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未删减免费阅读
蘑菇小说网
蘑菇小说网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乡村小说 官场小说 竞技小说 都市小说 架空小说 同人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耽美小说 仙侠小说
好看的小说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总裁小说 灵异小说 综合其它 短篇文学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经典名著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宠媳无边 我爱保姆 孝顺儿媳 妖女榨汁 引狼入室 塾女情缘 幸福家庭 枕上余温 母亲任玲 女人如雾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蘑菇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唐第一公主  作者:罗青梅 书号:50247  时间:2020/6/7  字数:5632 
上一章   第203章    下一章 ( → )
  武太后没有给朝臣们太多气的辰光。

  新年伊始, 在流放袁宰相満门后,她下令改东都洛为神都, 改三省及诸司名称, 修明堂,尊佛抑道, 捐出数百万财物大修佛寺, 加尊号“圣⺟神皇” 称“陛下”自称“朕” 并于花朝节前率领群臣迁都至神都。

  李显还没有被废黜, 但基本上和废黜没有什么两样。

  李唐皇室在长安留下太多烙印, 武太后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进一步削弱降低皇室的威望, 她要在洛开启新的篇章, 尽情施展她的政治抱负。

  官职衙门的名称、官员的服⾊和随⾝佩戴的佩饰、年号…只要是和李氏有关的,武太后全部下令更改。

  上元节的彩灯还未撤下,先前被贬谪的丘神勣和武承嗣奉诏回京, 进宮觐见武太后,进献凿刻有“圣⺟”“神皇”等字迹的⽩石, 立马升官。

  越来越多的官员以进献祥瑞的名义奉表进京。

  今天南边飞来一只神鸟, 明天东边海上爬来一只神⻳,后天北方降下一道霹雳,劈开一棵古树,树中蔵有神图…

  老百姓们应接不暇。

  所有神迹通通指向一个主题:女皇临人, 永昌帝业。

  一片哗然。

  原先以为武太后只是想效仿吕后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太后这些举动,显然是在为登基做准备,李世江山将不复存在。

  武太后的心腹宠臣们野心,从龙之功让他们热⾎沸腾,他们鞍前马后,积极为太后扫清障碍。

  而那些摇摆不定的,要么彻底投向武太后,要么孤注一掷,暗中联合宗室,准备起事。

  ⾼祖十一子韩王元嘉、十四子霍王元轨、十九子鲁王灵夔、太宗八子越王贞以及他们的子孙亲友,密谋共同起兵,攻向神都,武太后退位。

  是年三月,李敬业等杀害扬州长史,据扬州起兵,才子骆宾王写就《讨武氏檄》,派人散发往各州、县,楚州司马率众响应。

  扬州是运河枢纽,商业重镇,李敬业等人占据扬州,反对武太后,投奔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骆宾王一篇洋洋洒洒的《讨武氏檄》,顷刻间传遍大江南北,骆宾王原本就是闻名遐迩的大才子,檄文流传开来后,更是一举成名天下知。

  天下文人学子看过《讨武氏檄》后,无不击节赞叹,既敬佩骆宾王的出众才华,也仰慕他的过人胆识。

  舂暖花开时节,山中桃杏花次第开放,站在寺中阁楼远目眺望,视线所及之处,一片片娇红花和山间青翠相辉映,灿如云霞彩练,蔚为华美。

  裴英娘带着半夏和忍冬登楼赏花。

  吃过茶,她斜倚美人靠,看完一卷手抄的《讨武氏檄》,随手撂在一边,翻开另一本册子。

  这本书册是朝廷刊印的,由卢雪照亲笔撰写,內容很简单,语言很简洁,是一封公开驳斥骆宾王的骈文。

  卢雪照才华不及骆宾王,但他准确抓到骆宾王浮躁自负,才名远播但并无太大建树的弱点,讽刺骆宾王等一⼲文人唯恐天下不,因为遭到贬谪而挟私报复朝廷,不配为文人表率。

  武承嗣急于扶持一个可以和骆宾王打嘴仗的学士,卢雪照靠反应快速、文章铿锵利落崭露头角,成功赢得武承嗣的信任。

  ⽇前武承嗣将卢雪照引荐给武太后,武太后很欣赏卢雪照的坦率,提拔他为侍御史。

  现在老百姓提起骆宾王,顺便会提起卢雪照,当然说的话不怎么好听,不管卢雪照的文章写得多漂亮,他俨然是靠谄媚武太后而平步青云的,失了读书人的风骨。

  阿福和阿禄垂首站在裴英娘跟前,等着她吩咐。

  “扬州、润州、楚州被叛军占据,朝廷已经选任扬州道大总管南下平叛,南方还要一阵…不过不会太久,李敬业号称有数十万大军拥护他,我看未必。”裴英娘抛开卷册“商队可以暂时盘亘江南道余杭郡,海船不必顾忌,叛军打不到洛,运河很快能恢复运行。”

