我不明⽩!为什么要假死?为什么不回长安?是因为阿婶吗?” 他确实找到蔡净尘的尸首了,早在一个月之前。马氏生前住过的地方被一把火烧得⼲⼲净净,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唯独只有一具尸首。 县令请来仵作,仵作仔细勘验火场,最后报告说庵堂的男尸是南下探亲的蔡净尘。 报告已经送往长安,不久过后裴英娘就会接到蔡净尘已死的消息。 阿福不相信蔡净尘死了,他悄悄私下探访,苦苦追寻数月,终于找到蔡净尘的蛛丝马迹。 他隐姓埋名,躲在逃荒的灾民们中,不知怎么成了他们的首领。 一道雪⽩亮光擦过阿福的面颊,蔡净尘手中的匕首直直对着他。 阿福梗着脖子,冷哼道:“你想怎么样?!杀人灭口?” 蔡净尘没吭声,手腕一沉,削断他背上的绳索。 阿福翻个⽩眼, ![]() ![]() 他怀疑马氏是不是死于非命,蔡净尘才会突然发疯。 然而蔡净尘摇了头摇“阿娘走得很安详。” 马氏年轻时跟着蔡老大过活,三天两头挨打,落下一⾝病症,后来又与人为奴,每天辛苦劳作,没有及时保养,这些年⾝子越来越差。裴英娘送了许多名贵的药材补品给她,她安心调养,没受什么罪,但是⾝体还是一⽇比一⽇衰弱,算是无疾而终。 蔡净尘陪马氏度过最后一段⽇子。 爱子在侧,马氏走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 “那你为什么把庵堂烧了!”阿福很想揪着蔡净尘的⾐襟把他臭骂一顿“阿婶走了,你还有我们啊!你忘了娘子了?娘子天天记挂着你,一遍遍派人来寻你,你竟然敢假死骗娘子!” 蔡净尘沉默半晌,抬起头“阿福。” 他第一次用这么认真的语气叫阿福。 阿福愣了片刻。 “大理寺的王御史是娘子从前的表兄,他被圣人派遣去陇右道协助执失都督,之后大理寺来了一个新御史,名叫方鸿。”蔡净尘缓缓道“方鸿铁面无私,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他绝不留情。他不同情弱者,不惧怕強者,是真正的铁石心肠之人。” 阿福垂眸不语。 蔡净尘接着说:“他任职第一天,就让人调出我阿娘弑夫的案卷,要重新彻查当年的案子。” 方鸿很快看出案情的疑点,派人问询马氏,马氏没有露出破绽。 可方鸿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竟然不远万里,亲自赶赴羁縻州,当面质问马氏。 蔡净尘赶到庵堂的时候,方鸿刚刚离开。 半个月后,马氏走了,没有一点痛苦,她害怕方鸿 ![]() 蔡净尘安葬好⺟亲,布置好一切后,烧了庵堂。 方鸿还会去而复返,⺟亲走了,他死了,大理寺即使想翻案,也查不出什么。 死无对证。 阿福哆嗦了两下“你…你应该和娘子商量…” 蔡净尘收起匕首“你都能猜出实情,我若再在娘子⾝边待下去,迟早会露出端倪。” 除了他、马氏和裴英娘,没有人知道当年的真相。 但是纸包不住火,阿福看出来了,难保方鸿看不出来。 阿福咬牙道:“我不会出卖你的!娘子更不会!我只是大概猜到一点,从来没有深想过,我没有和别人透露过什么,连阿禄都毫不知情!” “我知道。”蔡净尘望着火盆中跳动的火焰,火光笼在他俊秀的面孔上,他的神情显得很温柔“娘子不在乎…她派人教我读书写字,让我明⽩道理,她同情我,可怜我…就算事情暴露,娘子还是会庇护我。” 