  兄弟俩听她一一安排,阁楼上舂风吹拂,茶香袅袅。

  不一会儿阿禄退下去了,阿福给半夏使眼⾊,半夏会意,领着其他使女退出阁子。

  楼下的脚步声渐渐远去,阿福走近几步,拱手小声说“娘子,我路过羁縻州的时候,给马娘子扫墓…看到他留下的东西。”

  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包裹得很仔细的布包。

  裴英娘怔了一怔,接过布包,打开来,当中一张薄薄的永安纸,纸上画了很多奇怪的符号。

  这是他们內部通用的文字,唯有他们才看得懂,以防通信时被其他人截走书信,走漏消息。

  蔡净尘非常警惕,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暗号,每个人对应的读写标准都不一样。裴英娘掌握最终的解码方式,她能看懂其他人写给她的信,而那些写信的人看不懂别人的回信。

  信上没有题头,没有署名,密密⿇⿇写的全是不同的名字。

  这些名字有些,有些裴英娘从未听过,蔡净尘给她这份名单,是什么意思?

  她皱眉想了一会儿,手腕微微发颤。

  纸上所写的名字,无疑全是武太后秘密布置的暗探,武太后要防备宗室反扑,早已悄悄往各部各司安揷自己的人手,这些人组成秘密的情报网,专门向武太后告密。

  名单上的名字,有几个是相王府的属臣,所以裴英娘觉得眼

  “娘子…”阿福看不懂纸上写了什么,但看裴英娘的神情,觉得应该很重要,暗暗松口气,幸好他特地绕路去为马娘子扫墓“我、我觉得我好想看到四郞了。”

  裴英娘收敛神⾊,卷起纸笺“在哪儿?”

  “在洛。”阿福缓缓道“上个月宜州刺史率领名下州、县起兵,响应李敬业,叛军浩浩,据说有十万之众。当地守军不敢应战,望风而逃。然而叛军才刚走出二十里路,宜州刺史的义子周四郞手刃义⽗,屠尽周家満门,除掉周刺史的同盟数十人,十多万叛军的首领和上层将官硬是被周四郞一个人杀得⼲⼲净净,剩下的部将全跑了,叛军烟消云散。周四郞进京进献周刺史的人头,太后大喜,赐他武姓,封他为扬州道总管,领兵南下平叛…我在码头上看到军队启程,他⾝穿锦袍,挎宝刀,从长街那边走过来,瘦瘦⾼⾼的,真的很像!”

  那种森沉郁的气质,阿福只在蔡净尘⾝上看到过。

  武总管长得并不凶恶,面貌偏于清秀,一言不发,慢慢从码头走过去,脚步声很轻,但沿途军士噤若寒蝉,没人敢吭声。

  阿福躲在很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武总管⾝上的杀气。

  而且听别人描述,周刺史的义子不论是俊秀的样貌,能说好几种方言,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寡言少语的子,下手毫不留情的狠辣,还是其他特征,都和蔡净尘相差无几!

  可是武四郞脸上没有刀疤…

  别说一道长长的刀疤,连个⿇点都没有,武总管是出了名的⽟面修罗,长相清秀,听说洛不少世家想招他为婿。他现在是武太后的族人了,又深受太后倚重,不知多少人争着抢着同他结亲。

  “武四郞脸上没有疤?”裴英娘听阿福说完,沉昑片刻,巧合太多,她基本可以确认武四郞就是蔡净尘,他杀死周刺史的方式,和蔡净尘当年闯进山匪窝杀死山匪头目的方法一模一样。

  不⼊虎⽳,焉得虎子,蔡净尘喜匹马潜⼊敌人⾝边,然后来一个出其不意,杀光所有头领,至于底下的喽啰,他不屑一顾,丝毫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他叫什么名字?”

  阿福回道“我打听过了,周四郞自称无名无姓,太后为他取名承新,赐武姓。”

  蔡净尘现在和武承嗣是同辈兄弟。

  武太后一边打庒宗室,一边收揽人心,执失云渐要防备突厥挥刀南下,必须驻守草原。南边的叛军声势浩大,武太后正犯难,刚好一个无依无靠的蔡净尘跳出来,成为她手中的一把刀。

  扬州道大总管是丘神勣,蔡净尘负责指挥其中一道行军。

  裴英娘之前听说有一道南下的行军由武家四郞领兵,她以为这个武四郞是武承嗣从老家接来的武家子弟,没想到竟然是蔡净尘…

  她叮嘱阿福“最近不要去打听武四郞的事,明里暗里都不行。”

  阿福一个灵“娘子怕他的⾝份暴露?”

  裴英娘笑了笑“太后已经赐他武姓,他的⾝份不会暴露。”

  以前蔡净尘跟在她⾝边,其实见过很多朝中大臣。但他只是个⾝份低微的奴仆,永远低着头,态度恭敬,很少引起别人的注意。

  别说那些大臣,就连永安观长史也没有留意过蔡净尘的长相,对他们来说,蔡净尘只是一个脸上有疤的护卫。

  没了那道刀疤和奴仆的⾝份,蔡净尘以功臣的⾝份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一般人不会轻易把他和蔡四郞联想到一块。

  连阿福都不敢确认武承新是不是蔡净尘。

  阿福叹口气“他真是不要命!要是太后知道他的⾝份…他会死无葬⾝之地的!”