但是他不需要庇护了,既然一辈子摆脫不了 ![]() ![]() 他这些年任劳任怨,救济百姓,挣得的所有钱粮除了奉养阿娘,剩下的全部捐出去修桥铺路,赡养孤寡,他长年穿几套朴素的旧⾐裳,从不去平康坊寻 ![]() 裴英娘很欣慰,觉得他是一个好人。 其实他不是。 “我记得你们兄弟是士族出⾝…”蔡净尘道“为什么阿禄甘心为奴?” 阿福和阿禄一直是裴英娘的属下,并没有⼊奴籍,兄弟俩当初投效裴英娘时,和她说好,⽇后要自立门户,恢复家族旧时荣光。 但阿禄做了相王府的外管家,那就不一样了,他放弃原来的姓氏,等于彻底成了相王府的奴仆。 阿福轻叹一声,道:“我们兄弟受人恩惠,岂能知恩不报?阿禄甘愿效忠娘子,壮大家族之事,还有我。” “士族之子,能果断舍弃出⾝,回报娘子…我不如你们,我连知恩图报都做不到。”蔡净尘淡淡一笑“我不如你和阿禄,继续待在娘子⾝边,迟早会给娘子带来祸患。阿娘死了,我了无牵挂,以后世上再无蔡净尘。你回去吧,告诉娘子,我已经死了。” 裴英娘不会放弃他,那他就自己放逐自己。 阿福一拳头挥向蔡净尘“你混蛋!你忘恩负义!假死就能解脫吗?” 蔡净尘扭过脸,因为这一拳而微微皱眉“不能。” 从他失手推倒阿耶,杀死阿耶的那天起,余生必须背负弑⽗的罪孽,永远无法解脫。 连⺟亲也是间接为保护他而死的。 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像即将溺⽔而亡的人, ![]() ![]() 他注定是鄙 ![]() 既然不可能和她并肩,何必留在她⾝边连累她的名声。 “那你为什么要带领灾民作 ![]() 蔡净尘被他打得翻仰过去。 他一手撑地,爬起⾝,擦掉嘴角的⾎迹——阿福的手劲不小“方鸿不会无缘无故怀疑我,他是六王的人,趁着民 ![]() 阿福呆了一呆,双手颤抖“你、你把方鸿杀了?!你带领灾民作 ![]() “不,你要记住,方鸿不是我杀的,他死于山匪作 ![]() “你待在这儿,六王就会放过娘子?”阿福握紧拳头“与其远远躲开,为什么不和娘子一起商讨应对之法?” 蔡净尘沉默了一瞬。 暂时还没人知道他隐秘的心思,所以没人会说三道四,等真相暴露的那一天,就不一样了。 裴英娘是备受爱戴的永安公主,是尊贵的相王妃,他不能成为她的污点。 而且…阿娘走了,他什么都没了,他怕有一天自己会控制不住…裴英娘那样⼲脆,一定会像拒绝执失都督一样,彻底远离他。 说不定还会厌恶他。 “我不会在这里待很久。阿坤是个很常见的名字,他们以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山民,我不会给娘子添⿇烦…”他低头绞⼲⾐袖,轻声说“这伙山匪只是吃不 ![]() “你要去哪里?”阿福怔怔道。 蔡净尘微微一笑,火光照耀中颊边的刀疤异常醒目。 他抬起手,一记手刀砍向阿福的后颈。 阿福软倒在地。 今年长安的秋天来得格外早。 刚回相王府的时候,榴花红 ![]() ![]() 冯德端着漆盘走进回廊,盘里一团团彩线颜⾊鲜 ![]() 李旦负手站在石榴树下,望着庭前空空的秋千架,微风拂动彩绦,铃铛摇曳,送出阵阵脆响。 藤萝间一串串葡萄低垂,西域引进的葡萄种苗,结的葡萄圆润晶亮,据说很甜。 裴英娘刚住进来时就盼着尝尝葡萄了,现在葡萄 ![]() 等她回来的时候,葡萄多半已经烂光。 “郞君,去九成宮的人应该快到了,再过不久娘子就能回来。”冯德试探着道“是不是派几个人去城门守着?等娘子车驾到了,您好出去 ![]() 李旦沉默半晌,摇头摇。 自从圣人册立六王为太子,相王府渐渐有风雨飘摇之势,郞君早出晚归,变得更寡言少语了。 也更让人猜不透。 冯德默默叹息,没敢接着劝,躬⾝退下。 武攸暨抵达九成宮的时候,裴英娘和李令月早就把行礼收拾好,只等动⾝。 前几天李旦信上说会有人接她们回长安,她以为李旦会亲自来,没想到当苦力的是武攸暨。 韦沉香抱着李裹儿,紧紧跟着裴英娘,翘首以盼,生怕她们把她丢下。 因缘巧合,李显的长女最后取名李裹儿——裴英娘曾犹豫要不要劝韦沉香改个名字,思量之后还是作罢,韦沉香分明是想借女儿邀宠,以 ![]() 武攸暨瘦了些,精神气倒是还好,笑呵呵和几人见礼,还给薛绍、李令月的儿子和韦沉香的女儿准备了见面礼。 韦沉香大为感动,谢了又谢。 裴英娘问起郑六娘,武攸暨脸⾊微红,嘿然道:“她还早着呢。” 一行人乘坐牛车出发,薛绍为了照顾李令月和儿子,也窝在卷棚车里。 骑马的是武攸暨和裴英娘。 “姑⺟和太子…”武攸暨催马上前,和裴英娘并辔而行,小声说“⽔火不容。” 以前武皇后和李弘虽然偶有争执,但表面上还维持着⺟慈子孝。 李贤锋芒毕露,不耐烦和武皇后虚与委蛇,満朝文武都看得出李贤十分疏远武皇后。 “端五节时,姑⺟赐下黍粽、艾酒、荔枝、卢橘,命人送往东宮,太子推拒,和宮人说,他怕自己吃错东西。姑⺟大怒。”武攸暨眉头紧皱,武皇后和太子关系紧张,他⾝为武家人,在朝中着实尴尬。 武承嗣一心为武皇后排除异己,不在乎同僚们的眼光,武攸暨不一样,他辛辛苦苦才和同僚们建立起信任,不能功亏一篑。 裴英娘蹙眉道:“圣人呢?” 武攸暨环顾一圈,小声说“先太子逝世后,圣人一病不起,已经数月完全不理政事了。” 李治真的不管朝政了? 裴英娘捏紧手中的银丝鞭绳“你来之前,相王可有什么吩咐?” 武攸暨面露尴尬之⾊“实不相瞒,我只见到相王府的长史,相王不曾有什么话嘱咐我。” 裴英娘没再问起李旦,转而说起其他事。 秋⾼气慡,漫山红遍,官道两旁山岚绮丽,花团锦簇,一层层红⻩⾊彩浓淡相映,山下沃野千里,像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边欣赏烂漫山⾊,一边慢慢赶路。 薛绍和武攸暨偶尔来了兴致,停车山道,对着疏朗秋光赋诗几首,题写在路过的驿站里。 寺庙、驿站、风景名胜是诗人们留诗最多的地方。 裴英娘每到一处驿站,走进去四处瞧瞧,看到好诗,立刻命人抄录下来,顺便连诗人的姓名籍贯一并记下。 诗人们到处留下诗作,为的就是扬名。每年有无数进京赶考的学子、北上游历的文人,因此长安附近的驿站墙壁上密密⿇⿇,全是诗句文赋。 驿长苦着脸告诉裴英娘,诗人们文思泉涌,到处刻字,他们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重新粉刷院墙。已经闻名天下的大文豪留下的诗,当然不能随便铲掉,只能委屈那些默默无闻的学子们。 裴英娘灵机一动。 汉末时有月旦评,无论是谁或是谁的诗词字画,经过品评后,立刻⾝价百倍,闻名天下,从此跻⾝上流士族圈子。天下英豪,都以被品评为荣,哪怕是被骂得体无完肤,依然有人甘之如饴。 诗人们分散东西,南来北往,很难聚齐,举办诗会只是热闹风光罢了,意义不大。 