  裴英娘捏紧手中的信“那倒不至于,太后用人,素来不管出⾝,只看能不能为她所用。”

  太后掌握所有人的生死,所以本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反正都得听她指派。只要老实听话,有能利用的地方,她就会大胆启用。

  不听话的,杀,不老实的,杀,没用处了,杀。

  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杀了一批宗室。

  ⾼宗李治为了巩固皇权,削弱权臣世家,也杀了一批宗室。

  武太后想以女子⾝份称帝,天下为之侧目,自然也要杀一批人,才能震慑人心。

  说到底,蔡净尘只是太后手中一枚棋子,帮她排除异己,屠戮反抗者。

  等到武太后觉得时机成,朝政稳定,必然会抛弃蔡净尘这些人。

  阿福不知就里,听裴英娘说蔡净尘不会暴露,心里好过了一点,他担心蔡净尘无法脫⾝。

  裴英娘知道阿福在想什么,没有多说,蔡净尘现在没有危险…不代表以后能一直安然无恙。

  她打发走阿福,带着书信去找李旦。

  别院里既有佛寺,也有道观。佛寺中的阁楼修建在山坡上,适合望远,她过来晒太赏花,李旦待在正堂和幕僚们议事。

  听到她有要事找李旦,幕僚们赶紧告退,郞君⾝边只有娘子一个正妃,娘子不需要邀宠,不会轻易打断他们,她说有要事,那就一定是要事!

  等其他人都走了,裴英娘才从另一边回廊走进书室。

  “阿兄,我…”

  她的话还没说完,李旦拉住她的手,让她坐到自己⾝边,指指书案上一张摊开的帛书“你看看。”

  裴英娘莫名所以,扫一眼帛书,瞪大眼睛,神⾊震惊。

  这是废帝诏书!

  武太后要废黜李显了?

  “七兄怕武家的人,朝中大事,后宮诸务,什么都听韦氏和韦玄贞的,韦氏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他想册封韦氏为后,破格提拔韦玄贞,⺟亲坚决反对,七兄那⽇气不过了,说了一句糊涂话,说他是皇帝,把天下送给韦玄贞,也不⼲别人的事…”李旦挽袖,斟了一杯热茶,递到裴英娘手里“⺟亲准备废黜七兄,立我为皇帝。”

  裴英娘喝口茶,庒下心头震动,一切都提前了…

  “⺟亲不会让我掌握实权,她立我为皇帝的前提是能彻底庒制住我,再过几⽇,我会去洛…”

  裴英娘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茶杯翻倒在地。

  武太后肯定要幽静李旦。

  “别怕。”李旦轻轻笑了一下,揽裴英娘⼊怀“这是我们早就商量好的,太后不会杀我。”

  武太后自始至终都打着圣⺟的旗号临朝听制,她是皇帝的子,然后是皇帝的⺟亲,这一点无法更改。她是个聪明人,深知物极必反,不可能把整个李唐皇室都赶尽杀绝,凡事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李显和李旦是她的护⾝符。

  李旦不会死,但必然会被囚噤。

  “我很快就能回来。”李旦抬起裴英娘的下巴,轻抚她的鬓发,刚从阁楼回来,她鬓边落満杏花花瓣“我向你保证,不出三个月,⺟亲会把我送回梁山。”

  他心意已决。

  裴英娘镇定下来,反握住他的手“阿兄,我等你。”

  李旦笑着吻她“十七乖。”

  小十七已经跳出相王妃的束缚。如果事情一切顺利,他定能安然离开洛。如果不幸出了意外,会有人接走小十七,送她去南方。她这些年偷偷摸摸布置了那么多蔵⾝的地方,没有他的带累,她也能过得很好。

  她是‮全安‬的,他便没有顾虑,无所畏惧。

  他一手揽着裴英娘,柔声安慰她,一手挪走书案上的废帝诏书,翻出底下的书卷,手指轻轻划过细滑的锦帛。

  册封皇后的敕书一般以⽟简写就,这一份书卷是他亲笔写的,等武太后认可后,由中书省拟定正式的诏书,他才会动⾝前往洛

  这是他答应接受皇位的条件。

  皇妃武氏,毓秀名门…聪敏贤淑,德冠后庭…可册为皇后。

  这个武氏,自然不是武太后,而是小十七。

  他没有要求小十七改回原来的姓氏,武太后以为十七已经不在人世,果断答应他“追封”小十七为皇后。

  这个皇后虽然有名无实,但先把名分定下来,他心里才踏实。

  终有一⽇,他会把他的皇后接回长安。 mGuxS.cOM
上一章   大唐第一公主   下一章 ( → )
蘑菇小说网免费为书迷提供作者罗青梅的小说大唐第一公主在线以及大唐第一公主免费阅读,大唐第一公主未删减免费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大唐第一公主在线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蘑菇小说网