既然驿站、寺庙到处有人留诗,不如定期派人抄录所有诗作,每隔一段时间评出前十名,凑够百首后,刊印成诗集,一定能迅速流传开来,引得天下文人学者趋之若鹜。 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佳作,免得锦绣文章被不识字的驿站奴仆无情刮掉。 裴英娘越想越觉得可行。 修撰古籍的事工程浩大,需要菗调大批学士,调用朝廷的全部蔵书,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没有朝廷的襄助,个人可能需要花费一二十年,才能⼲出一点点眉目。 所以李治一纸敕令颁下,李旦不能违抗旨意,只能让李贤接手。 但是品评诗赋,刊印诗集这种事,不需要大动⼲戈,相王府完全能自己办好,李治管不着。 李贤如果还想抢的话,他们绝不会退让。 裴英娘打定主意,默默盘算章程,回到长安时,她连具体的人选都想好了。 公主府、相王府、英王府的仆从在城门外等候多时,看到柳林后渐渐驰来的车马,纷纷 ![]() 李令月掀开车帘,往外看一眼,不満道:“几个月不见,八兄竟然不来接英娘?” 她说话的声音很低,怕裴英娘听到会伤心。 薛绍抱着儿子,头摇道:“英王也没来,或许今天圣人有事召见他们。” 韦沉香没看到李显来接她,哭哭啼啼,怀里抱着的李裹儿也跟着大哭,英王府的下人正在劝解她。 李令月听到哭声,心里愈加烦躁,脸⾊ ![]() ![]() 她起⾝钻出卷棚车“如果八兄敢冷落英娘…我…” 秋风萧瑟,薛绍低头拢紧儿子的小⾐裳,没有听清她说了什么。 裴英娘远远看到阿禄和其他相王府家奴,想要下马,阿禄几步奔上前,笑嘻嘻道:“娘子,咱们从舂明门回去。” 舂明门和隆庆坊离得最近。 裴英娘莫名所以,和李令月等人辞别,没有下马,直接拨转马头,和众人分开。 秋天也是郊游的好时节,舂明门前熙熙攘攘,士民百姓,男女老少,趁着晴朗天气,盛装出行,相约去乐游原玩耍。 相王府的甲士豪奴们簇拥着裴英娘进城,很快拐到空阔宽敞的长街上。 宅邸巍峨,绵延近半座里坊,时不时可以窥见坊墙之后精巧华丽的飞檐翘角,府门外护卫层层把守,庄严肃穆。 王府重地,平民百姓不敢接近,相王府门前的长街异常冷清,只有马蹄踩过石板的踏响。 裴英娘环顾左右,啼笑皆非。 王府外沿路的院墙和街旁榆树上,百花齐放——自然不是真的鲜花,而是彩绸锦帛编织出的假花。 她骑在马上,目光所及之处,牡丹、芍药、山茶、莲花、芙蓉、海棠、蔷薇、紫薇、绣球…各⾊繁花竞相绽放,锦绣如云,一派绚烂舂光。 树枝上系満彩绦,微风过处,彩绦 ![]() ![]() 一道⾼大的⾝影立在府门前,穿茶绿褐圆领掐金丝蜀锦袍,戴紫金冠,脚踏皂靴, ![]() 他缓缓走下石阶,伸出手。 裴英娘翻⾝下马,笑着扑进男人怀里。 MgUXs.Com |
上一章 大唐第一公主 下一章 (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罗青梅的小说大唐第一公主在线以及大唐第一公主免费阅读,大唐第一公主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大唐第一公主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